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李艳华研究员在介绍了东北地理所三十多年大豆育种工作及“东生”系列大豆品种推广应用及成果转化情况后,围绕目前黑龙江大豆种业发展情况谈了自己看法,认为种业是我国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核心关键,种业发展水平关乎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命脉。但由于大豆是自交作物,种子市场波动较大,经济效益较杂交作物种子相差很大,这些因素限制了大豆育种与种业的发展。建议国家要持续稳定支持大豆育种研究,强调大豆育种周期较长,一个成熟品种选育大约需要8-10年时间,与我们国家目前研究经费支持周期不符,在现有研究周期支持下,很难产出广泛推广的成果。因此,需要国家根据育种科研工作特点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另外认为黑龙江省海伦市被誉为“中国大豆之乡”,建议海伦市应纳入到良种繁育大县序列,进而促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
唐仁健及参会领导对李艳华建议给予了积极回应,评价她手里有“绝活”,李艳华研究员还就具体大豆种业相关问题与参会领导进行深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