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毓博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多年来一直从事与戏剧与影视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他先后创作过多部东北地域题材的纪录片,并曾荣获吉林省内“丹顶鹤”电视文艺作品奖项,指导我校学生拍摄纪实作品百余部,屡获各类竞赛的奖项。
讲座中,卫毓博从纪录片的起源简史切入,讲解了纪录片的历史由来及发展脉络,并先后以“20世纪的类型化纪录片”和“近30年中国主流纪录片”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两个时期纪录片不同的表现手法、审美特征以及代表性作品,展现了各类纪录片所蕴涵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他还结合传播媒体的发展趋势,讲解了新媒体融合期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发展进程、传播手段和思维变化,剖析了互联网思维对纪录片制作的影响和深远意义。
卫毓博在讲座中特别强调“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是近年中国纪录片的传播方向,在整场报告中,他向师生们呈现了大量的纪录片视频素材,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国产主流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大国工匠》等,这些纪录片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使师生们在讲座中,增强了文化自信,激发了爱国热情,被纪录片所传递出的人文艺术魅力深深折服。
![](http://news.ccsfu.edu.cn/__local/C/73/DC/37DEBB698FCAC321C371CCEEF09_FD83D1DF_1BCE4.jpg)
![](http://news.ccsfu.edu.cn/__local/6/1B/F7/87AF0BBEFF5916E0054ED3F8189_088655EC_11A85.jpg)
![](http://news.ccsfu.edu.cn/__local/0/A1/D2/AB1172926F1CCBF01C4A28CA03B_7F1C218A_248F1.jpg)
(记者:周敬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