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秋 女 博导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liangjq@ciomp.ac.cn
通信地址: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邮政编码:130033
办公电话:(0431)**
研究领域1、微小型光学系统:包括轻小型傅里叶变换光谱分析仪及成像光谱仪等 
2、微小光学器件的理论与技术 
3、LED微显示技术与器件  
4、MOEMS阵列光开关等光通信器件及系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光学
 光学工程
 凝聚态物理
招生方向 微光机电系统及光通信
 微电子,光电子,微小光学仪器
 微显示器件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1) 微光机电系统波长信道选择器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1.X 
 (2) 自适应可调谐****的防护镜,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2.2 
 (3) 一种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7.7 
 (4) 一种硅湿法腐蚀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6.2 
 (5) 控制生长多层膜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9.6 
 (6) 一种微型光辐射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3作者,专利号:ZL**8.7 
 (7) 双膜交替腐蚀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2作者,专利号:ZL**4.3 
 (8) 利用多个长方体基片制作微阶梯反射镜阶梯结构的装置,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7.6 
 (9) 楔形块上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2.3 
 (10) 用于绝对测辐射热计上的金刚石复合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ZL **0.0 
 (11) 一种制备绿色金刚石的方法,发明,2011,第3作者,专利号:ZL **3.8 
 (12) 夹角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8.0 
 (13) 可调节倾角挤压基片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8.8 
 (14) 用微通道阵列对微光学部件定位结构及微通道模块制备方法,发明,2011,第1作者,专利号:ZL **7.4 
 (15) 一种单面电极结构的AlGaInP-LED集成微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ZL**4.4 
 (16) 二维侧面耦合光子晶体波导单通道系统,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ZL **4.8 
 (17) 一种单面电极结构的AlGaInP-LED集成微显示器件,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ZL**8.9 
 (18) 基于光子晶体谐振腔的两级缩束系统,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ZL**4.4 
 (19) ******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ZL**7.6 
 (20) 楔形块上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2.3 
 (21) 高精度****阵列器件,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ZL**6.1 
 (22) 基于光子晶体谐振腔的两级缩束系统及其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2作者,专利号:ZL **6.0 
 (23) 厚膜倒装调整与定位生长多层膜混合制作多级微反射镜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3.3 
 (24) 厚膜倒装调整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3.0 
 (25) 侧面耦合单向传输光子晶体波导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2作者,专利号:ZL**2.6 
 (26) 用于微显示与照明的柔性LED阵列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1.9 
 (27) 一种微型LED阵列芯片,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3.6 
 (28) 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及制备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7.8 
 (29) 透明电极高密度柔性LED微显示阵列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7.1 
 (30) 基于轻型分束器的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5.2 
 (31) 基于栅格分束器的空间调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7.3 
 (32) 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6.9 
 (33) 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7.2 
 (34) 厚膜倒装调整与定位生长多层膜混合制作多级微反射镜方法 ,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3.3 
 (35) 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及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5.9 
 (36) 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成像光谱仪器及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3.5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孔庆峰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侯凤杰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金霞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佳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赵莉娜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郭鹏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钟砚超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黄鑫华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小奇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孔延梅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朱艳青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伟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亚楠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徐大伟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波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孙智丹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曲锋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崔乃迪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付建国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冯聪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尹悦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杨波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郑莹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周建伟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吕金光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包兴臻  硕士研究生  085202-光学工程  
姜承志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田超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王文丛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现指导学生
时建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洪亮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贺  硕士研究生  085202-光学工程  
陈成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包兴臻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彬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班章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余文慧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方士伟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张敏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个人简介        梁静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工作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专业为光学。
        1984年~1993年从事半导体材料、工艺、微波器件及光电子器件研究。
        自1994年开始,一直从事微小型光学系统、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及微结构光学领域的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及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研究课题29项,作为骨干参与完成课题20余项。在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及微结构光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包括微小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仪器、可编程波长信道选择器等微小光学系统研究,微型LED阵列器件工艺探索、微型传感器、驱动器、微型可调谐红外滤光器、高能X射线聚焦组合透镜、MOEMS光开关、光纤图像分割器等器件研究,以及三维微细加工技术研究。
        迄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并被评为2006年吉林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 
招生专业 光学
 光学工程
 凝聚态物理
招生方向 微光机电系统及光通信
 微电子,光电子,微小光学仪器
 微显示器件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1) 微光机电系统波长信道选择器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1.X 
 (2) 自适应可调谐****的防护镜,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2.2 
 (3) 一种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7.7 
 (4) 一种硅湿法腐蚀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6.2 
