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王永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20-03-11

`        

王永珍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热工基本理论、制冷与空调系统设计开发
教改项目及成果:
(1) 国家教委 “面向21 世纪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子项目:“《工程热力学》—外界分析法(SAM)研究与实践(教材)”项目,主要参加人,1995~2000;
(2)吉林大学《工程热力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要参加人,2002~2005;
(3)吉林省《工程热力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要参加人,2004~   ;
(4)国家“十一五”规化教材项目:《工程热力学》第二版(陈贵堂,王永珍),2006~2008.12;
(5)国家“十一五”规化教材项目:《工程热力学》第四版(华自强,张忠进,高青),主要参加人,2006~2010;
(6) 吉林大学“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第三批立项项目:热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参加人,2005.6~2007.6;
(7)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重点):基于机械学科的能源课程群整合与创新教学模式实践,主要参加人,2008.8~2011.7;
(8)本科教学改革第二批重大项目(研究性教学项目):能源类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主要参加人,2009.11~2011.12;
(9)本科教学改革第二批重大项目(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制冷与空调网络课程建设,负责人,2009.11~2010;
(10)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建设(项目编号:),吉林大学第二期研究生核心课程(B类)建设项目,负责人,2010.10-2012.10 ;
(11)本科第三批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工科基础课强化工程实践的研究与探索,主要参加人, 2011.10~2013.10 。

出版教材:
(1)《工程热力学》第二版(陈贵堂,王永珍),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
(2)《工程热力学学习指导》第二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
(3)《高等工程热力学》王永珍, 陈贵堂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

科研项目及成果:
(1)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项目:地下蓄热过程传热机理及其时变特性规律与控制,主要参加人,2006.1~2008.12;
(2)吉林省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玉米秸杆燃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子项目:生物质复合燃烧气化换热一体化炉研制,主要参加人,2006~2008;
(3) 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钢制车轮技术开发研究”,参加人,2007.3~2010.12;
(4)国家“863”计划项目:轿车柴油机燃烧系统优化与DPF再生控制策略研究,主要参加人,2008.12~2010.12。
(5)车轮空气动力学减阻及传热学特性匹配研究,吉林大学,参加人, 2010.1~2012.1;
(6)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汽车热管理与空调集成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参加人,2010.7~2012.12
(7)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项目:空调系统开发设计及评价方法,主要参加人 2010.1~2012.12

代表性论文:
 教改论文:
(1)论SAM体系的教学适用性及工程实用性,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7。
(2)SAM体系逻辑结构的主要特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7。
(3)剖析工程热力学SAM体系的改革力度及深度,全国热工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02.10。
(4)外界分析法在教学应用中的体会,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3(4)。
(5)热力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尝试,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5。
(6)论焓的物理意义及实用价值,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5。
(7)逸度系数及其有关的基本概念,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5。
(8)SAM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主要特点,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5。
(9)论SAM体系的基本定律表达式的普适性,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5。
(10)论进行能量可用性分析的前提,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四届全国学术会议,2008.5。
(11)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模式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35期,总第511期,2008.12.11;
(12)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35期,总第511期,2008.12.11;
(13)Thermodynamic Model and General Expressions of the SAM on the Basic Thermodynamic Laws,ICDMA2010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Manufacturing & Automation), Changsha, China, Dec.18-20, 2010. Vol.11, p849-852
(14) Model, Logical Structure and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SAM System of Classical Thermodynamics,ISDEA2010(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Changsha, China, Oct,13-14,2010, Vol.1, p952-954.
(15)工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中国电力教育, 2012年10月第28期 总第251期 p48-49。

科研论文:
(1)用HFC134a替代CFC12对对汽车空调的影响,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工程热物理专辑),2000.6;
(2)换热器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试验技术与管理,2005.5;
(3)传热特性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和分析,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2005.9;
(4)换热器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2005.9;
(5)换热器的传热和阻力性能测控系统,化工进展,2006第25卷增刊,2006.9;
(6) The Reciprocal Effect of Flowrate Changing and the Control of Flowrate in the Thin-wall Heat Exchanger, SET2006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Vicenza Italy , 30 August 2006;
(7)The Evaluaative Target and Method of the General Performance of the Heat Exchanger, , SET2006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Vicenza Italy , 30 August 2006;
(8)冷启动环境下车辆风窗玻璃除霜特性研究,汽车技术,2008.11;
(9) 基于车辆余热蓄能利用的作用特性分析,热科学与技术,2008.12.第7卷第4期;
(10)基于汽车HVAC风挡除霜冲击射流作用研究,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08.11;
(11)射流角度对车辆风窗玻璃除霜性能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9。
(12)汽车自然环境通风预冷降温特性研究,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文集,2010.11;
(13)风窗玻璃霜雾结解过程传热及其解化特性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
(14) Implementation of Density-Based Implicit LU-SGS Solver in the Framework of Open FOAM,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15.12
(15)Influence of Porous Filling on Internal Flow and Heat Transport for the Gap-Cavity Structure Subjected to High Speed Airfl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15.12

