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汤昊副教授/硕导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03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姓名













个人基本情况
汤昊,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和2003年分别获得武汉大学化学专业学士学位和无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上海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3年,复旦大学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科研情况简介
从2000年开始锂离子电池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至今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相关领域的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现主持江西省教育厅落地计划项目1项及企业横向科研项目6项,科研合同经费逾千万元。在研发成果产业化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2008年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成技术转让给浙江某公司并成功实现规模生产。2010年创办了江苏鹏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从公司筹备、团队组建、生产布局、设备选型、工艺管理以及生产调试等一系列工作,成功完成年产500 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任务并实现了产品的初步销售。2014年-2018年参与完成江西某企业高能量密度硅负极材料产业化项目,目前产品已经得到客户认可。2018年至今主持江西某企业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研发,目前已经完成产品中试。
主要研究方向:
1 硅碳负极材料及相应硅基电池工艺
2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规模化制备与掺杂改性
3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与表面改性
4 碳纳米管材料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5 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
6 锂离子电池干法工艺
7 全固态锂电池的设计与工艺
8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组件工艺
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企业横向课题,“电动空调用磷酸铁锂电池组件开发”,100万元,2020-2022年,主持,在研。
[2] 企业横向课题,“硅基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开发”,86万元,2020-2023年,主持,在研。
[3] 企业横向课题,“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1000万元,2018-2021年,主持,在研。
[4] 企业横向课题,“低成本制备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50万元,2018-2021年,主持,在研。
[5]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高倍率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50万元, 2018-2021年,主持,结题。
[6] 企业横向课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技术服务”,200万元,2014-2017年,
主持,结题。
[7] 企业横向课题,“纳米疏孔硅负极材料研究”,520万元, 2014-2018年,子课题负责人,结题。
近年发表论文
[1] Wu Z., Ji S., Liu L., Xie T., Tan L., Tang H.*, Sun R G, High performance SiO/C as the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 Rare metals, 155 https://doi.org/10.1007/s12598- 020-01445-xd.
[2] Liu L., Xu G., Jin C., Jin X., Xie T., Wu Z., Yue Z., Zhou L., Tang H.*, Sun R.,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ilicon-based anode material via a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sodium alginate and dopamine hydrochloride [J].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48 (2019) 4324–4329.
[3] Liu L., Niu P., Huang B., Chai L., Zheng J., Deng X., Song L., Chen W., Yue Z., Zhou L., Tang H.*. Silicon-based anode materials with three-dimensional conductive network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ion batter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anufacturing, 2019, 15:118~122.
[4] Xie T, Sun F., Zhou X., Liu L., Liu Z., Liu L., Wu Z., Yue Z., Zhou L., Tang H.*, Rheological phase method synthesis of carbon-coated LiNi0.6Co0.2Mn0.2O2 as the cathode material of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J]. Applied Physics A, 2018,124:720.
[5] Yue Z., Zhou L., Jin C., Liu L., Xu G., Tang H.*, Huang H.,Yuan J. and Gao C., Study on the effect of intrinsic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silicon materials on itsperformance for Li-ion batteries [J]. Mater. Lett., 2017, 186, 217~219.
[6] Sun X., Liu Z., Li N., Wu X., Nie Y., Pang Z., Yue L. and Tang H.*, Carbon nanotube paper as anode for flexible lithium-ion battery [J]. Nano , 2016, 11(11), **-1~**-7.
[7] Tang H.*, Cheng C., Yu G., Liu H. W. and Chen W.,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g2SnO4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J]. Mater. Chem. Phys., 2015, 159, 167~172.
[8] Tang H.*, Liu H. W. and Xu J., Synthesis and ele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regular hexahedron α-Fe2O3 [J]. Russ. J. Electrochem , 2014, 50(1), 54~57.
[9] Tang H.* and Xu J.,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0.34La0.51TiO2.94 coated LiFePO4 synthesized by rheological phase reaction method [J]. Mater. Sci. Eng. B, 2013, 178(20), 1503~1508.
[10] Tang H.*, Tan L. and Xu J.,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iFePO4 coating with Aluminum doped Zinc Oxide [J].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2013, 23,451-455.
授权专利
1. 一种研磨装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U
2. 一种自动加料装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U
3. 一种高电压电池,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U
4. 一种新型结构电池,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U
5.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电池,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U
6.一种提高三元正极材料稳定性及倍率性能的方法,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1.X,
公开专利
1. 一种电能存储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A
2.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碳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A
3.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A
4. 一种制备有机物包覆高镍正极材料的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1.3
5. 一种新型的有机小分子包覆的硅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0.0
6. 一种碳包覆硅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7.X

联系方式
地 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南昌大学材料楼
办公室:材料楼A-306
实验室:材料楼A-524、青山湖校区材料楼二楼
邮 编: 330031
E-mail: htang@ncu.edu.cn.
QQ:
电话:**
课题组目前有硕博士20余人,热忱欢迎对锂离子电池与材料研究方向有兴趣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科研团队中!




相关话题/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