 (5) 控制生长多层膜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9.6 
 (6) 一种微型光辐射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3作者,专利号:ZL**8.7 
 (7) 双膜交替腐蚀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2作者,专利号:ZL**4.3 
 (8) 利用多个长方体基片制作微阶梯反射镜阶梯结构的装置,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7.6 
 (9) 楔形块上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2.3 
 (10) 用于绝对测辐射热计上的金刚石复合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ZL **0.0 
 (11) 一种制备绿色金刚石的方法,发明,2011,第3作者,专利号:ZL **3.8 
 (12) 夹角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8.0 
 (13) 可调节倾角挤压基片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8.8 
 (14) 用微通道阵列对微光学部件定位结构及微通道模块制备方法,发明,2011,第1作者,专利号:ZL **7.4 
 (15) 一种单面电极结构的AlGaInP-LED集成微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ZL**4.4 
 (16) 二维侧面耦合光子晶体波导单通道系统,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ZL **4.8 
 (17) 一种单面电极结构的AlGaInP-LED集成微显示器件,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ZL**8.9 
 (18) 基于光子晶体谐振腔的两级缩束系统,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ZL**4.4 
 (19) ******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ZL**7.6 
 (20) 楔形块上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2.3 
 (21) 高精度****阵列器件,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ZL**6.1 
 (22) 基于光子晶体谐振腔的两级缩束系统及其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2作者,专利号:ZL **6.0 
 (23) 厚膜倒装调整与定位生长多层膜混合制作多级微反射镜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3.3 
 (24) 厚膜倒装调整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3.0 
 (25) 侧面耦合单向传输光子晶体波导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2作者,专利号:ZL**2.6 
 (26) 用于微显示与照明的柔性LED阵列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1.9 
 (27) 一种微型LED阵列芯片,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3.6 
 (28) 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及制备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7.8 
 (29) 透明电极高密度柔性LED微显示阵列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7.1 
 (30) 基于轻型分束器的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5.2 
 (31) 基于栅格分束器的空间调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7.3 
 (32) 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6.9 
 (33) 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7.2 
 (34) 厚膜倒装调整与定位生长多层膜混合制作多级微反射镜方法 ,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3.3 
 (35) 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及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5.9 
 (36) 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成像光谱仪器及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3.5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孔庆峰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侯凤杰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金霞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佳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赵莉娜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郭鹏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钟砚超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黄鑫华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小奇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孔延梅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朱艳青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伟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亚楠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徐大伟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波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孙智丹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曲锋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崔乃迪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付建国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冯聪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尹悦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杨波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郑莹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周建伟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吕金光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包兴臻  硕士研究生  085202-光学工程  
姜承志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田超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王文丛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现指导学生
时建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洪亮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贺  硕士研究生  085202-光学工程  
陈成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包兴臻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彬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班章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余文慧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方士伟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张敏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个人简介        梁静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工作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专业为光学。
        1984年~1993年从事半导体材料、工艺、微波器件及光电子器件研究。
        自1994年开始,一直从事微小型光学系统、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及微结构光学领域的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及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研究课题29项,作为骨干参与完成课题20余项。在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及微结构光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包括微小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仪器、可编程波长信道选择器等微小光学系统研究,微型LED阵列器件工艺探索、微型传感器、驱动器、微型可调谐红外滤光器、高能X射线聚焦组合透镜、MOEMS光开关、光纤图像分割器等器件研究,以及三维微细加工技术研究。
        迄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并被评为2006年吉林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 
微电子,光电子,微小光学仪器
微显示器件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1) 微光机电系统波长信道选择器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1.X 
 (2) 自适应可调谐****的防护镜,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2.2 
 (3) 一种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7.7 
 (4) 一种硅湿法腐蚀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6.2 
 (5) 控制生长多层膜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9.6 
 (6) 一种微型光辐射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3作者,专利号:ZL**8.7 
 (7) 双膜交替腐蚀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2作者,专利号:ZL**4.3 
 (8) 利用多个长方体基片制作微阶梯反射镜阶梯结构的装置,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7.6 
 (9) 楔形块上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2.3 
 (10) 用于绝对测辐射热计上的金刚石复合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ZL **0.0 
 (11) 一种制备绿色金刚石的方法,发明,2011,第3作者,专利号:ZL **3.8 
 (12) 夹角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8.0 
 (13) 可调节倾角挤压基片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8.8 
 (14) 用微通道阵列对微光学部件定位结构及微通道模块制备方法,发明,2011,第1作者,专利号:ZL **7.4 
 (15) 一种单面电极结构的AlGaInP-LED集成微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ZL**4.4 
