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晓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8-18

暂无信息



基本信息
姓名:
王晓钢
系别:
工程力学系
职称/职务:
副教授
E-mail:
xgwang@hnu.edu.cn
王晓钢,男,1983年生,河南安阳人,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教授,担任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刊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副主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面向长寿命、高可靠性装备设计的机械强度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车身用先进高强钢变形机理与使役性能、航空发动机结构与材料抗疲劳设计、基于损伤物理机制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以及跨尺度关联力学方法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4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机专项、航天一院合作项目等。研究成果发表在Acta Materi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等机械工程领域重要学术期刊,一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得到Science等顶级期刊的引用与评论,并引起美国国家实验室(橡树岭/阿贡/桑迪亚)、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德国马普研究所、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俄罗斯科学院、中科院等几十家世界顶尖研究机构的关注与报道,被认为是本研究领域的“Eminent research groups”之一,提出的疲劳评估方法“very useful”, “effective and reliable”, “an interesting model”等,尤其在帮助人们理解材料塑性失稳现象方面做出了“Great efforts”。目前已发表SCI论文25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18篇,单篇最高引用70次,总引用340余次。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项。目前多次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目前已与德国马普研究所、香港大学等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
研究团队招收优秀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可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同学提供国内一流的软硬件条件及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欢迎机械、力学、材料及车辆工程等专业的学生申请。团队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马普钢铁研究所具有长期合作关系,可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力学或材料背景的学生将优先考虑。



教育背景
2010/10 - 2014/07,法国里尔第一大学,固体力学,博士
2006/09 - 2009/07,大连理工大学,应用与实验力学,硕士
2002/09 - 2006/07,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
工作履历
2017/12 - present,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4/10 -2017/12,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助理教授
2014/10 - 2015/09,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Research associate
2009/07 - 2010/07,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工程师

学术兼职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首届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期刊审稿专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Fatigue &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Structure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Materialia,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Infrared Physics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Sandwich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Metals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面向长寿命、高可靠性装备设计的机械强度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先进高强钢(中锰钢)变形机理与使役性能,如塑性失稳、疲劳与断裂;
(2)航空发动机结构与材料在复杂极端工况下的抗疲劳设计理论与方法;
(3)疲劳损伤微观机理,基于物理模型的微裂纹形核与生长机制,多尺度疲劳模型;
(4)宏细微跨尺度原位测试技术、全场非接触测量,跨尺度关联力学方法等。
研究条件:
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为姜潮教授(国家****、学院执行院长),依托于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特种装备先进设计技术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有国内领先的机械强度与可靠性实验技术平台,拥有各类疲劳试验设备与显微分析仪器十余台,近年来获得科技部、教育部设备购置资助3000余万元,先后承担了一大批国防及民用装备研发科研项目,包括国防973总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机专项等。立足疲劳与可靠性研究,实验室建有完备的机械强度测试平台,下设力学室、电镜室及光测室,可开展从准静态到动态、从细微尺度到宏观尺度、从低温到高温等不同环境与服役工况下的力学试验与显微表征,拥有世界领先的各类强度测试与表征仪器,包括日本岛津SEM-SERVO原位(高温)疲劳试验系统、美国Gatan MTEST原位(高温)动态拉伸试验台、美国MTS 809拉扭组合(高温)疲劳试验系统、日本岛津USF-2000超高周疲劳试验系统、GPS 100高频疲劳试验机、RDL 100蠕变持久试验机、105mm口径轻气泡、霍普金森杆、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等,可满足进行各类材料及构件级力学实验研究的需求。同时,实验室建有先进的微观表征及非接触测量技术平台,拥有德国蔡司SIGMA 300场发射扫描电镜、英国牛津仪器能谱及EBSD一体化系统、美国CSI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美国FLIR SC7000系列高精密中波红外热像仪等,可满足开展微细观表征及跨尺度实验研究的需要。

科研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锰TRIP钢疲劳微裂纹生长机理与寿命预测模型,2020/01-2023/12,60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属细观疲劳损伤的跨尺度实验表征与机理研究,2017/01-2019/12,21万元
3.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中锰相变诱发塑性钢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研究,2017/01-2019/10,10万元
4.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裂纹尖端局部损伤度量的疲劳裂纹扩展模型研究,2018/04-2019/03,4万元
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细观-宏观能量方法的高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2017/01-2019/12,5万元
6. 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机电热耦合效应的能量分析方法研究,2015/06-2017/06,5万元
7. 中联重科校企合作项目,基于数据驱动与深度学习的XXX平台健康状态监测与智能控制,2019/12-2020/12,20万元
8. 湖南大学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疲劳损伤多物理参量跨尺度耦合测量方法研究,2015/03-2019/12,25万元
参与的科研项目:
1.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与评估系统,2016/07-2020/12,124万元
2.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合作项目,XXX隔热承力一体化材料研究,2016/10-2019/10,68万元
3.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608所)合作项目,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机匣及火焰筒电子束焊接结构疲劳失效机理与寿命评估研究,2019/03-2020/12,195万元
4. 中核集团核五院合作项目,XXX燃料组件生产线机械设备可靠性评价及仿真模拟,2017/08-2018/04,185万元
5. 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618所)合作项目,高性能XXX温变性能影响机理研究,2015/10-2016/05,39万元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车身用铝合金结构件设计、工艺、性能调控及应用基础,2017/01-2020/12,234万元
开设课程:
《实验力学》、《断裂力学》、《疲劳与断裂》、《力学进展》



学术成果
学术论文发表在机械工程领域重要学术期刊Acta Materi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Fatigue &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Structures,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Mechanics等。
Selected publications:
[1] X.G. Wang, C.H. Liu, B.B. He, et 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9, 761: 138050
[2] X.G. Wang, B.B. He, C.H. Liu, et al., Materialia, 2019, 6: 100288
[3] E.S. Feng, X.G. Wang*, C. J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2019, 122:1-8
[4] X.G. Wang, H.R. Ran, C. Jiang*,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2018, 114:167-176
[5] X.G. Wang, L. Wang, M.X. Huang*, Acta Materialia, 2017, 124: 17-29 (ESI高被引论文)
[6] X.G. Wang, V. Crupi, C. Jiang*,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2017, 104:243-250
[7] X.G. Wang, E.S. Feng, C. J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2017, 94:6-15
[8] X.G. Wang, C.H. Liu, C. Jiang*,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2017, 97:17-26
[9] X.G. Wang, L. Wang, M.X. Hua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6, 674:59-63
[10] X.G. Wang, J.F. Witz, A. El Bartali, et al., Experimental Mechanics, 2016, 56:1155-1167
[11] C. Jiang, Z.C. Liu, X.G. Wang*, et al., Fatigue &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Structure, 2016, 39:372-383
[12] X.G. Wang, J.F. Witz, A. El Bartali, et al., 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2016, 86:264-274
[13] X.G. Wang, V. Crupi, C. Jiang,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2015, 81:249-256
[14] X.G. Wang, J.F. Witz, A. El Bartali, et al., 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 2015, 71:432-438
[15]X.G. Wang, V. Crupi, X. L. Guo*,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2010, 32:1970-1976




相关话题/工程学院 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