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反照率反应了水体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是影响热通量的重要的指示参数。充分认识湖泊反照率的变化机理,对于研究干旱、半干旱区的水气相互作用特征,改进干旱区水面过程参数化方案,改善对上层湖泊温度的模拟,研究全球陆地能量和水汽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以往水体反照率的研究对象多为海洋水体,对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全球土地可持续性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盐渍化土地面积较大,问题突出,大尺度土壤盐渍化监测工作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后备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吉林省西部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渍化区域之一,区域土壤盐渍化的动态监测对于吉林省制定西部生态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持乃至增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使黑土退化的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环保技术信息中心(CTIC)将秸秆覆盖度大于30%的耕作称为免耕(NT),15%–30%的称为少耕(RT),秸秆覆盖度为0-15%被称为传统耕作(CT)。秸秆覆盖度是保护性耕作识别的重要判别依据。遥感技术可以大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影响土壤固碳潜力。如何提取土壤活性与稳定性碳组分用以定量表征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是土壤固碳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当前,提取土壤有机碳活性及稳定性组分的方法多样,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手段,导致结果难以比较,同时存在耗时长、成本高及操作步骤繁琐等缺点,亟需一种高效、可信度高且应用广泛的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由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潘应骥研究员、芬兰奥卢大学JorgeGarcía-Girón博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LarsL.Iversen助理教授共同完成的论文“Globalchangeandplant-ecosystemfunctioninginfreshwaters”,发表在Cell旗下的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由于人口增长和收入增加,全球塑料产量翻了一倍,从2000年的2.34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4.6亿吨,由于不合理利用,导致塑料污染成为全球环境问题。塑料在环境中经过风化、高温和机械力破损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分解成粒径小于5mm的微塑料,甚至形成粒径小于100nm的纳米塑料。最新的研究已经发现,纳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可作为基于自然的水资源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中的重要载体,在维护流域水量平衡、减轻洪旱灾害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干旱调节功能是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流域尺度上定量评估湿地干旱调节功能是当前国际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东北地理所水文与水资源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湿地是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是湿地的基本单元,也是湿地能够提供诸多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的重要基础。因此,准确的植物群落空间分布信息对于湿地的健康评估和可持续生境管理至关重要。然而,受湿地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湿地植物光谱的相似性以及遥感影像云(阴影)噪声像素等因素的限制,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外来植物入侵过程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气候变化驱动了全球降水格局的改变,并导致全球干湿循环加剧。许多研究表明干旱对外来入侵植物的抑制效应强于本地植物。这可能是外来入侵植物往往具有较高的资源获取能力,从而胁迫耐受性较低导致的。如果该解释成立,那么理论上干旱之后的再湿润事件对外来入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抗生素作为一类典型的新污染物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明确指出新污染物应遵循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理念,统筹推进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理。抗生素污染已成为湖泊水环境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中低纬度湖泊相继开展了抗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近日,东北地理所农田有害生物控制学科组孟凡立研究员团队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StateUniversity)JimingJiang团队和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ohnInnesCentre)AnneOsbourn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SCI期刊ProceedingsoftheNation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导致许多生态系统经历着外来植物与外来动物的同时入侵。“入侵崩溃假说”(Invasionalmeltdownhypothesis)认为,多种外来生物在入侵同一生态系统时会相互促进彼此的入侵进程,加剧对本地群落的负面影响。尽管该假说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但对于水生生态系统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资源波动假说认为土壤养分变化是驱动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已有研究多比较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响应整体土壤养分(包含多种元素)或单一元素(氮磷钾等)的可利用性水平变化的差异。然而,自然环境中即使同一种养分元素也会存在不同的化合物形态,其中许多形态都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例如植物既可以利用土壤中的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滨海养殖池的快速扩张与国家食物安全与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滨海天然湿地损失与退化、水鸟自然栖息地大量丧失、沿海区域的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等。精准监测与科学评估中国滨海养殖池空间分布的时空动态,对于支撑近海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保护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黑龙江流域地处欧亚大陆温带草原东缘及泰加林南缘的过渡带,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的过渡区,同时也是20世纪以来全球升温最显著的区域之一。土壤-植被-大气的相互作用是全球环境变化和陆面过程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土壤温度是驱动土壤物理、生物和微生物过程以及生态系统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因素。在全球气候变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人工湿地在面源污染控制与水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温室气体和氨气的排放,存在将“水污染”转嫁为“大气污染”的风险,特别是在碳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目标需求背景下,同步实现水质净化与多种气体减排已成为当前人工湿地研究的国际前沿与热点。