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40年,原名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为国际著名学者、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博士。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江西师范大学。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6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1.3万余人,已面向全国22省(市、区)对等招收本科生。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融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九大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规模在省内居前,师资力量雄厚,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省属重点大学。
二、学科建设
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长足发展的原动力。学校与中科院等单位合作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平台。目前已建设了15个省重点学科、4个省重点实验室和1个全省高校软件中心,文艺学和教师教育2个省级文科基地。学校有8位博士生导师,依托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了一批博士研究生。学校现有教职工1670人,其中专任教师1074(不含外聘教师)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23人,占专任教师的45%,博士、博士生共169人。学校还有3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省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6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9人。
三、人才培养
学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指向,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多年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学分制”,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体现教师教育特色,又具有综合性特点。学校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精品课程,以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母机,学校每年为江西省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师资,目前,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首位。在校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计算机等级通过率均居省内高校前列。在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体育竞赛、英语比赛、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荣获2002年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第二名,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求实出新、高雅活泼。创建了全国第一支女大学生军乐团及国旗班等学生社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课余生活,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学校连续15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被团中央、教育部确定为全国63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之一,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学校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四、科学研究
科研是强校之路。学校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目前学校有35个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先后争取到5项国家“863”项目、一项国家“973”项目。近5年来,承担了40项国家级课题,获国家进步奖3项,省(部)级奖66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4400余篇,其中14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学术著作500多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4400余篇,其中14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学术著作500多部。
五。 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曾先后与俄、美、加、澳、日、韩、英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互派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同时聘请一批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学校先后招收日、澳、韩、美等国留学生及港、台学生来校学习。
六、校园建设
学校拥有青山湖、青云谱和瑶湖三大校区,总面积3600余亩。为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学校加大了校园建设的力度。对青山湖校区(老校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改造,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占地3000多亩、投资10亿余元的瑶湖新校区建设体现出现代、生态、人文和开放特点,已为学校的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七、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
为把握高教发展的大机遇,走在时代的前列,学校制定了“十五”时期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决定分2005年、2010年、2020年三个阶段,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逐步将江西师范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蓝图已绘就,任重而道远。学校将进一步凝聚力量、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水平,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