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

校党委书记魏蒙关,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成吾现场参观
本网讯(通讯员 张倩 任锐 图片 陈曦冉)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本应寒风萧瑟的冬日校园,却是一派火热景象,师生们摩肩接踵,兴趣盎然,好不热闹。看那粒粒饱满的麦穗、硕大金黄的玉米棒、雪白如脂的稻米、圆润红艳的花生,鳞次栉比地精致排布在展台上,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瞬间感受到农民丰收的喜悦。没错,农学院一年一度的弘农文化节又开幕啦!全校师生免费吃大米啦!

活动现场
恰逢中国人视如年节的冬至,刚放学的同学们饥肠辘辘,正赶往食堂。龙子湖校区教学楼西侧广场上,一溜电饭煲排开,晶莹剔透的大米饭、香甜软糯的玉米棒和汤圆已经做好。打开盖,阵阵香气让人馋涎欲滴,食指大动。
“来,尝尝吧,免费的哦!”“哪种好吃?只有品尝了才知道”。这里有农学院玉米创新团队培育的优质爆裂玉米品种做成的甜香苞米花,有水稻创新团队培育的优质稻米“方欣一号”煮成的香喷喷的大米饭,有花生创新团队培育的优质花生“农大黑7572”做成的“五彩”花生米,广大师生满脸笑容,赞不绝口。
刚才的场景就发生在农学院的弘农文化节上。12月21日,农学院在龙子湖校区举办以“师生共享科技成果 担当强农兴农重任”为主题的第六届弘农文化节。校党委书记魏蒙关,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成吾,副校长尚富德出席活动。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党委研工部、教务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农学院班子成员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新品种展示
农学院专家程西永、李浩川、彭廷、张幸果分别围绕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科技创新团队及其研究成果等相关情况作了具体介绍。
活动现场通过专家讲解、展板宣传、实物展示、品尝鉴赏等形式,系统介绍了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科技创新团队勇攀科技高峰、追求卓越的科学家精神,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作物学科培育的新品种、新成果,讲述了科研故事,科普了农业知识。
师生们到龙子湖校区餐厅共享科技成果、共同品鉴美食。在免费提供的美食中,既有水稻和玉米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的优质大米和玉米糁,又有农学院40多名教师用小麦科技创新团队研发的新品强筋小麦“豫农808”面粉亲手所包的饺子,配上美味的菜肴,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直呼美味又营养,对这样的贴心福利表示暖心又感动。
农学院弘农文化节作为弘农文化育人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16年举办首届以来,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紧扣农学专业特色,不断推陈出新,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活动旨在持续增强广大师生学农爱农意识,引导大家勇担强农兴农使命,努力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更大力量,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懈奋斗。
编辑/谢东明 孙慧敏 签审/王建忠 审核/周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