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邹德堂主持会议
邹德堂对各学院、各团队及教师在学校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指出,学校非常关心和重视基金工作,相关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因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是衡量一所高校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申请和立项数量的稳步增长更是科研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我校国自然申请414项,其中107个团队申报了389项。29位教师实现了青年、面上项目突破,37个团队共获得资助65项,其中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的有25个团队,立项53项。学校将根据相关政策对学院、团队、个人等进行适当激励奖励。他指出,针对我校在国家基金申请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已经从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外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三方面进了有针对性的组织和部署,同时加强部门协同,成立30人的校内辅导专家团进行全程辅导以提高申请书质量。他强调,申报数量依然是整体立项数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各学院务必认真组织动员、深入挖潜,按方案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各团队负责人务必要精细选题指导,严格把关,一对一辅导。各位教师务必要查阅最新文献,尽快找准方向,部分教师更要结合本次网评专家意见尽早修改完善申请书。希望各学院和各团队扶持青年人成长,特别是要为基金项目申请做好后勤服务,加强指导检查,严把质量关,为学校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力争我校2022年实现国家基金立项大丰收。

寇胜利作2021年基金工作总结报告
寇胜利作了题为《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及2022年度申报工作安排》的报告。他从国家基金委2021年总体情况,我校2021年国家基金申请立项情况,国家基金申报面临形势及存在问题,我校2022年国家基金申报工作安排,国家基金申报评审流程解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从申请总量、立项数量、资助率、获资助经费额度、立项类型和分布等因素及我校总体、各学院具体情况等方面详细总结分析了2021年我校国家基金申请立项情况。同时,对2022年国家基金的申请形势进行分析,并通报了我校2022年国家基金申请的工作重点及具体日程安排。

孔保华作国家自然基金撰写报告
孔保华作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撰写经验交流》的辅导报告,她从国家基金撰写心得、申请书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讲解了申请书各部分撰写注意事项及团队指导心得体会。孔保华团队在2021年度获国家基金资助4项,总体资助率达80%。

包军作部署动员讲话
包军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基金能否申报成功,关键要解决“两个有”的问题,一是要有好的研究基础,二是要有丰富的申请书撰写经验。凝练出自身研究特色,找准科学创新问题。要高度重视基金申报工作,要广泛、深入的动员,从学校、学院、团队三个方面形成合力,要做好研究生导师学术水平的提升工作,夯实研究基础。从思想上、行动上积极动起来,通过多种指导、辅导方式,增加申报教师的自信心;要加强研究生导师的能力培养,通过进修、联合培养等方式,拓展科研思维,学院要担负起导师培养的重担;各学院、团队要深入挖潜,积极鼓励教师申报,解决“想”和“做”的问题,同时鼓励申报教师要锻炼撰写、要看文献、要思考、要凝练科学问题。包军希望校内辅导专家团,对辅导的项目要把方向、找毛病、挑不足,做好提升拔高工作,集各方之力,使我校的基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明年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供稿/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