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院3项成果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_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版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版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证书

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院3项科技成果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我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院主持完成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关键技术与实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优先主题和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项目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院士领衔,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历经十年研究,在离岸深水港安全高效总体规划与运营、海工新型结构设计与新材料、外海快速环保施工成套技术装备与工艺、新的土体极限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和水下原位自动化监测等方面取得进展。在国际上率先形成了系统完备的离岸深水港建设核心技术,解决了外海恶劣自然条件下建设大型离岸深水港口的难题,使中国具备了在外海建设港口和陆域基地的实力,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提高海洋资源开发水平意义重大。项目成果已在国内外重大工程中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海事工程的国际影响力。
二、“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与中国水科院、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等七个单位合作完成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在多项国家科技攻关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下,针对高面板坝安全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我院提出了变形协调设计新理念、建立了变形协调准则和变形安全设计计算方法;通过数值分析和离心模型试验揭示了坝体、坝基与防渗体系以及高挡墙相互作用的机理,形成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筑坝技术;开发了高面板坝新型监测仪器和高面板坝坝体和面板应力变形计算模型,形成了高面板坝安全监测成套技术。构建了高面板坝安全核心技术。项目成果应用于25座高坝工程,仅巴贡、吉林台一级、宜兴等6项工程的经济效益14亿元。提出的变形安全新理念和动态稳定止水新理念以及变形安全设计分析计算方法构成高面板堆石坝安全的重要基础,推动了水工结构学科和岩土工程学科特别是结构安全专业领域的发展。
三、“黄河小浪底工程关键技术与实践” 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关键技术与实践”,是系统对小浪底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全面总结,集中提炼, 丰富了多沙河流水利工程关键技术处理的经验。我院提出了可应用于高含沙水流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据此理论建造了黄河小浪底枢纽1:80的正态泥沙模型,研究了小浪底工程不同运用阶段的泥沙问题,特别是高含沙异重流和泄水建筑物的防淤堵问题;创新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泥沙设计理论,形成了一整套多泥沙河流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技术和方法,为多泥沙河流“高坝大库”工程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进行了黄河小浪底工程排沙洞偏心铰弧门震动、闸门水力学试验以及底位三级孔板洞减压模型空化试验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开展了黄河小浪底工程的抗磨蚀硅粉混凝土试验研究、地下水结构安全监控技术研究,并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前原观进行了质量整编分析;提出了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鉴定流程、评价指标和分类标准,研发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鉴定程序,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
小浪底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情况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行要求严格,是世界坝工史上极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为解决小浪底工程泥沙关键技术,各参研单位密切合作,历经多年反复论证和工程建设运行,研究成果凝聚着几代水利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是广大水利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关话题/工程 设计 混凝土 技术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