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改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11-01



姓名 赵改名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年2月
民族 汉 籍贯 河南汝南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部门 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职称 教授 职务 院长
办公地址   办公电话 E-mail gmzhao@126.com
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食品工艺学、食品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研究生课程: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肉品科学专题、肉制品加工专题、食品科学进展专题、研究生专业讨论
研究方向 肉品加工及品质控制
教育经历 1981年-1985年,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本科/农学学士;
1998年-2001年,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研究生/农学硕士;
2001年-2004年,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研究生/工学博士;
2005年-2008年,江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双汇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1985年-1994年,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工作,助教、讲师;
1995年-2001年,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作,讲师;
2004年-至今,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工作,副教授、教授

学术社会兼职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高校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创新团队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分会常务理事,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骨干成员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河南省重大科研专项等项目10余项,明细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氨肽酶在干腌火腿成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2010-2012)(**)30万元;(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传统酱卤禽肉制品卤煮过程中的火候机制研究”(2013-2016)(**)75万元;(3)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区域性项目:“调理肉制品品质控制技术研究”(2007-2011)(2007BBAD70B02)170万元;(4)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共性项目子课题:“食品凝胶与风味控技术研究”(2006-2008)(2006BAD05A03)84万元;(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动物源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2012-2015)(2012BAD28B02)235万元;(6) 国家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2009-2013)(-04)165万元;(7) 科技部国家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肉鸡屠宰加工与品质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2012)30万元;(8) 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一等):“金华火腿快速成熟工艺中氨肽酶作用机制研究”(2006 -2008)()5万元;(9) 教育部重点项目:“速冻水饺馅料品质特性及原料标准化技术研究”(2006-2007)(206082)2万元;(10) 河南省重大科研专项:“调理肉制品与面向中亚的肉类加工关键技术研发”(2016-2019)(**0)950万元;(11) 河南省2010年扶持企业自主创新资金项目:“禽肉食品综合保鲜与品质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2010-2012)100万元;(12) 河南省教育厅高校杰出人才创新工程项目“冷却肉滴水损失形成机理及改善措施研究”(2006-2008)(2006KYCX003)20万元。
论文论著 (1)撰写著作3部:
l 酱卤肉制品加工,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22-02465-7(主编)
l 禽产品加工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22-05403-6(主编)
l 肉品加工学,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978-7-109-12749-4(参编)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篇,其中SCI收录6篇:
l White Crystals Found in the Muscle of Jinhua Ham. 5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e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gust 15-20. 2010. Jeju. Korea), P119. Official Record Number:-000074-01
l Proteolysis in biceps femoris during Jinhua ham processing. Meat Science, 2008, 79(1): 39-45.
l Biochemical changes during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Jinhua ham. Meat Science, 2007, 77(1): 114-120.
l Changes of arginyl and leucyl aminopeptidase activities in biceps femoris along Jinhua ham processing. Meat Science, 2006, 74(3):450-458.
l Changes of alanyl aminopeptidase activity and free amino acid contents in biceps femoris during processing of Jinhua ham. Meat Science, 2005, 71(4): 612-619.
l Time-related changes in cathepsin B and L activities during processing of Jinhua ham as a function of pH, salt and temperature. Meat Science, 2005, 70(2): 381-388.
l Studies on time-related changes of dipeptidyl peptidase during processing of Jinhua ham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Meat Science, 2005, 69(1):165-174
l 中性蛋白酶水解鸡骨泥制备短肽工艺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12):309-314.
l 稻米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在产地溯源中的应用[J]. 分析测试学报, 2016, 35(5):514-519.
l 谷氨酸美拉德反应在金华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中的作用[J]. 中国食品学报, 2014, 14(9):110-115.
l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煮制时间对卤制鸡肉风味的影响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10):194-199.
l 性别对猪肉品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4, 35(7):48-52.
l 猪后腿肉中亮氨酰氨肽酶的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6(5):88-92.
l 含硫氨基酸美拉德反应在金华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中的作用[J]. 食品科学, 2013, 34(19):23-26.
l 肉桂块和肉桂粉对卤鸡腿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影响的比较[J]. 食品科学, 2013, 34(14):223-226.
l 肉桂添加量对卤鸡腿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 39(6):34-40.
l 不同保水性鸡肉的品质比较和相关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13, 34(13):45-49.
l 一步法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J]. 食品科学, 2013, 34(12):182-188.
l 鸡骨渣中蛋白质的酶解应用效果研究[J]. 食品科学, 2013, 34(9):185-188.
l 利用质构值对火腿肠进行分级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13, 34(7):28-33.
l 化学计量学在风味物质研究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13, 34(5):313-317.
l 小尾寒羊发酵香肠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现代食品科技, 2012(11):1575-1580.
l 脂肪添加量对熏煮香肠质构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6):203-208.
l 木瓜蛋白酶酶解鸡骨渣的工艺条件优化[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6(3):322-327.
l 金华火腿中小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J]. 食品科学, 2012, 33(9):16-20.
l 利用质构参数聚类分析法评定熏煮火腿质量等级的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24(4):706-710.
l 胡萝卜芹菜汁复合营养灌肠的研制[J]. 肉类研究, 2012(2):27-30.
l 麦仁营养灌肠的研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1, 27(9):1096-1100.
l 油炸条件对鸡胸肉剪切力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27(3):648-651.
l 肉制品的食用品质及其评价[J]. 肉类研究, 2011, 25(5):58-61.
l 油炸条件对鸡胸肉剪切力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2011,27(3):648-651.
l 低脂低钠类肉制品的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36(2):163-167.
l 压缩比对火腿肠制品质构特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2010,31(07):10-13.
l 利用硬度、脆性和黏着性对火腿肠等级的判别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0):2182-2188.
l BHT对调理鸡肝流通过程中抗氧化效果的研究. 食品科学,2010,31(12):244-246.
l 斩拌速度和时间对乳化肠质构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2010,2:8-12.
l 苜蓿营养灌肠的研究. 草业科学,2010,27(8):134-138.
l 复合抑菌剂对猪皮减菌效果的研究. 食品与机械, 2010,26 (5):78-80
l 嫩化型姜汁风味牛肉干的研制. 现代食品科技,2010,26(7):703-705.
l 利用内聚性和咀嚼性对火腿肠等级的判别分析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2010,31(8):95-97.
l 斩拌速度和时间对乳化型香肠质构的影响. 食品科技,2010,35(7):176-181.
l 壳聚糖复合膜对冷却肉保水性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4(3):326-329.
l 肉糜类肉制品质地的感官评定方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15(2):100-105.
l 基于判别分析法的金华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过程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3):260~264.
l 壳聚糖对肌肉保水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9): 78-80.
l 金华火腿肌肉小白点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2009,30(S1):101-104.
l 玉米变性淀粉与蔗糖脂肪酸酯对冷却肉的保水作用研究. 食品科学,2009,30(23):127-130.
l 抗氧化剂对金华火腿抗氧化效果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 (2):66~69.
l 苜蓿粒复合灌肠的研制. 草业科学,2009,26(11):125-129.
l 大豆分离蛋白和变性淀粉对猪肉糜保水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4):48-51.