以往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效能方面,对温室气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中国温带草原区是世界上第三大草原分布区,该地区草原植被在调节区域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植被物候是反映植被动态和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明确中国温带草原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对于预测温带草原植被变化及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地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近年来,纳米氧化锌(ZnONPs)在农业生产中作为纳米肥料大量使用。已有研究表明,ZnONPs能够增加植物的光合碳同化、水分利用效率和胁迫抗性。然而,ZnONPs的过量使用会抑制根的生长,改变植物的生理过程,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另外,纳米塑料(nPS)的大量生产与应用也使塑料污染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环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是未来气候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氮素作为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产量形成至关重要。然而,在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条件下,有关黑土区水稻对不同来源(土壤和肥料)氮素的吸收及其与产量变化关系的研究较少,CO2和温度双升高如何影响水稻根际土壤氮矿化和相关微生物作用机制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无瓣海桑具有耐水淹、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等特性,在困难立地造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具有加剧泥沙淤积、抑制乡土红树生长、侵占水鸟觅食地等负面影响。2021年,国家自然资源部印发的《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明确提出,要加强无瓣海桑的跟踪监测、清除扩散至原生植物群落的外来红树植物。为了获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日前,“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在纽约举行。会上,中方发布《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2)》。《报告》围绕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等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多指标交叉与综合,系统性剖析了42个典型研究案例,贡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该地区沼泽湿地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植被物候是生态系统重要的参数之一,既可以指示气候变化,又可以显著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明确青藏高原沼泽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规律,对于准确评估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株高和开花时间是影响大豆适应性和产量的重要的农艺性状,这些性状不仅受内源遗传因子的控制,而且还受到外界环境信号的影响。光信号作为主要的环境信号可以调节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植物通过光受体来感知光质和光强变化从而调节植物体内下游基因的表达。其中,光敏色素是一类研究最为广泛的可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光受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蓝靛果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特色资源植物,果实富含花青素。2021年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黑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蓝靛果》正式实施,允许蓝靛果果实及其制品不仅可以企业化生产,同时还可以进入消费流通领域。然而目前我国东北林区蓝靛果果实花青素组成类型、分布特征及其自由基清除活力缺乏系统性研究和分析评价,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是我国国家总体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2009~2013年)结果,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我国湿地的五大因子之一。2015年提出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也明确将外来物种入侵管控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互花米草作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溶解性有机物(DOM)是全球水体有机碳的一个大的储存库,也是水环境中生物体的主要营养底物和碳源,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贡献。同时,过量的DOM可能会导致天然水体变成“棕色”,会阻碍太阳辐射在水层中的穿透,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循环。 目前很多研究都表明湖泊营养状态对水体中DOM的浓度和组成有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地下水中铬及其伴随污染物硝酸盐对人类健康产生较大威胁。甲烷驱动的铬酸盐和硝酸盐还原已被证实,然而非甲烷气态烷烃—乙烷作为电子供体驱动铬酸盐和硝酸盐还原过程未见相关报道。 本研究首次证实了乙烷作为唯一电子供体和碳源在限氧条件下成功实现铬酸盐和硝酸盐的同步还原。在长期运行下,膜生物反应器表现出了优异的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根际沉积在土壤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中根际沉积-碳转移和保存过程主要受微生物调控。然而,根沉积-C与土壤有机碳之间的联系仍然是陆地碳循环中最不为人所知的部分之一,尤其对于植物发育过程中根沉积-C如何被隔离到土壤有机碳中的潜在机制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有机碳与保护性耕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精确的作物分布信息对于作物产量估算、农田管理和作物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估十分必要。遥感技术由于其覆盖范围广及数据获取一致性高等优势,已发展成为作物种植结构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由于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光谱特征差异明显,因此使用多时相遥感影像是提高作物分类制图精度的主要手段。目前常用的多时相影像的使用方法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水稻起源于热带地区,属于低温敏感作物,低温严重限制水稻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种植。我国平均每4到5年就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冷害,孕穗期冷害每年造成水稻减产约为300万到500万吨。黑龙江省是我国优质水稻的主产区,但该地区水稻孕穗期冷害频繁发生,孕穗期耐冷性和稻瘟病抗性一样,是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的必须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塑料是一种多用途和耐用的材料,已应用于广泛的领域,包括包装、建筑、汽车制造、电子和农业生产。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海水和沉积物中的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引入了“微塑料”的概念。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事实上,微塑料的尺寸范围从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对全球变化具有敏感响应。该区域湖泊数量多、分布广、所占面积大,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水位与水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降雨增加、冰川冻土融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湖泊面积扩张在青藏高原区域表现较为显著。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土壤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含生命层,具有最活跃的生物地球化学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模式。准确监测土壤类别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能有助于扩大我们的区域环境知识。