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地理所在小麦源库动态响应CO2升高的调控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3-20

近年来全球大气CO2增高的趋势逐渐明晰,特别是今年5月11日位于夏威夷的莫纳罗亚天文台观测到人类历史上大气CO2浓度再破新高,达到415 ppm。大气CO2浓度增高对大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明显,前期研究已发现大气CO2增高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和矿质元素含量,造成小麦品质变劣,不利于人类从谷物中获取必需营养。目前如何通过农艺管理策略有效地调控未来CO2升高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仍不清楚。
  东北地理所作物生理与栽培学科组围绕大气CO2增高与氮肥施用的互作效应对小麦源库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开展了研究,借助实验室建立的归一化碳代谢酶组学分析系统,分析了大气CO2增高与氮素增施互作对小麦源库器官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并且研究了关键碳代谢酶活性动态与籽粒碳同化及产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CO2(800 ppm)提高了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但是降低了其叶绿素含量。在作为“源”的叶片中,CO2增高降低了液泡反转酶和细胞壁反转酶活性;而提高氮的供给提升了葡糖异构酶活性,但是降低了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活性。作为“库”的籽粒中参与淀粉合成通路中,磷酸葡萄糖变位酶活性因CO2增高而降低。在籽粒糖酵解通路中,磷酸果糖激酶活性未受到高CO2的影响,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因高CO2而显著升高。此外,高CO2下籽粒产量和干物质显著增加,高氮供给进一步增加了高CO2浓度下小麦的籽粒数。研究表明氮素供给是通过调控源库器官碳代谢进而影响小麦产量对CO2增高响应的关键因子,优化源库关系可能是未来高CO2下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该系列研究由东北地理所李向楠研究员(第一和通讯作者)与海外特聘研究员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刘福来教授等合作完成。相关研究于2019年发表于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上。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项目、丹麦Villum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资助。

图1 CO2增高与氮素供给对小麦源库器官碳代谢通路的影响
  论文信息:
  Li X*, Ulfat A, Shokat S, Liu S, Zhu X, Liu F*, Responses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enzymes in leaf and spike to CO 2 elev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 to grain yield in wheat,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19), 164, 149-156.
相关话题/地理 小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东北地理所在中国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遥感监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影响我国湿地的五大主要威胁因子之一。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强。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引种,用于滨海地区促淤造陆和保滩护岸等生态工程,虽取得了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威胁本土植物群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发现氮添加能够提高植物早期生长的耐盐性及潜在机制
    盐渍化是土地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球灌溉地区每年由于土壤盐渍化造成的损失约为273亿美元。植物在盐碱地成功建植的关键环节是出苗和定居,因此植物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对盐的响应机理研究受到很多关注。盐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渗透效应引起的生理干旱、离子毒害及养分失衡,其中养分亏缺对萌发影响的研究很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又有两个鲜食大豆新品种通过审定
    5月9日,由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张秋英研究员研究团队选育的“中科毛豆3号”(审定编号:黑审豆1019Z0010)、“中科毛豆4号”(审定编号黑审豆1019Z005)鲜食大豆品种顺利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的审定。  “中科毛豆3号”和“中科毛豆4号”成功选育是东北地理所继“中科毛豆1号”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草原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对水氮添加的响应机理方面取得进展
    水分和氮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资源,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水分和氮素有效性在时空尺度上的重新配置,进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群落组成。内蒙古草原是水分和氮素限制的地区,对水分和氮素有效性的变化尤其敏感。在内蒙古草原,长期过度放牧导致土壤水分和氮素有效性降低,同时草地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及群落组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昆虫病原线虫、寄主昆虫及栖境互作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年来由于可持续及绿色农业发展的需要,能够控制农业害虫的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nematodes,EPN)作为对环境友好的的生防制剂倍受关注。其中斯氏属线虫(Steinernemaspp.)和异小杆属线虫(Heterorhabditisspp.)是常用的两种EPN类型。EP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CO2升高对小麦抗逆性和品质的影响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近年来大气CO2增高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小麦等大田作物在生育期内会遭遇多种气象灾害,特别是发生于生育后期的水分及温度胁迫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形成,关于大气CO2增高对小麦抗旱性等的影响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而大气CO2增高是一个长期持续存在的过程,势必对小麦连续多代的生长和籽粒产量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黑土农田氨氧化微生物和古菌的生物地理分布上取得进展
    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是揭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产生和维持机制的前提。近年来,土壤微生物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东北地理所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科研人员对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农田样带细菌、真菌和酸杆菌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森林树种分布变化方面取得进展
    大量数据证实气候变化已经导致树种分布向高纬度和高海拔方向迁移。但近来研究表明这种迁移过程缓慢,很可能赶不上气候变化的速率,这将导致树种局部或完全灭绝,影响森林分布和结构,进而导致森林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衰退。森林树种迁移及分布变化受多尺度过程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是气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大豆长期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面取得进展
    真菌是土壤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生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其对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可分为病原菌和有益菌。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长期连作后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由于病原真菌是大豆土传病害的主要病原,所以以往关于大豆连作土壤真菌的研究多集中于特定的几种真菌病害,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中国东北湖泊水库藻华遥感研究中取得进展
    有害藻华(HABs)是水体中过度滋生浮游植物而导致水体变色的一种水体污染现象。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有毒藻类释放毒素,进而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命健康;2)藻类大量繁殖并最终腐化过程中导致水体缺氧,间接影响水体中生态平衡。我国东北地区湖泊水库藻华频发,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饮用水资源、渔业生产、旅游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