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宋俊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20-03-11
1
一、简历
宋俊峰,男,1971年10月生。1993年和2000年分别在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获学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留校任教,并从事半导体激光器、超辐射发光管、光子晶体及相关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4年被聘为教授、2005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6~2016年在新加坡,从事硅基光电子集成器件的研究,包括光调制器、光探测器、光开关和生物传感器、激光雷达和量子集成芯片等。主要的研究领域还有:光子晶体光纤、微腔面发射激光器和量子波器件的传输特性研究等。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重大科学仪器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过973项目1项。发表SCI核心期刊收录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他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是国内硅基光电子集成领域知名专家。
学习简历
1989.09~1993.07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 本科
1993.09~1996.07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
1996.09~2000.07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博士
2000.09~2002.09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博士后
国内工作简历
1996.10~1998.09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 助教
1998.10~2001.09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 讲师
2001.09~2004.12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 副教授
2004.12~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 教授
2005.12~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 博士生导师
国外工作简历
2003.10.~2004.03 日本千叶大学 非常勤研究员
2006.01~2006.07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研究员
2006.07~2008.07 新加坡微电子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
2008.10~2009.04 新加坡微电子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
2010.08~2016.02 新加坡微电子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
二、研究方向
1,光电子集成全固态激光雷达:研究基于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的光学相控阵芯片及其控制电路、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芯片及其控制电路;激光三维成像及计算机视觉。
2,硅基光电子集成量子通信芯片:基于纳米波导的光子非线性、光子纠缠源、Ge/Si单光子探测器、超低损耗光波导、超高消光比光开关和光滤波器等。
3,光通信器件:研究和开发纳米级光通信领域的关键器件,包括光开关、光调制器、光电探测器、WDM光无源器件等。
4,新型硅基光电子集成器件:研究光子生物传感器、可擦写的光子记忆回路、微纳人工晶体、光子拓扑学等。
三、承担科研项目及奖励
承担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光电子集成全固态激光雷达系统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2017.09-2020.08 675万 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 平面光波导集成量子通信编解码装置的研制2017.01-2021.12 811.26万 子课题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电读出非标记型光电子集成生物传感器2014.01-2017.12 83万 项目负责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具有状态记忆功能的硅基光子线光开关的研制2012.01-2015.12 73万 项目负责人
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硅基纳米开关的研究2007.01-2009.12 50万 项目负责人
科研奖励
2006年度获第六届长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
2004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吉林省科技成果一项,
2001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一项,
1999年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四、代表性工作及论文
1.Jun-Feng Song, Xian-Shu Luo, Andy Eu-Jin Lim, Chao Li, Qing Fang, Tsung-Yang Liow, Lian-Xi Jia, Xiao-Guang Tu, Ying Huang, Hai-Feng Zhou & Guo-Qiang Lo “Integrated photonics with programmable non-volatile memory” Scientific Reports 6, 22616 (2016).
2.J. -F. Song, A. E. -J. Lim, X. -S. Luo, Q. Fang, C. Li, L. X. Jia, X. –G. Tu, Y. Huang, H. -F. Zhou, T. -Y. Liow, and G. -Q. Lo, “Silicon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non-volatile memory functions” OPTICS EXPRESS 24(19) 21744 (2016)
3.Junfeng Song, Xianshu Luo, Yanzhe Tang, Chao Li, Lianxi Jia, Xiaoguang Tu, Qing Fang, Ying Huang, Haifeng Zhou, Andy En-Jin Lim, Tsung-Yang Liow1 and Guo-Qiang Lo, “On-chip Optical Sense Strategy Illustrated in the Case of Flash Memory System” IEDM16-600
4.Junfeng Song, Xianshu Luo, Xiaoguang Tu, Lianxi Jia, Qing Fang, Tsung-Yang Liow, Mingbin Yu, and Guo-Qiang Lo, “Three-dimensional (3D)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photodetector and WDM receiver based on bulk silicon wafer,” Optics express 22(16) 19546-19554(2014)
5.Junfeng Song, Lian-Wee Luo, Xianshu Luo, Haifeng Zhou, Xiaoguang Tu, Lianxi Jia, Qing Fang and Guo-Qiang Lo “Loop coupled resonator optical waveguides,” Optics express 22(20) 24202-24216 (2014)
6.Junfeng Song, Andy Lim Eu-Jin, Xianshu Luo, Ying Huang, Xiaoguang Tu, Lianxi Jia, Qing Fang, Tsung-Yang Liow, Mingbin Yu and Guo-Qiang Lo, “A microring resonator photodetector for enhancement in L-band performance,” Optics express 22(22) 26976-26984 (2014)
7.Junfeng Song, Xianshu Luo, Jack Sheng Kee, Chao Li and Guo-Qiang Lo, “Label-Free Optical Biochemical Sensor Realized by a Novel Low-Cost Bulk-Silicon based CMOS-Compatible 3-Dimensional Optoelectronic IC (OEIC) Platform,” IEDM 2014 IEDM 14-394
8.Junfeng Song, Xianshu Luo, Xiaoguang Tu, Lianxi Jia, Qing Fang, Tsung-Yang Liow, Mingbin Yu, and Guo-Qiang Lo, “On-chip quasi-digital optical switch using silicon microring resonator-coupled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Optics express, 21(10) 2013 12767-12775
9.Junfeng Song, Xianshu Luo, Jack Sheng Kee, Kyungsup Han, Chao Li, Mi Kyoung Park, Xiaoguang Tu, Huijuan Zhang, Qing Fang, Lianxi Jia, Yong-Jin Yoon, Tsung-Yang Liow, Mingbin Yu, and Guo-Qiang Lo, “Silicon-based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circuit for label-free bio/chemical sensor,” OPTICS EXPRESS 21(15) 17931-17940 2013
10.J. F. Song, X. S. Luo, J. S. Kee, Q. Liu, K. W. Kim, Y. Shin, M. K. Park, K. W. Ang and G. Q. Lo “A Novel Optical Multiplexed, Label-Free Bio-Photonic-Sensor Realized on CMOS-Compatible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Circuit (OEIC) Platform,” IEDM 2013 IEDM13-381
书籍章节
1.A. E.-J. Lim, T.-Y. Liow, J.-F. Song, M.-B. Yu, C. Li, X.-G. Tu, et al., "Path to Silicon Photonics Commercialization: The Foundry Model Discussion," in Silicon Photonics III, ed: Springer, 2016, pp. 191-215.
