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系-古近系(K/Pg)界线标志着新生代的开始,是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该界线记录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中五大灭绝事件之一,导致了海洋中菊石和箭石等生物的灭绝;同时,统治地球长达1.5亿年的(非鸟)恐龙时代也宣告结束。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粘土层是寻找该界线的标志,该粘土层的底界也是古近系丹麦阶的开始,但这一界线粘土层在非海相地层中很难找到,使得非海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难以确定。然而,在非海相盆地中,轮藻化石在该界线附近常十分丰富,轮藻植物群的显著变化有助于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的识别。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李莎博士等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Carles Martín-Closas教授合作,研究了中国平邑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附近轮藻植物群的变化,并进行了欧亚大陆内部同期轮藻植物群的对比,进而提出了平邑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位置。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期刊Cretaceous Research。
传统中国轮藻化石的鉴定多以单个或几个藏卵器为研究对象,缺乏对整个居群的统计和测量,未考虑居群特征和种内变异,分类标准也未统一,导致中国难以用轮藻开展洲际生物地层对比及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的标定。
在山东平邑盆地轮藻化石的研究中,结合了中国和欧洲的鉴定方法,如根据底板特征厘定属种,中国使用的属种名Porochara anluensis实际属于Feistiella属;如通过居群统计和分析,有效识别了轮藻Peckichara varians的种内变化,避免了将因种内变化产生的不同形态鉴定为不同属种的情况;通过对比中欧标本,发现在中国白垩系-古近系界线附近丰度很高的Gobichara deserta实际为欧洲Microchara cristata的晚出异名(图1)。
在统一鉴定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欧亚分布的、生态分布广的属种(图2,3)命名山东平邑盆地的轮藻生物带,使之能与欧洲的轮藻生物地层进行对比。欧洲地区陆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的研究主要是以轮藻生物地层为依托,通过生物地层对比可使欧洲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陆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的研究。
相关研究在平邑盆地建立了两个轮藻生物带。其中坎潘最晚期-达宁早期的Microchara cristata生物带可与Galbrun等(1993)和Vicente等(2015)在比利牛斯山脉南部(西班牙)建立的轮藻生物带进行对比,后两者都通过与地磁极性年表(GPTS)对比确定了年代。达宁晚期至始新世最早期的Peckichara varians生物带可以与比利牛斯山脉北部(法国)海相地层的生物带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平邑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位于卞桥组1段(上亚段)内部。
论文信息:Li, Sha, Wang, Qifei, Zhang, Haichun, Lu, Huinan, Martín-Closas, Carles* (2016) Charophytes from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transition in the Pingyi Basin (Eastern China) and their Eurasian correlation. Cretaceous Research, 59: 179-200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轮藻化石揭示山东平邑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位置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相关话题/生物 鉴定 欧洲 植物 西班牙
三叶虫附肢揭示其与节肢动物有颚类亲缘关系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近日,英国GeologicalMagazine杂志刊登了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Hongshiyanaspisyiliangensis)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化石发现于云南昆明附近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七种,也是继云南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发现的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Eoredlic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研究揭示木兰科植物胚珠被心皮包被过程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被子植物区别于裸子植物的关键特征是在授粉之前胚珠被包被起来了。早在110年前英国古植物学家Arber就提出,被子植物原始类群(木兰类)的心皮是由本内苏铁的雌性部分转化而来的。但是木兰类的胚珠究竟是如何从祖先的裸露状态变化到被包裹的状态却是一直悬而未决。因此通过研究木兰类的花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演化方案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什么引起五次生物大灭绝?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生物大灭绝是指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地球生物大量消亡甚至毁灭的一种灾变事件。由于事关地球整个生物圈的存亡,因而,备受各国科学家和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关于目前地球是否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生物大灭绝?人类活动对地球生物圈是否产生致命影响?仍然处于不断的争论之中。 然而,由于人类历史相对于地球历史非常短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中更新世以来地中海溢出流研究取得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晚中新世距今约500万年前,地中海连接大西洋的通道——直布罗陀海峡重新打开。低盐的北大西洋表层水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的中深层水携带大量高温高盐水体在其下进入大西洋。其主流沿着葡萄牙陆架/坡一直向北可延伸至挪威-格陵兰海,促进了北大西洋深层水形成,从而对加强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和全球温盐环流有所贡献。由于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白垩纪琥珀中发现社会性寄生甲虫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自然界中社会性昆虫(如蚂蚁、白蚁和蜜蜂)与其他动物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昆虫之间互相利用,从而使得一方或双方得以更好地利用资源、获得保护、适应环境和占领新的生境。白蚁是目前已知最为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其社会性起源于侏罗纪晚期,显著早于其他社会性昆虫。白蚁巢穴中也常寄居有种类多样、形态特化的小型动物(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新材料揭示固着蛤起源演化和古地理分布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固着蛤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马尾蛤目的统称,广泛分布于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末环特提斯洋-大西洋-太平洋的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之中。固着蛤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生物古地理学和能源指示意义,一直是国际中生代古生物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我国西藏和新疆的海相白垩纪地层中也产出固着蛤化石,但因化石材料采集困难,研究程度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寒武纪大爆发主幕期间华南未见大规模氧化事件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寒武纪大爆发自达尔文开始,一直为国际地质学界所聚焦。中国古生物学家自1980年代在云南帽天山发现澄江动物群后,大量代表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地质学家对地球大气—海洋系统从地球诞生之初的缺氧环境以怎样的型式、在什么时间节点逐渐演进到接近于现代的富氧状态一直抱有浓厚兴趣,并且这被认为是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绝灭类群研究揭示种子植物大类群起源和系统发育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现生种子植物包括苏铁目、银杏目、松柏目、买麻藤目和被子植物五大类群。这五大类群的起源和系统发育关系是植物演化生物学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但目前很多相关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而作为现生类群中间环节的绝灭化石类群对阐明五大类群的起源和系统发育具有关键作用。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史恭乐博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琥珀化石揭示一亿年前昆虫求偶行为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求偶行为广泛存在于现生昆虫的各个类群,但化石记录极为罕见,这是因为昆虫(包括其他动物)行为保存为化石的几率极低。昆虫的古行为研究多借助间接的证据来推导,如一些特殊的身体结构。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博士研究生郑大燃、王博研究员等于缅甸琥珀中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研究表明“寒武纪大爆发”始于前寒武纪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带领的一个国际小组在国际著名地学期刊《地质学》(Geology)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的最新成果。他们依据在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获得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资料,证明寒武纪典型的动物骨骼化石在前寒武纪晚期就已经出现,并与前寒武纪晚期典型的弱矿化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