成果奖励 (1)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冷却肉汁液损失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2010-J-078),2010年。奖励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
(2)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授权国家专利5项: 发明专利《一种优质金华火腿的生产方法》,专利号:ZL 2.8、外观设计专利《托盘》(腌制金华火腿用),专利号:ZL50.0、实用新型专利《组合腌制架》(腌制金华火腿用),专利号:ZL1.5、发明专利:一种用骨渣酶解浓缩液制备鸡精的方法,专利号:CN9.5、发明专利:一种骨渣的酶解方法,专利号:CN0.8。
(3)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5项:冷却肉汁液损失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Y1075),2009年、金华火腿现代化生产技术(**Y1076),2009年、调理肉制品品质控制技术(**Y0162),2011年、肉糜类产品质构评价方法和品质判别技术研究(**J0424),2016年、香辛料对道口烧鸡香味的影响研究(**J0426),2016年。
学术交流经历 2006年6月参加国际食品会议(厦门);2006年12月参加中美食品安全会议(南京);2006年12月参加中英食品安全会议(郑州),作专题报告;2007年8月参加世界肉类科技大会(北京),任分会主席;2007年8月参加世界猪肉大会(南京);2008年8月参加第五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昆明);2009年8月参加2009年(世界肉类科技大会)the 55th ICoMST(丹麦 哥本哈根);2010年7月参加北京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北京);2010年8月参加第56届世界肉类科技大会(the 55th ICoMST)(韩国济洲岛);2011年2月在欧洲意大利、瑞士大学考察交流13天;2012年8月参加第58届世界肉类科技大会(the 58th ICoMST)(加拿大蒙特利尔)。
荣誉称号  


相关话题/河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