2.Ting Lei, Shaoqi Feng, Aimé Sayarath, Jun-Feng Song, Xianshu Luo, Guo-Qiang Lo, and Andrew W. Poon, “Multichannel Silicon Photonic Devices,” a chapter in Handbook of Silicon Photonics, Series in Optics and Optoelectronics, Eds, Laurent Vivien and Lorenzo Pavesi, Taylor & Francis, 2013.
授权发明专利
1.Junfeng Song, Xianshu Luo, Xiaoguang Tu, Qing Fang, Guoqiang Patrick Lo and MIngbin Yu. “Optical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change in a refractive index in an optical sensing system” US ** B2
2.Xianshu Luo, Junfeng Song, and Guoqiang Patrick Lo. “Photodetector arrangement” US ** B2
3.Song Jun-Feng, Luo Xianshu , Tu Xiaoguang , Lo Patrick Guo-Qiang , Yu Mingbin, “Method for forming an optical modulator” US **B2
4.Xianshu Luo, Junfeng Song, Haifeng Zhou, MIngbin Yu and Patrick Guoqiang Lo. “Optical light source” US. ** B2
5.Junfeng Song, Xianshu Luo, Qing Fang, MIngbin Yu and Guoqiang Patrick Lo. “Optical sensing system and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change in an effective refractive index of a resonator of an optical sensing system” US. ** B2
6.Guo-Qiang Patrick Lo, Kee-soon Darryl Wang, Wei-Yip Loh, Mingbin Yu and Junfeng Song,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 ** B2
7.宋俊峰,卢国强, “非易失性半导体光折变存储器结构” ZL 2.2
8.宋俊峰、秦莉、王立军,“一种激光光束扫描系统” ZL 8.1
五、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电动力学、量子力学
研究生课程:半导体器件物理(II)
六、报考要求
硕士生:本科为微电子学、电子科学、电子信息学、计算机图像学以及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有理想、有责任心、有挑战精神、有较好的英文读写能力;做事认真、思想活跃、勤奋刻苦、为人诚实、学习成绩优秀。
博士生:有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志向、有挑战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克服困难的精神;做事认真、善于思考、勤奋刻苦、为人诚实、善于合作;硕士期间在电子和物理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较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七、研究生去向
1、国外著名大学、研究所博士后。
2.、985、211及普通高校任教。
3、知名的电子类、通讯类公司等。
八、联系方式
办公室:唐敖庆楼 D331
电 话:
E-mail:songjf@jlu.edu.cn
研究室网址:http://www.ioe-jlu.cn/npid
相关话题/电子 吉林大学 科学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孙鹏
1 一、个人简介孙鹏,男,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2014年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入选学院“金种子”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留校工作。2017年10月被聘任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研究方向近年来,针对如何提高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性能以及扩大其应用范围,聚焦新型传感材料设计与制备、传感改性新策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索辉
一、 简 历 索辉,女,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11年中国科学院光机与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工作,从事微腔激光器的研制工作;2007年至2008年赴圣彼得堡大学化学系电化学教研室进修,从事导电聚合物的电荷传输机理研究。二、研究方向面向国家对先进气体传感器和清洁能源的重大需求,主要从事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孙彦峰
一、简 历受教育经历:2003年-2007年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 杜国同1999年-2002年 吉林大学 原子与分子研究所 硕士 池元斌1995年-1999年 吉林大学 物理学院 本科 刘岩峰研究工作经历:2014.9-2015.9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201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谢文法
一、简 历谢文法,男,1978年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闽江学者”讲座教授。2000年获吉林大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从2000年开始从事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ACS Photonics, J. Mater. Chem. C,Appl. Phys. Lett., Or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王菲
一、简 历王菲,女,197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起在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直读博士,于2005年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年6月至今,在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到目前为止,在聚合物光波导材料与器件领域共发表SCI论文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殷景志
一、简 历受教育经历1998/09 – 2002/06,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系,博士1984/09 – 1987/06,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硕士1978/09 – 1982/06,吉林大学,半导体系,学士研究工作经历2008/12-现在,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系,教授2010/03-2011/03,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S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徐淮良
一、简 介 徐淮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四批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吉林省长白山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超快激光非线性光谱学和包括激光烧蚀、激光改性、激光取向、激光离化和解离等在内的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在Phy. Rev. Lett.、Nat. Co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张大明
一、简 历 张大明,男,1970年6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7月于吉林大学获半导体物理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7月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7月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9月-2002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韩国KAIST从事高级访问研究。1996年7月硕士毕业后留吉林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张宝林
姓名:张宝林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职务: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副主任 简历:1986年获吉林大学半导体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同专业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从事III-V族半导体材料的MOCVD生长研究及器件研究工作,1999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获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会The R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张永来
一、简 历张永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获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在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职。在任职期间,2011年曾留学韩国,在延世大学任研究教授;2011年入选首届“香江学者”计划,被评为“香江学者”,2012-2013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获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材称号。2015年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是Nat. Com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