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简介-林旭川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20-03-09









林旭川(1984-)
浙江乐清人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电话:

Email:linxuchuan@iem.ac.cn, linxc03@gmail.com


1. 学习与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03年-2007年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工学学士
2007年-2009年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工学硕士
2009年-2012年  日本京都大学建筑学与建筑工程系 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2年-2013年  日本京都大学  防灾研究所特定研究员(官产学联合)
2013年-2014年  日本东京大学  地震研究所特任研究员(有期教职员)
2014年-2018年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18年至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研究员


2. 研究方向
(1)区域与城市地震灾害仿真与监测:
城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基于监测的区域灾害在线模拟
避难场所规划、大规模并行计算、城市震害模拟器开发
(2)钢结构减震与损伤控制研究:
高强钢减震结构体系开发、结构损伤控制与消能装置研究
(3)结构地震倒塌分析与模型研究:
结构地震倒塌模拟与模型开发、跨尺度建筑地震灾害模拟


3.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正在承担或已结题的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专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专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经费1项、黑龙江省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一等)1项
(2)主持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项、大中城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项目1项、大中城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协作任务3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2项
(3)作为科研骨干参加日本文部科学省都市防灾战略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黑龙江科学基金1项


4. 学术奖励
(1)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第11完成人)
(2)   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
(3)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第10完成人)
(4)   第十一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二等奖(2019)
(5)   Best Paper Award on Engineering Research for Steel Construction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Steel Construction 2018, September 5-7, 2018, Hongkong.
(6)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2017“天河之星”优秀应用奖(2017). 获奖项目“城市百万数量级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三维动态仿真”,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2017年12月1日.
(7)   第2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2016):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第2完成人,通讯作者)
(8)   1篇论文入选2014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2015).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论文和引文数据库为基础,各学科每年度前1%高被引论文具备提名资格。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第2完成人)
(9)   2篇论文入选2013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201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0)《工程力学》5年间(2009-2014)高引用论文(2014):《工程力学》杂志社
(11)2篇论文入选2012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201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2)RC框架柱拟静力试验竞赛优秀奖(2012):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结构抗倒塌专业委员会
(13)RC框架拟静力倒塌试验分析竞赛优秀奖(2012):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结构抗倒塌专业委员会
(14)清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9):清华大学 (导师叶列平教授)
(15)《建筑钢结构进展》2008年优秀研究生论文一等奖(2009):《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
(16)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优秀青年学生论文奖(2007)。


