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导师简介----马建方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3

教授信息 马建方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6年9月  
职  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所在学院 化学学院  
所学专业   办公电话 5098620  
传  真 5099667   E-mail majf247@nenu.edu.cn
个人情况综述
马建方,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8月至1996年8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作访问研究;1996年11月至1997年11月在日本国东邦大学化学系作博士后研究。现为本科生及研究生讲授配位化学课程,研究方向为配位化学和有机金属化学。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3项,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代表性论文在Angew. Chem., Chem.–Eur. J.及Inorg. Chem.上发表。2003年获第二届“长春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 。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主要学习经历:
1983-1987年 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7-1993年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5-1996年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1996-1997年 日本国东邦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主要工作经历:
1993年3月-1998年2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8年2月-2001年12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
2001年12月-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社会学术兼职
 
教学工作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 配位化学、普通化学实验
研究生:配位化学
指导研究生情况(博士、硕士):博士研究生3名, 硕士研究生10名

 
主要科研方向
  主要从事含金属—碳键的多金属氧化物、配位聚合物、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研究。
1.含金属—碳键的多金属氧化物的研究
  有机金属多酸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用途的化合物,如有机锡杂多酸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成新型的含金属—碳键的多金属氧化物,测定其晶体结构,用各种方法进行表征,并开发其实际应用。
2.配位聚合物研究
  通过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自组装,可得到具有特殊功能的配位聚合物。这类化合物集多孔性、孔道可设计性和客体选择性三种特性于一身。若设计合适的手性配体,通过它们与金属离子间的组装,有可能得到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合物。目前我们主要致力于通过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配体,合成纳米孔径的多孔材料。
3.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
  由于配体可将吸收的紫外光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某些稀土配合物可将紫外光转化为可见光。基于这一原理,稀土配合物可作为光转换材料。由于目前配合物成本较高及稳定性不能令人满意,需要进一步改进。目前我们主要通过对已有配合物的负载化及设计新型配合物两种途径寻找更优越的发光配合物。

 
主持科研项目
1、新型Sn-O簇及功能化Sn-O簇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2007)
2、有机锡膦酸衍生物合成、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霍英东基金, 2002-2005)
3、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研究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2003)
4、二茂铁衍生物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自组装研究 (教育部留学归国基金,1999-2001)

 
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科研成果(按年度排列):
部分论文目录:
2005年
1、Selected-control synthesis of metal phosphonate nanoparticles and nanorods
Inorg. Chem., 2005, 44(7), 2140-2142.
宋术岩, 马建方* 杨进 曹敏花 李科春
2、Two Coordination Polymers of Ag(I) with 5-Sulfosalicylic Acid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05, 5(2), 807-812.
马建方* 杨进 李顺利 宋术岩 张洪杰 王海水 杨魁跃
2004年
1、A novel mixed-valence tin-oxygen cluster containing six peripheral ferrocene units
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18), 2409-2411.
郑国利 马建方* 苏忠民 颜力楷 杨进 李银艳 刘景福
2、A new system in organooxotin cluster chemistry incorporating inorganic and organic spacer
between two ladders each containing five tin atoms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2004, 10(15), 3761-3768.
郑国利 马建方* 杨进 李银艳 郝向荣
3、Four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 of Cu(II) with 1,1’-(1,4-butanediyl)bis(imidazole)
Polyhedron, 2004, 23/24, 553-559.
马建方* 杨进 郑国利 李丽 张咏梅 李芳芳 刘景福
2003年
1、A porous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copper(II)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a 3D
four-connected 86 net
Inorg. Chem., 2003, 42(23), 7531-7534.
马建方 杨进 郑国利 李丽 刘景福
2、Divalent transition metal phosphonates with new structure containing hydrogen-bonded layers
of phosphonate anions
J. Solid State Chem., 2003, 174(1), 116-124.
杨进 马建方 郑国利 李丽 李芳芳 张咏梅 刘景福
2001年
1、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uthenium(II), rhodium(III) and iridium(III) complexes of
isocyanide bearing the azo group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1, 640, 10-20.
Yasuhiro Yamamoto, Hideki Nakamura, 马建方
2000年
1、Unprecedented formation of five-, six-, and seven-membered metallacycles by single and
double insertion of mono- and disubstituted alkynes into an Rh-O bond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00, 39(11), 1965-1968
Yasuhiro Yamamoto, Xiao-Hong Han, 马建方
2、Reaction of di-u-dichloro-bis(N,N-dimethyl benzylamine-C2,N)dipalladium(II) with
diphosphines. Six-membered ring complexes bearing spiro rings
Inorganica Chimica Acta, 2000, 299, 164-171.
马建方 Yasuhiro Yamamoto
3、Networks with hexagonal circuits in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s of metal ions (ZnII, CdII) with
1,1"-(1,4-butanediyl)bis(imidazole)
Journal of Chemical Society, Dalton trans., 2000, 2403-2407.
马建方 刘景福 邢彦 贾恒庆 林永华
4、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 of Co(II) with 1,1’-(1,4-butanediyl)bis(benzimidazole)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0, 24(10), 759-763.
马建方 刘景福 刘迎春 邢彦 贾恒庆 林永华
5、Reactions of palladium complex of N,N-dimethylbenzylamine with aromatic phosphines
bearing the methoxy groups at the 2,6-positions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0, 616, 149.
马建方 Yasushi Kojima Yasuhiro Yamamoto

 
鉴定成果目录
 
获奖情况
2003年获第二届“长春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
备注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