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的联合资助下,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运林研究员等,通过对全球155个湖泊站点和我国41个典型湖泊站点水生植被年际变化历史文献数据的分析整理,发现全球大部分湖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生植被(特别是沉水植被)消退和生态系统退化(图1),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科学领域顶级综述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上(Global loss of aquatic vegetation in lakes. Earth-Science Reviews, 2017, 173: 259–265)。
研究结果显示,全球155个研究站点中水生植被显著下降的有101个,而水生植被显著上升的只有43个,并且1980年以后水生植被面积显著下降的区域和比例明显增大(图2),水生植被显著上升的主要分布在欧美的一些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面积小于50 km2的小型湖泊,恢复的植被也主要以漂浮和浮叶植物为主。我国湖泊水生植被退化速率明显高于全球,历史文献数据分析发现,41个典型湖泊站点中有35个研究站点水生植被显著下降(图2、3),水生植被面积已消失3370 km2,其中水生植被面积退化比较严重的湖泊有:鄱阳湖、洪泽湖、洪湖、南四湖、滇池、梁子湖、博斯腾湖、菜子湖、滆湖、长湖和太湖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群(图1)。
湖泊生态保护和恢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也是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必然要求。因此,未来在加强全国湖泊水生植被退化监测及退化机制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进湖泊生态修复和草型湖泊生态系统重构,加快湖泊生态保护和恢复,形成格局优化、系统稳定、功能提升的良性湖泊生态系统,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全文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282521730429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8125&do=blog&quickforward=1&id=1075915


图1 全球和我国湖泊水生植被退化空间分布

图2 全球(a)、我国(b)和排除我国外(c)湖泊水生植被显著下降、增加和没有显著变化的湖泊数量随时间变化

图3 全球(a)、我国(b)和排除我国外(c)湖泊水生植被变化率随时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