 (16) 二维侧面耦合光子晶体波导单通道系统,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ZL **4.8 
 (17) 一种单面电极结构的AlGaInP-LED集成微显示器件,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ZL**8.9 
 (18) 基于光子晶体谐振腔的两级缩束系统,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ZL**4.4 
 (19) ******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ZL**7.6 
 (20) 楔形块上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2.3 
 (21) 高精度****阵列器件,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ZL**6.1 
 (22) 基于光子晶体谐振腔的两级缩束系统及其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2作者,专利号:ZL **6.0 
 (23) 厚膜倒装调整与定位生长多层膜混合制作多级微反射镜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3.3 
 (24) 厚膜倒装调整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3.0 
 (25) 侧面耦合单向传输光子晶体波导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2作者,专利号:ZL**2.6 
 (26) 用于微显示与照明的柔性LED阵列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1.9 
 (27) 一种微型LED阵列芯片,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3.6 
 (28) 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及制备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7.8 
 (29) 透明电极高密度柔性LED微显示阵列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7.1 
 (30) 基于轻型分束器的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5.2 
 (31) 基于栅格分束器的空间调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7.3 
 (32) 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6.9 
 (33) 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7.2 
 (34) 厚膜倒装调整与定位生长多层膜混合制作多级微反射镜方法 ,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3.3 
 (35) 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及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5.9 
 (36) 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成像光谱仪器及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3.5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孔庆峰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侯凤杰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金霞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佳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赵莉娜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郭鹏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钟砚超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黄鑫华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小奇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孔延梅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朱艳青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伟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亚楠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徐大伟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波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孙智丹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曲锋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崔乃迪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付建国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冯聪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尹悦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杨波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郑莹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周建伟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吕金光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包兴臻  硕士研究生  085202-光学工程  
姜承志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田超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王文丛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现指导学生
时建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洪亮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贺  硕士研究生  085202-光学工程  
陈成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包兴臻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彬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班章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余文慧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方士伟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张敏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个人简介        梁静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工作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专业为光学。
        1984年~1993年从事半导体材料、工艺、微波器件及光电子器件研究。
        自1994年开始,一直从事微小型光学系统、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及微结构光学领域的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及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研究课题29项,作为骨干参与完成课题20余项。在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及微结构光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包括微小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仪器、可编程波长信道选择器等微小光学系统研究,微型LED阵列器件工艺探索、微型传感器、驱动器、微型可调谐红外滤光器、高能X射线聚焦组合透镜、MOEMS光开关、光纤图像分割器等器件研究,以及三维微细加工技术研究。
        迄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并被评为2006年吉林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 
专利成果 (1) 微光机电系统波长信道选择器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1.X 
 (2) 自适应可调谐****的防护镜,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2.2 
 (3) 一种微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7.7 
 (4) 一种硅湿法腐蚀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6.2 
 (5) 控制生长多层膜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1作者,专利号:ZL**9.6 
 (6) 一种微型光辐射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发明,2010,第3作者,专利号:ZL**8.7 
 (7) 双膜交替腐蚀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0,第2作者,专利号:ZL**4.3 
 (8) 利用多个长方体基片制作微阶梯反射镜阶梯结构的装置,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7.6 
 (9) 楔形块上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2.3 
 (10) 用于绝对测辐射热计上的金刚石复合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ZL **0.0 
 (11) 一种制备绿色金刚石的方法,发明,2011,第3作者,专利号:ZL **3.8 
 (12) 夹角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8.0 
 (13) 可调节倾角挤压基片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8.8 
 (14) 用微通道阵列对微光学部件定位结构及微通道模块制备方法,发明,2011,第1作者,专利号:ZL **7.4 
 (15) 一种单面电极结构的AlGaInP-LED集成微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ZL**4.4 
 (16) 二维侧面耦合光子晶体波导单通道系统,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ZL **4.8 
 (17) 一种单面电极结构的AlGaInP-LED集成微显示器件,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ZL**8.9 
 (18) 基于光子晶体谐振腔的两级缩束系统,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ZL**4.4 
 (19) ******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ZL**7.6 
 (20) 楔形块上基片有序排列制作微阶梯反射镜的方,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ZL**2.3 
 (21) 高精度****阵列器件,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ZL**6.1 
 (22) 基于光子晶体谐振腔的两级缩束系统及其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2作者,专利号:ZL **6.0 
 (23) 厚膜倒装调整与定位生长多层膜混合制作多级微反射镜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3.3 
 (24) 厚膜倒装调整制作多级微反射镜的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3.0 
 (25) 侧面耦合单向传输光子晶体波导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2作者,专利号:ZL**2.6 
