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中医药大学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视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成效显著,做到了“四个到位”:第一时间召开全校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及时督查指导,确保组织领导到位;领导带头深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前往大别山干部学院、南阳医圣祠接受党性教育,在南京大学举办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等,印发党史学习教育通知33个,搭建思政课、主题活动、网上党建平台三位一体模式,近33万人次接受教育,发布各类报道3000余篇次,简报60余期,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校党委书记、校长先后为1.3万余名学生上专题党课,其他校领导宣讲的师生受众达2万余人次。依托离退休教师、校外专家、校内宣讲团、团学组织等力量,开展宣讲近300场,受众师生6.5万余人次,确保深学细悟到位;制定“我为师生办实事”工作方案,累计解决问题170余项,确保落地见效到位。切实做到了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广大师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新状态、新风貌、新气象迈步新征程、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我校将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和勤政爱民的廉政文化结合起来建成开放的“治未病”廉政教育园地,数万名校内外干部师生接受廉政教育,光明日报等5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广泛报道,为开展廉政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
2.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让党旗在防汛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2021年,面对“疫涝结合”的双重考验,学校党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团结带领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迅速部署、迅速行动,科学救援、夯实举措,彰显特色,全力防控,统筹抓好抗洪战疫,维护了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在确保其他校区、家属区安全的同时,集全校之力投入东明路校区抗洪救灾,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带领10个工作组,逐项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选派医护人员11500余人次参与一线战疫,完成351万人次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组建涵盖多个专业的医护人员组成紧急医疗队,逆行出征,开展医疗救援。2400多名实习生在全省50多家医院投身疫情防控,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抗疫“长城”。在防汛与抗疫交织的“大考”中,全校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彰显了新时代河中医人的使命和担当。
3.我校中医学学科成功入围河南高校“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

2020年,我校中医学学科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2021年,捷报再次传来,我校中医学学科成功入围河南高校“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目前,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学科特区正在开展第一轮建设期满验收工作。2021年,学校积极开展2024年度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和2022年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共获批学科建设经费3460万元;以建设项目为引领,从10个领域134个申报项目中遴选84个进行资助,为高质量完成学科建设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完成了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申报工作。学校正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4.我校校地结对帮扶新县工作队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我校校地结对帮扶新县工作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成为河南省获得“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全国脱贫攻坚奖”双重荣誉的唯一一所高校。副校长司富春荣获“中国致公党脱贫攻坚优秀组织工作者”表彰。2021年,学校持续推进对新县的“两院一企一校两平台”精准帮扶特色项目,“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在全省高校中连续2年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在固始县皮冲村持续开展定点帮扶,定点扶贫工作考核取得“好”的等次。持续开展“名医专家进基层”、红会送医等大型义诊、健康宣教活动,深入开展产销帮扶,2021年购买帮扶地区农副产品已达327.8万元。
5.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校区揭牌

2021年10月19日,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校区顺利揭牌,标志着由河南中医药大学与洛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合作建设洛阳校区结出了硕果,开启了洛阳校区中医药高等教育和为社会服务的新征程。秋季开学,我校洛阳校区迎来了首批399名新生入校。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利用好“洛阳平乐正骨”的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助推洛阳副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6.我校2021年国自然获批45项,科研水平持续提升

2021年全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167项,其中国家级立项4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3项,立项资助直接费用1480万元,连续四年保持增长;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57项,其中河南省科技进步奖6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1项,授权职务专利136项;获批河南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仲景方药创新药物研发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省部级平台6个,新增河南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22个;动物实验中心全面投入使用,率先在省内高校引入第三方考核机构,对全校纳入有偿使用的科研实验室进行考核,不断提升建设水平。我校再次斩获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我校学生在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选中获国家级立项12项,省级立项49项。
7.书院制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2021年10月21日,河南中医药大学本草书院、尚真书院揭牌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我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进一步探索实践学院书院“双院”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学校制定《立德树人行动计划2021年重点项目》10项任务、《立德树人行动计划2021年一般项目》33项任务,形成了多部门协同、43个具体项目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学校5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等12个专业正在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中药学教研室获批省本科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和二等奖3部。李凯教授团队的《中药炮制学专论》课程获批全国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零的突破。经过五年努力,我校已建设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3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2门,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数量在国内中医药院校和省内高校中居于前茅,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8.高层次人才引进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2021年,学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持续发力,高层次人才建设不断加强,成效显著。学校新增3位二级教授,签约1名优秀****,已确定有签约意向的仲景****28名,引进博士研究生93名,评选出6名中医药特殊技能专家并签约;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39人增列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27人增列为硕士研究生导师,59人增列为第二硕士研究生导师;一附院丁樱教授、徐立然教授,二附院毛德西教授、崔应麟教授荣获“河南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称号;高希言教授和杨怀霞教授在首届河南省教材建设奖评选中获批河南省教材建设先进个人;“中药学教师团队”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我校22位教师在河南省教育系统2021年度教学技能竞赛中参赛教师全部获奖;学校举办第十八届教学大奖赛,发挥了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5期教师教学课堂创新工作坊等,全面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发展。
9.仲景学术传承创新再迈新台阶

2021年,我校突出“仲景”特色,在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方面持续发力,2021年10月23日至24日,由我校举办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仲景传承与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共同体2021年会暨第四届仲景学术论坛”在医圣张仲景故里河南南阳顺利召开;2021年“仲景杯”研究生学术创新活动月圆满落幕,硕果累累!全年邀请近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的“百家论坛”活动,精彩纷呈,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和学校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0.我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21年,我校工会团学工作扎实有力,成效显著。学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这是我校首次获此殊荣,也是全省唯一一所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高校。我校老科协喜获“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先进集体奖”。
一附院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李素云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张婉红荣获“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郑福增、闫东升荣获2020年度省直“身边好人”荣誉称号,崔姗姗荣获“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我校师生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医赛道获得铜奖1项、护理学赛道铜奖1项,在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组织参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原创作品《我们》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二等奖。在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1项,学校荣获“优胜杯”,1件作品入围国赛。第一临床医学院2018级中医儿科学本科班团支部荣获“2020-2021学年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