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是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关键。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等环境变化诱发的居民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全球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率约为5%-40%,但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环境因素(如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种族差异和过敏原种类等区域特征差异明显,其流行程度也相差很大。东北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发区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环境变化对区域过敏性结膜炎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这增加了过敏性结膜炎防治和环境政策制定的不确定性。
研究团队基于东北地区20个主要城市近5年的过敏性结膜炎数据、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因子数据,首次探讨了过敏性结膜炎与空气污染和气象条件之间的潜在联系,以期了解过敏性结膜炎患病时空特征,是否受大气污染和气象因子的影响以及“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国家协同控制战略下发病率的可能趋势,获得了相关环境风险因子的阈值,这将有利于过敏性结膜炎的预防和防治。研究发现无论是空气污染还是气候变化都会影响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其中过敏性结膜炎与大气污染物(PM2.5、PM10、CO、SO2、NO2和O3)和气象因子(气温、风速)呈现正相关性,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在区域尺度层面,空气污染在其发病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逐渐升高的气温、越来越干燥的气候可能会引发该地区更多过敏性结膜炎。同时,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可能引发更高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率的年尺度上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和气象因子的阈值,与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相比,PM10和 PM2.5阈值均高于现行标准,发病率环境风险较小;SO2阈值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相当,但明显低于中国的标准,表明中国现行标准可能导致发病率环境风险较大;NO2和O3的阈值均低于现行标准,表明它们是过敏性结膜炎主要的环境风险因素,需要重点关注。随着中国加强对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以及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协同控制,预测未来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会逐渐降低。过敏性结膜炎对东北区域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可能机制研究,为基于眼科健康的大气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提供了参考,并对未来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群暴露水平耦合研究指明了方向。
a.过敏性结膜炎的空间分布特征b.过敏性结膜炎发病与多环境因素关系
c.大气污染与气象因素对东北地区过敏性结膜炎的响应机制图
研究成果以“Air pollution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worsening of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A regional 20-city, 5-year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为题发表在Nature子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IF=17.782),由东北地理所区域大气环境学科组研究助理付婧(第二作者)、陈卫卫研究员(通讯作者)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陆成伟(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团队等人共同完成。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212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0828),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WJSS-07),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 (QYZDB-SSW-DQC045)等项目资助。
论文信息:
Lu CW*,Fu Jing, Liu XF, Chen WW*, et al. Air pollution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worsening of allergic conjunctivitis:A regional 20-city, 5-year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21) 10:190.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1-00630-6.
Light新媒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hSTgMGJOhEJApvrLGBc-Q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地理所在大气污染与眼表健康交叉领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12
相关话题/健康 地理 大气污染 进展 领域
东北地理所在黑土区秸秆还田影响大豆氮吸收及产量形成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全球农作物秸秆的产量约为每年50亿吨。作物残体还田不仅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还能为下一季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并且可通过减少化肥施用量来缓解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问题。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每公顷玉米每年平均产生11.8吨秸秆,可以提供40-80公斤的氮素。 玉米-大豆轮作是东北黑土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湿地信息遥感提取新方法方面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宗明研究员、贾明明副研究员、毛德华副研究员等完成的三项湿地信息遥感提取相关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名称分别为“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水体提取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201810775695.9)、“一种遥感影像中水陆区域的红树林提取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201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OsMKKK70正向调控水稻粒型和叶倾角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水稻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近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食。粒型和株型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而MAPK级联信号途径在水稻株型和粒型的调控上发挥重要作用。典型的MAPK级联途径通常由MAPKs、MAPK激酶(MKKs)、MKK激酶(MKKKs)组成。水稻中已报道的MAPK级联途径有OsMK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黑土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释放耕地资源潜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东北地区农村人口流失造成以宅基地大量废弃闲置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乡村聚落空间优化与重构能够释放黑土区耕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振兴。 东北地理所城市地理学科组研究人员,面向黑土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吉林省为例,采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盐碱地改良为水稻田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盐碱地在吉林西部分布广泛,面积约为160多万公顷,是吉林省为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能力的重要土地后备资源.目前,随着盐碱地种稻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吉林西部大面积的盐碱地正在向水稻田转变(图1)。盐碱地改良种稻极大地改变了地表生物地球物理特征,显著影响地表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和水分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褪黑素与聚苯乙烯纳米微粒互作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生产与广泛应用,塑料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聚苯乙烯纳米微粒在土壤中的大量积累严重威胁了农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已有研究表明土壤中纳米塑料的积累改变了植物根际微环境,纳米塑料微粒可通过侧根出苗点进入植株,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褪黑素是一种可以诱导植物生物胁迫和非生物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黑土耕层厚度影响作物养分吸收和产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黑土耕层变薄,有机碳储量下降,作物生产力和土壤肥力降低,是侵蚀黑土农田的主要特征。由于土壤退化过程缓慢,很难评估土壤侵蚀与作物生产力的关系。目前,研究土壤侵蚀影响作物生产力的方法主要有剖面线法、小区比较法和人为加土和削土法等人工模拟的方法。作物产量对土壤侵蚀的响应,取决于作物类型、土壤性质、管理措施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遥感提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精确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于评估和预测粮食产量十分重要。此外,精准农业和作物管理也需要高精度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例如不同作物需水量相差很大,需要根据作物种植分布情况指定科学的灌溉策略。遥感技术已发展成为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主要手段。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分遥感卫星已进入商业化运作,为农作物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固定化微生物强化人工湿地耐盐脱氮方面取得新进展
盐碱地开垦、滨海水产养殖和工业生产中未经处理的含盐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大,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但盐碱环境不利于人工湿地等生态净化技术对水体中典型污染物(如氮素)的去除。外源微生物强化技术在人工湿地去除含盐废水中氮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外源功能菌的快速流失和反复接种菌剂限制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 针对这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大豆基因组解析上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冯献忠研究员课题组联合菲沙基因等单位选择1份东北野生大豆、7份我国代表性栽培种,结合平均50×的三代测序和Hi-C测序,完成组装了高质量大豆参考基因组。组装的8个大豆基因组大小范围为986.1-1001.3Mb,ContigN50=1.4-6.1Mb,BUSCO完整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