详细的土壤图对于有效的农业实践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然而,尽管近年来数字土壤制图(DSM)的精度不断提高,但生成区域尺度的高精度土壤地图仍然是一项具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固碳速率最高的蓝碳生态系统,并具有防风消浪、促淤护岸、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在中国,约四分之一的红树林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逐年空间分布格局及与周边土地覆盖类型转化是评估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工作成效、制定蓝碳增汇途径的重要理论基础,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光学卫星影像是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青藏高原分布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该地区沼泽湿地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沼泽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功能参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衡量沼泽湿地固碳潜力的重要指标。气候变化显著影响沼泽湿地植被NPP,进而影响沼泽湿地碳的固定。明确沼泽湿地植被NPP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评估青藏高原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氮参与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必需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是生物体中至关重要的成分。生物圈中的氮循环是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大量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被闲置、浪费,并被称为“农业废弃物”。种养循环技术模式是促进营养物质循环利用、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农业生产方式。然而,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胃肠道线虫(Gastrointestinalnematodes,GINs)已被证实是降低肉羊生长性能、引发羊寄生虫病、降低羊肉品质的重要致病性内寄生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contortus)是一种寄生于反刍动物皱胃和小肠的吸血性线虫,它会导致宿主羊出现消化紊乱、胃肠道发炎、腹泻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在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N和P被植物吸收,30%~50%的植物地上生物量被放牧动物消耗,部分N和P以排泄物的形式沉积在草地上。粪便沉积不仅能够刺激植物生产,而且能够维持土壤的质量,然而,考虑到养分的淋溶和蒸发,动物粪便中N和P向土壤和植物中的转移量不清楚。此外,牛粪沉积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别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近年来,受自然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中国湖泊的水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DOM)是DOM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色遥感重要参数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水体中,湖泊CDOM的来源受到周边的土地利用、气候变化、工农业污染排放等影响,与湖泊水质状况高度相关,同时影响水下光场分布特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开花标志着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是作物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大豆是典型的光周期敏感短日照作物,通过经典遗传学方法,先后已成功克隆了E1、E2、E3、E4、J、qFT12-1等主效基因。大豆中E1基因具有抑制大豆开花的功能,是控制大豆生育期的主要基因。同时,以E1通路相关的基因及机理已经逐步明确。寻求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近日,在中科院“黑土粮仓”先导专项支持下,长春示范区模式二秸秆覆/混还田节肥增效模式科研团队研发了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新型液体肥料精准变量施肥系统及作业机具。新型液体肥料精准变量施肥系统搭载在气力引射式液体肥料施肥平台上,可根据机具作业速度、作物需肥情况,完成液体肥料的定量供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限制性环境因子,土壤养分和水分变化可能会影响植物入侵过程。与养分富集促进外来植物入侵的普遍共识不同,干旱对外来植物入侵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且研究发现存在分歧。原因之一可能是部分控制实验只考虑了干旱对外来植物入侵直接效应,并未考虑外来/本地植物与其他生物类群的互作过程。已有研究证实中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土壤形成是由5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的漫长过程。尽管生物被认为是驱动土壤形成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土壤分类系统中对土壤类型的划分都是基于剖面土壤理化指标,缺少土壤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学指标。众所周知,土壤剖面深度是土壤性质的生态过滤器,沿着剖面形成了高度异质性的梯度环境,从而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组成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我省“扩种大豆”工作方案提出2022年黑龙江省新增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为此对大豆产量的实际需求导致东北地区大豆连作现象有所加重。已有研究证实,土壤生物特征是决定大豆连作障碍发生与否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关于大豆连作是否会影响土壤古菌群落组成,以及土壤古菌群落变化特征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当前湿地却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为了明确不同类型环境因子如何影响沼泽湿地物种的生境适宜性,并为气候变化下优先保护物种和区域的选取提供准确科学指导。本研究基于调查和标本数据,结合气候环境大数据,运用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2022年6月17日,应湿地生物与环境学科组邀请,佛罗里达大学HaimanoteBayabil博士做了题为“Majorchallengesofwaterresourcesmanagementinachangingworld”的学术报告。报告通过腾讯会议同步直播,线上参会人数60余人,会议由袁宇翔助理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大豆孢囊线虫病(SCN,Heteroderaglycines)是制约大豆生产的全球毁灭性病害之一。大豆抗病品种应用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大豆对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并具有数量性状的特性,但抗性背景单一,线虫生理小种易发生变异,因此亟需开发多抗基因资源和培育多抗品种。农田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之际,东北地理所毛德华研究员等在6月3日出版的Science发表题为“ReversethehiddenlossofChina’swetlands”的评论文章(Letter),总结过去40年中国湿地保护成就,提出湿地保护和湿地恢复的建议,东北地理所为第一署名单位。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大豆(Glycinemax)是富含植物油(20%)和蛋白(40%)的粮饲作物,在我国粮食供给、食品工业和禽畜饲料中处于重要地位。豆油在我国占植物油食用消费的50%左右,豆粕在饲料蛋白中的占比达80%。大豆蛋白包含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是优质的植物蛋白,在膳食中可以部分代替动物蛋白。高蛋白育种一直是大豆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微生物残体稳定性较高,对土壤有机碳(SOC)的长期固存具有重要作用。氨基糖的主要来源是真菌和细菌且在土壤中很稳定。氨基糖对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响应很明显,不同作物还田对氨基糖的影响也不一致。中科院东北地理所黑土有机碳与保护性耕作学科组科研人员依托吉林省德惠市始建于2001年的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实验开展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