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地理所在中国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遥感监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3-20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影响我国湿地的五大主要威胁因子之一。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强。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引种,用于滨海地区促淤造陆和保滩护岸等生态工程,虽取得了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威胁本土植物群落、入侵滩涂、严重影响水鸟生境等。2003年,国家环保部将互花米草列为首批16个外来植物入侵物种之一。因此,深入解析中国滨海地区互花米草的入侵格局、动态及驱动因素,对于理解互花米草入侵的演变机制,支撑滨海湿地可持续管理与保护,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地理景观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利用长时间序列Landsat系列数据,结合大量的野外调查数据,总结互花米草的影像光谱和纹理特征,综合集成面向对象、支持向量机、变化检测的方法,构建了中国互花米草数据集(CAS S. alterniflora),包括1990、2000、2010、2015年四期互花米草入侵分布数据,系统分析了互花米草入侵现状特征、入侵动态及空间异质性,定量解析了入侵的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等。
 
图1 中国大陆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格局
  研究发现,截止到2015年,互花米草入侵面积达546km2,北起河北、南到广西均有分布,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入侵面积最多,占总面积的92%;约三分之一的互花米草分布在13个滨海湿地国家级保护区内。1990-2015年间,互花米草呈现持续扩张趋势,25年间扩张502km2;江苏盐城、上海崇明、浙江宁波是互花米草入侵的热点区域,入侵面积在5000ha以上。互花米草入侵的最主要湿地类型为滨海滩涂(93%)。部分区域的互花米草面积在2000年以来出现萎缩,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水产养殖的开发。尽管政府主导下的互花米草治理措施不断加强,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互花米草的科学治理措施及互花米草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还有待深入。

图2 中国大陆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动态空间差异特征
  本研究在国家尺度上构建了首个长时间序列互花米草分布及变化数据集,并报道了入侵时空动态。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胁迫机制;且可为制定滨海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因地制宜、科学保护的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
  该研究由东北地理所毛德华副研究员、博士生刘明月、王宗明研究员、贾明明副研究员,我所海外特聘研究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李林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张渊智教授等共同完成。系列成果发布在Remote Sensing、Sensors等遥感期刊上。该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C0500201 2016YFC0500408),科技部基础调查专项专题(2017FY10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383)、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2017277,2012178)等共同资助。论文信息列表如下:
  Mao, D., Liu, M., Wang, Z.*, Li, L., Man, W., Jia, M.*, Zhang, Y.*, 2019. Rapid Invas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 the Coastal Zone of Mainland China: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Human Prevention. Sensors 19(10), 2308, doi.org/10.3390/s19102308.
  Liu, M., Mao, D.*, Wang, Z.*, Li, L., Man, W., Jia, M., Ren, C., Zhang, Y.*, 2018. Rapid invas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 the coastal zone of mainland China: new observations from Landsat OLI images. Remote Sensing 10, 1933, doi:10.3390/rs10121933.
  Liu, M., Li, H., Li, L., Man, W., Jia, M.*, Wang, Z.*, Lu, C., 2017. Monitoring the invas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using multi-source high-resolution imagery in the Zhangjiang Estuary, China. Remote Sensing 9(6), 539, doi.org/10.3390/rs9060539.
相关话题/遥感 地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东北地理所发现氮添加能够提高植物早期生长的耐盐性及潜在机制
    盐渍化是土地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球灌溉地区每年由于土壤盐渍化造成的损失约为273亿美元。植物在盐碱地成功建植的关键环节是出苗和定居,因此植物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对盐的响应机理研究受到很多关注。盐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渗透效应引起的生理干旱、离子毒害及养分失衡,其中养分亏缺对萌发影响的研究很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又有两个鲜食大豆新品种通过审定
    5月9日,由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张秋英研究员研究团队选育的“中科毛豆3号”(审定编号:黑审豆1019Z0010)、“中科毛豆4号”(审定编号黑审豆1019Z005)鲜食大豆品种顺利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的审定。  “中科毛豆3号”和“中科毛豆4号”成功选育是东北地理所继“中科毛豆1号”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草原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对水氮添加的响应机理方面取得进展
    水分和氮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资源,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水分和氮素有效性在时空尺度上的重新配置,进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群落组成。内蒙古草原是水分和氮素限制的地区,对水分和氮素有效性的变化尤其敏感。在内蒙古草原,长期过度放牧导致土壤水分和氮素有效性降低,同时草地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及群落组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昆虫病原线虫、寄主昆虫及栖境互作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年来由于可持续及绿色农业发展的需要,能够控制农业害虫的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nematodes,EPN)作为对环境友好的的生防制剂倍受关注。其中斯氏属线虫(Steinernemaspp.)和异小杆属线虫(Heterorhabditisspp.)是常用的两种EPN类型。EP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CO2升高对小麦抗逆性和品质的影响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近年来大气CO2增高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小麦等大田作物在生育期内会遭遇多种气象灾害,特别是发生于生育后期的水分及温度胁迫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形成,关于大气CO2增高对小麦抗旱性等的影响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而大气CO2增高是一个长期持续存在的过程,势必对小麦连续多代的生长和籽粒产量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黑土农田氨氧化微生物和古菌的生物地理分布上取得进展
    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是揭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产生和维持机制的前提。近年来,土壤微生物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东北地理所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科研人员对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农田样带细菌、真菌和酸杆菌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森林树种分布变化方面取得进展
    大量数据证实气候变化已经导致树种分布向高纬度和高海拔方向迁移。但近来研究表明这种迁移过程缓慢,很可能赶不上气候变化的速率,这将导致树种局部或完全灭绝,影响森林分布和结构,进而导致森林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衰退。森林树种迁移及分布变化受多尺度过程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是气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大豆长期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面取得进展
    真菌是土壤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生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其对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可分为病原菌和有益菌。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长期连作后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由于病原真菌是大豆土传病害的主要病原,所以以往关于大豆连作土壤真菌的研究多集中于特定的几种真菌病害,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中国东北湖泊水库藻华遥感研究中取得进展
    有害藻华(HABs)是水体中过度滋生浮游植物而导致水体变色的一种水体污染现象。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有毒藻类释放毒素,进而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命健康;2)藻类大量繁殖并最终腐化过程中导致水体缺氧,间接影响水体中生态平衡。我国东北地区湖泊水库藻华频发,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饮用水资源、渔业生产、旅游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水稻穗发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由于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作物穗发芽现象已呈现普遍递增的态势,即使在黑龙江寒带水稻生产区,穗发芽也呈现上升势头。穗发芽是影响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在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成功鉴定克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