获奖情况:
(1) “工程热力学——外界分析法(SAM)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教材)”项目获2001年吉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参加人。
(2)“面向21世纪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大学主要参加人。
(3)《工程热力学网络课件》获2004年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多媒体课件类)二等奖,主要参加人。
(4)《工程热力学》课件获2004年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多媒体课件类)三等奖,主要参加人。
(5)《制冷与空调》多媒体课件获得2006年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多媒体课件类)三等奖,负责人。
(6)工程热力学多媒体课件(英文版)获2008年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多媒体课件类)三等奖,主要参加人。
(7)工程热力学网络教学资源系统 获2008年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多媒体课件类)三等奖,主要参加人。
(8)2006.10获得“吉林大学教学示范教师奖”。
(9)2007.1月获得“2006年吉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10)2010.11 制冷与空调网络课程获得2010年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网络教学资源类)三等奖,负责人。
(11)2011.9工程热力学(2版)(陈贵堂 王永珍) 获得吉林大学第四届本科优秀教材一等奖,吉林省本科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
(12)2012.5 机械类能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获2012年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主要参加人。
(13)2013.5 工程热力学课程双体系创新与实践 获第七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要参加人。
(14)2013.12 工程热力学课程双体系创新与实践 获吉林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要参加人。
(15)2018.04 “面向国家汽车强国需求——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获得吉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主要参加人。


地址与邮编: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汽车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130025
电子邮件: yongzhen@jlu.edu.cn


 


相关话题/汽车 吉林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王菲
    王菲,副教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控制理论、汽车控制方法及关键技术等。近五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相继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项,并在本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1]WANG F, CHEN H, GUO H Y, CAO D P. Constrained H∞ control for road vehicles after a t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郑宏宇
    副教授,1980年生,工学博士。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转向分会委员。《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中国公路学报》,《农业机械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期刊审稿人。个人学习、进修经历:2013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胡宏宇
    胡宏宇,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承担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及企业横向课题20余项,累计发表SCI/EI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等奖,入选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精英)。 个人学习、进修经历:2019.03-2020.0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ALIFORNIA PATH,访问学者;2011.01-2015.06,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博士后;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曲婷
    曲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元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驾驶员建模,人机共驾理论及智能辅助驾驶关键技术开发。近五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吉林省科技厅优秀青人才基金项目1项,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东风技术中心ADAS子课题1项,在本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要科研项目:1.尊重驾驶员意图的共驾型智能车辆主动避障控制方法研究,国家自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许男
    副教授,硕导,博导,1988年生,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轮胎力学、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智能汽车运动控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面上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及特别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子项负责人;作为项目骨干参加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2项;参加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近3年在Applied Energy(IF 7.9)、M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陈国迎
    陈国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生,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底盘动力学仿真与控制、智能驾驶运动控制。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目前发表SCI/EI论文二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件。2019年入选吉林大学优秀青年重点培养计划。? 工作经历:2016/09-至今,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车辆工程,副教授2014/01-2017/5,瑞立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郭睿
    副教授,1978年生,工学博士。主要学术兼职:担任《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个人学习、进修经历:2004/09-2009/6,吉林大学,固体力学,硕博连读,陈塑寰;2001/09-2004/09,一汽技术中心,强度振动研究室,CAE分析;1997/09-2001/07,吉林大学,工程力学,学士,孟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何睿
    何睿,男,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经历:车辆工程专业,副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博士后,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作为子项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一项;同时,主持并完成东风汽车和上海汽车等公司的多项企业的横向项目;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入选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重点培养计划;参与制定《高寒地区汽车标准体系》标准一项,发表论文30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吴海东
    吴海东副教授出生日期1978年2月,性别,男。2006年9月留校工作,2007年7月获得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并取得讲师职务,2011年9月取得副教授职务,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工作。硕士期间从事冰面上轮胎特性研究;博士期间从事不平路面中频激励轮胎动态特性研究;访问学者工作期间,进行基于智能轮胎的路面摩擦系数辨识工作。参加工作后,除日常教学工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
  •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贾鑫
    副教授,1979年生,工学博士。主要学术兼职:担任国内《长安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个人学习、进修经历:2005/09-2008/12,吉林大学,车辆工程,博士,管欣;2002/09-2005/05,吉林大学,车辆工程,硕士,管欣;1998/09-2002/07,吉林大学,车辆工程,学士,管欣。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内容: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驾驶员控制行为建模,汽车动力学建模,智能汽车关键技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