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改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修复手术方法上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23

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超教授及其团队在改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修复手术方法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A new surgical technique for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 with hemodynamic instability”的文章发表,通过改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修复手术方法,提高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早期行室间隔修补手术的成功率,极大改善了此类患者的预后。
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少见但致死性高的并发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VSR患者预后极差,内科保守治疗30天死亡率高达90%。因此,2013年ACC/AHA及2017年ESC急性心肌梗死管理指南中均强调此类患者的生存机会在于手术修复破裂的室间隔。但是令人心痛的是,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VSR急诊外科手术死亡率仍高达43-81%。因此,VSR修复手术常延期进行,死亡率有所降低。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不能等到安全的外科手术窗口,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不少患者在等待手术的过程中死亡。国内外众多心外科医生针对VSR手术时机及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进,然而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
既往大量研究显示早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VSR患者术后预后较差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于修复部位再次发生破裂,因此,如何最大程度避免术后VSR再发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在本研究中,刘超教授团队通过改进目前VSR修复手术中应用广泛的DAVID术式,将修补VSR材料从单纯补片升级为补片结合动脉导管封堵器,并将其命名为“SurCOP”(surgical repair combining an occluder and a patch)术式。自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刘超教授及团队对9例发病2周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VSR患者进行了“SurCOP”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该文章初步研究结果显示,SurCOP术式提高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早期行室间隔修补手术的成功率,极大改善了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关话题/郑州大学 临床 管理 内科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