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学术会议由罗马尼亚多瑙河三角洲研究所所长Marian Tudor主持。在大会开幕式上,姜明首先作了题为“Wetland changes and adaptiveconservation strategies under global change inChina”的大会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本次会议设置了“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与人类影响”、“GIS与应用系统模拟”四个主题,共计35个学术报告。神祥金作了题为“Spatiotemporal Change ofVegetation Coverage and its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Change inFreshwater Marshes of NortheastChina”的学术报告,荣获本次大会二等奖。



本次会议就湿地领域研究以及跨国界和区域间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为湿地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多部门合作研究、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会议的主办方罗马尼亚多瑙河三角洲研究所与东北地理所在2013年正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两个研究所在湿地研究、项目申请、人员互访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很好的交流与合作。会议期间,姜明与多瑙河三角洲研究所所长Marian Tudor就相关湿地研究、人员交流、学术会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两个研究所之间的合作交流。
6月8日,参会人员一同前往多瑙河三角洲进行野外考察,参观了多瑙河三角洲保护区,考察了相关湿地恢复项目区,诸多学者在参观过程中针对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多瑙河三角洲是欧洲现存的最大天然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栖息地,是世界自然遗产及“人与生物圈计划”成员之一,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