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地理所在森林优势树种高光谱遥感自动分类方面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3-20

树种信息是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森林生态系统模拟与预测模型中重要的输入参数之一。正确地识别森林树种是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和依据。几十年来,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森林优势树种及树种组成的精细识别领域,尤其是高光谱遥感的发展,突破了多光谱遥感在光谱分辨率上的局限性,能够准确地探测到具有细微光谱差异的地物类型,极大地提高了森林树种的识别精度。但高光谱遥感数据波段多、数据量大、特征复杂,发展更为有效的分类算法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东北地理所地理景观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利用我国最新发射的“珠海一号”卫星(OHS-1)高光谱影像,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将深度学习算法引入树种自动分类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OHS-1高光谱影像和深度学习算法的森林树种自动分类模型,实现了东北长白山典型森林样区优势树种的高精度识别。

  图1 一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图
  研究人员首次将我国自主生产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OHS-1应用于优势树种分类研究,发挥其高光谱分辨率(2.5nm)和高空间分辨率(10m)的优势,同时,引入深度学习算法(一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onv1D),在有限的样本数据条件下,选择光谱特征和树冠纹理特征(熵和均值)作为分类特征参数,通过优化卷积核大小及卷积层数等参数的设置,实现了东北长白山典型森林样区优势树种的高精度识别。基于地面调查样点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模型的总体分类精度(85.04%)高于随机森林模型(80.61%),尤其是对于光谱特征相似的阔叶树种(如核桃楸和白杨),深度学习模型的自动识别精度(87.15%)显著高于随机森林模型(71.77%)。因此,基于卷积的深度学习框架结合高光谱影像数据能够有效提高树种分类的准确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2 卷积核大小及卷积层数设置对深度学习算法精度及效率的影响
  该研究由东北地理所郗延彪硕士、任春颖副研究员、张柏研究员、武汉大学魏世清博士等共同完成。研究成果发布在Forests国际期刊上。本研究由国家重大研发计划(NO.2016YFC050030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NO.20170301001NY)和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特色所项目 (NO.Y6H2091001)共同资助完成。论文信息如下:
  Xi, Y.; Ren, C.*; Wang, Z.; Wei, S.; Bai, J.; Zhang, B.; Xiang, H.; Chen, L. Mapping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Using OHS-1 Hyperspectral Data and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in Changbai Mountains, Northeast China. Forests 2019, 10, doi:10.3390/f10090818.
相关话题/光谱 遥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东北地理所在深度学习及智能计算遥感信息挖掘领域取得新进展
    土地覆被信息是一系列地理空间应用的基础,包括城市规划、区域协调和环境管理等。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大、实时监测等特点,已发展成为获取土地覆被信息的主流技术手段。高空间分辨率及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地信息提取的精度与效率。然而,高空间分辨率以及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量庞大且特征复杂,这给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中国滨海养殖池塘快速扩张遥感监测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中国的水产养殖量约占全球的61.5%,位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其中,滨海养殖占全国养殖面积和产量的一半以上。滨海养殖池塘的快速扩张已成为我国重要河口三角洲地区天然湿地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精准监测与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东北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森林地上生物量是衡量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基础。快速准确地获取森林地上生物量信息,是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相比,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更新周期短、节约人力物力等特点,能够实现长期、连续、动态监测,在大尺度森林地上生物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中国湖冰遥感监测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高纬与高海拔地区,全球约有65%左右的湖泊冬季结冰,我国除了云贵湖泊群外,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湖冰的光学性质控制着冰下水体的温度及生态系统变化,开展湖冰的时空变化特征、明确湖冰光学特性,对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冰光辐射传输、能量平衡和冰下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湖泊冰物候变化,分析湖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中国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遥感监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影响我国湿地的五大主要威胁因子之一。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强。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引种,用于滨海地区促淤造陆和保滩护岸等生态工程,虽取得了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威胁本土植物群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中国东北湖泊水库藻华遥感研究中取得进展
    有害藻华(HABs)是水体中过度滋生浮游植物而导致水体变色的一种水体污染现象。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有毒藻类释放毒素,进而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命健康;2)藻类大量繁殖并最终腐化过程中导致水体缺氧,间接影响水体中生态平衡。我国东北地区湖泊水库藻华频发,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饮用水资源、渔业生产、旅游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退化与恢复遥感监测方面取得新进展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地退化是一项十分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定量分析土地退化及其恢复情况,对于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决策至关重要。中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约为45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7%,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是中国乃至全球土地退化的重要分布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国家尺度湿地的农业开垦和退耕还湿遥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影响我国湿地的主要威胁因子已经从全国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时的污染、围垦、非法狩猎三大因子变化为污染、围垦、基建占用、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五大因子。已有文献表明,农业围垦是全球湿地损失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中国拥有全球约10%的湿地,同时仅有7%的耕地用来供给全球2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中国城镇化占用湿地遥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18年世界湿地日将主题设为“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城镇湿地能够使城镇更宜居,它们可以减少洪涝灾害,补充饮用水,过滤废弃物,提供城镇绿色空间,并且是居民的生计来源之一(http://www.shidi.org/zt/2018/)。目前,全球城镇人口数量已经超过40亿,随着这一数据的不断增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湖泊的遥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通过探讨湖泊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助于理解区域水循环,并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作为全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的第一大分布区,素有“亚洲水塔”之称,其变化及其原因(气候变化、冰川融化、冻土退化)一直是国际青藏高原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青藏高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