414《生物化学》复习大纲
一.考试性质
生物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我校招收生物化工、制药工程、发酵工程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既要有利于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又要有利于促进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对象为从2002年起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及调控方法,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药学基础综合》(一、二)考试为笔试,总分3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2.参考书:
《生物化学》第三版 王镜岩主编 高教出版社 |
|
《新编生物化学实验讲义》谢宁昌主编 未出版 |
3.试题类型:
一. 填空题 15-20分(20题,1分/题) |
二. 是非题 15-20分(20题,1分/题) |
三. 简答题 50分(10题,5分/题,含1~2道计算题) |
四. 论述题 60-70分(约6-7题,10分/题) |
4.考试内容、考试要求
第一部分 糖类、脂类、激素类、维生素与辅酶类化学
掌握:单糖的鉴定原理;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甘油脂、磷脂的通式以及脂肪酸的特性;第二信使学说;
熟悉:糖的构型;糖的概念及其分类;糖的功能及其组成;重要脂肪酸的结构;脂类的类别、功能、脂的前体及衍生物的结构特点;水溶性维生素的类别、结构、作用和缺乏疾病,脂溶性维生素的分类及其功能;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激素的类型、特点;常见激素的结构和功能;含氮类激素和固醇类激素的一般作用特点;
第二部分 蛋白质与酶的化学
掌握:氨基酸的通式、结构与特性;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及结构域的概念;蛋白质变性理论;酶活性的调节;酶的作用机制;酶的分类;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酶活力计算;核酶的概念与意义。
熟悉: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肽键的特点;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氨基酸、肽的分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酶的基本概念;几种工具酶的功能;抗体酶、核糖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第三部分 核酸的化学
掌握:碱基、核苷、核苷酸、核酸的结构;DNA、tRNA的二级结构模型;核酸的变性、复性; PCR技术及其应用。
熟悉:核酸的分子杂交技术;核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四部分 代谢总论、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分解代谢、核酸代谢
掌握:呼吸链的组成和顺序;高能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氧化磷酸化的机制与ATP的合成机理;EMP、TCA、HMS、糖异生途径;EMP、TCA途径中的酶学调控;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从头合成;AA的氧化脱氨、转氨、联合脱氨;尿素循环;α-酮酸的代谢与TCA循环的关系;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中的原料;并能综合运用各种代谢的理论及相互关系。
熟悉: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糖元生成作用;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高等植物的光反应类型和作用;脂肪、磷脂的分解与合成代谢;胆固醇的合成;蛋白的消化和吸收;氨基酸代谢与其他代谢的关系;碱基的分解;核苷酸衍生物的产生。各类代谢的相互利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五部分DNA的复制、DNA的损伤与修复
掌握:生物的中心法则;DNA复制的规律;参与DNA复制的酶与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冈崎片段与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熟悉:DNA复制过程;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异同点;DNA的损伤类型与修复机制;θ复制和滚环复制模型;
第六部分 转录、逆转录、RNA的复制
掌握:转录的一般规律;RNA聚合酶的组成和功能;mRNA的后加工过程及其意义;逆转录酶的功能以及逆转录的过程;
熟悉: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特点;RNA的复制
第七部分 翻译
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一般特征与翻译步骤;遗传密码的特点;参与蛋白质合成的主要物质的种类和功能;
熟悉: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以及肽链的后加工过程;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区别
第八部分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DNA测序
掌握:操纵子学说;典型的遗传工程技术;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各级水平的调控;
熟悉:人类基因工程计划;RNA和DNA的测序原理和方法;
生物化学实验
考试内容
实验一. 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4学时)
实验二.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6学时)
实验三.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4学时)
实验四.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微量克氏定氮法(6学时)
实验五. 紫外吸收法测定核酸的含量(4学时)
实验六. 酶的活力测定(4学时)
实验七. 血糖的定量测定(4学时)
实验八. 米氏方程的确定(4学时)
实验九. 酶促反应进程曲线的制作和初速度的测定(4学时)
考试要求:
掌握:实验操作;现象;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实验原理;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