 (26) 用于微显示与照明的柔性LED阵列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1.9 
 (27) 一种微型LED阵列芯片,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3.6 
 (28) 高发光均匀性的微型柔性LED面阵器件及制备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7.8 
 (29) 透明电极高密度柔性LED微显示阵列器件及制作方法,发明,2013,第1作者,专利号:**7.1 
 (30) 基于轻型分束器的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5.2 
 (31) 基于栅格分束器的空间调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7.3 
 (32) 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6.9 
 (33) 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7.2 
 (34) 厚膜倒装调整与定位生长多层膜混合制作多级微反射镜方法 ,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3.3 
 (35) 时空联合调制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及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5.9 
 (36) 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成像光谱仪器及制作方法,发明,2014,第2作者,专利号:**3.5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孔庆峰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侯凤杰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金霞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佳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赵莉娜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郭鹏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钟砚超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黄鑫华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小奇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孔延梅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朱艳青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伟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亚楠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徐大伟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波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孙智丹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曲锋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崔乃迪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付建国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冯聪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尹悦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杨波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郑莹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周建伟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吕金光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包兴臻  硕士研究生  085202-光学工程  
姜承志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田超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王文丛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现指导学生
时建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洪亮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贺  硕士研究生  085202-光学工程  
陈成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包兴臻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彬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班章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余文慧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方士伟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张敏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个人简介        梁静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工作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专业为光学。
        1984年~1993年从事半导体材料、工艺、微波器件及光电子器件研究。
        自1994年开始,一直从事微小型光学系统、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及微结构光学领域的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及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研究课题29项,作为骨干参与完成课题20余项。在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及微结构光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包括微小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仪器、可编程波长信道选择器等微小光学系统研究,微型LED阵列器件工艺探索、微型传感器、驱动器、微型可调谐红外滤光器、高能X射线聚焦组合透镜、MOEMS光开关、光纤图像分割器等器件研究,以及三维微细加工技术研究。
        迄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并被评为2006年吉林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 
孔庆峰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侯凤杰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金霞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佳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赵莉娜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郭鹏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钟砚超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黄鑫华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小奇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孔延梅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朱艳青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伟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亚楠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徐大伟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波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孙智丹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曲锋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崔乃迪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付建国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冯聪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尹悦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杨波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郑莹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周建伟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吕金光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包兴臻 硕士研究生 085202-光学工程
姜承志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田超 博士研究生 070205-凝聚态物理
王文丛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现指导学生
时建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洪亮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李贺 硕士研究生 085202-光学工程
陈成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包兴臻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彬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班章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余文慧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方士伟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张敏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个人简介        梁静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工作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专业为光学。
        1984年~1993年从事半导体材料、工艺、微波器件及光电子器件研究。
        自1994年开始,一直从事微小型光学系统、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及微结构光学领域的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及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研究课题29项,作为骨干参与完成课题20余项。在微光机电系统(MOEMS)及微结构光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包括微小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仪器、可编程波长信道选择器等微小光学系统研究,微型LED阵列器件工艺探索、微型传感器、驱动器、微型可调谐红外滤光器、高能X射线聚焦组合透镜、MOEMS光开关、光纤图像分割器等器件研究,以及三维微细加工技术研究。
        迄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并被评为2006年吉林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 
迄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并被评为2006年吉林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