5. 近年研究成果
主要期刊论文 :
(1)   Lin Xuchuan, Wu Kailai, Skalomenos A. Konstantinos, Lu Lei, Zhao Senlin. Development of a buckling-restrained shear damper with demountabl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restrainer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9, 118(2019):221-230.
(2)   Lin Xuchuan, Kato Mikiko, Zhang Lingxin, Nakashima Masayoushi.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n collapse margin of steel high-rise buildings subjected to extremely severe earthquake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8, 17(03):445-457.
(3)   Lin Xuchuan, Okazaki Taichiro, Hayashi Kazuhiro, Nakashima Masayoshi. Bolted built-up columns constructed of high-strength steel under combined flexure and compression.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2017, 143(02):1-10. https://doi.org/10.1061/(ASCE)ST.1943-541X.**
(4)   Lin Xuchuan, Zhang Haoyu, Chen Hongfu, Chen Hao, Lin Junqi. Field investigation on severely damaged aseismic buildings in 2014 Ludian earthquak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5, 14(01):169-176.
(5)   Lin Xuchuan, Okazaki Taichiro, Nakashima Masayoshi. Bolted beam-to-column connections for built-up columns constructed of H-SA700 steel.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4, 101:469-481.
(6)   Lin Xuchuan, Okazaki Taichiro, Chung Yu-Lin, Nakashima Masayoshi.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bolted built-up columns constructed of H-SA700 steel.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3, 82:48-58.
(7)   Yan Jia-Bao, Chen Yian, Lin Xuchua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parametric studies on hysteretic behaviours of high strength steel T-joints with damage-control fuses. Thin-Walled Structures, online 17 December, 2019, 148(2020).
(8)   Bai Yongtao, Lin Xuchuan.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eismic collapse of thin-walled steel moment frames considering post local buckling behavior. Thin-Walled Structures, 94(2015):424-434.
(9)   Pan Peng, Lin Xuchuan, Lam Alexandre; Chen Haowen and Ye Lieping. Monotonic oading tests of ring-beam connections for SRC columns and RC beams.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Apr 2014, 140(4): 1-11.
(10)Xiong Chen, Lu Xinzheng, Lin Xuchuan. Damage assessment of shear wall components for RC frame-shear wall buildings using story curvature as engineering demand parameter.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9, 189(2019):77-88.
(11)Yan Jia-bao, Xie Wenjun, Zhang Lingxin, Lin Xuchuan. Bond behaviour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at the Arctic low temperatur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9, 210(2019):118-131.
(12)Bai Yongtao, Guan Shaoyu, Lin Xuchuan, Mouben. Seismic collapse analysis of high-ris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under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s.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available online on Dec. 6, 2018. https://doi.org/10.1002/tal.1566
(13)Xiong Chen, Lu Xinzheng, Lin Xuchuan, Xu Zhen, Ye Lieping.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and damage assessment for THA-based regional seismic damage prediction of multi-story buildings.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ccepted 26 Feb. 2016. DOI: 10.1080/**.2016.**.
(14)Pan Peng, Lam Alexandre, Lin Xuchuan, Li Yixin, Ye Lieping. Cyclic loading tests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on performance of ring-beam connection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3; 56:682-690. (http://dx.doi.org/10.1016/j.engstruct.2013.05.033).
(15)Bai Yongtao, Wang Jiantao, Liu Yashuang, Lin Xuchuan*. Thin walled CFST Columns for Enhancing Seismic Collapse Performance of high-rise steel moments. Applied Sciences 2017, 7(53):1-13.
(16)Hsiao P, Hayashi K, Nishi R, Lin X and Nakashima M. Investigation of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ular Columns with Ultrahigh-Strength Steel.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Online 11 Aug 2014.
(17)林旭川,吴开来,陈祎安.以大数据视角看地震工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7,37(03):120-126.
(18)林旭川.城市建筑群地震灾害数值仿真与风险控制[J].城市与减灾,2017(03):18-22.
(19)Lin Xuchuan, Lu Xinzheng. Numerical Models to Predict the Collapse Behavior of RC Columns and Frames. The Open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7, 11 (Suppl-3, M5):854-860.
(20)林旭川,施唯,加登美喜子,中岛正爱.高层钢结构三维倒塌仿真模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34(S1):646-651.
(21)林旭川,叶列平.基于构件重要性指标的RC框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33(06):16-21.
(22)林旭川,陆新征,叶列平.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多尺度分析及其建模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10,27(03):469-475+495.
(23)林旭川,潘鹏,叶列平,陆新征,赵世春.汶川地震中典型RC框架结构的震害仿真与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9,42(05):13-20.
(24)林旭川,陆新征,缪志伟,叶列平,郁银泉,申林.基于分层壳单元的RC核心筒结构有限元分析和工程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9,42(03):49-54.
(25)刘界鹏,林旭川,吴开来,杨俊杰,魏巍,王宣鼎.装配式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初探Ⅱ:抗震弹塑性分析[J].建筑结构,2018,48(12):5-8.
(26)牟犇,王玲玲,张春巍,林旭川.考虑楼板影响的外环板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8,35(02):160-168+213.
(27)陆新征,顾栋炼,林旭川,程庆乐,张磊,田源,曾翔.2017.08.08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震中附近地面运动破坏力分析[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7(08):68-73.
(28)胡阳阳,林旭川,吴开来,王涛.带“保险丝”连接板的焊接高强钢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7,34(S1):143-148.
(29)张昊宇,陈洪富,林旭川,陈浩,毛晨曦.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端剪切破坏震害分析及对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48(12):43-50.
(30)张昊宇,王涛,林旭川,曲哲,毛晨曦.尼泊尔8.1级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典型震害及讨论[J].工程力学,2016,33(09):59-68.
(31)陆新征,林旭川,田源,叶列平.汶川、芦山、鲁甸地震极震区地面运动破坏力对比及其思考[J].工程力学,2014,31(10):1-7+20.
(32)陆新征,林旭川,叶列平,李易,唐代远.地震下高层建筑连续倒塌数值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0,27(11):64-70.
(33)冯鹏,初明进,林旭川,侯建群,刘彦生.CTSRC楼板承载力计算及实荷试验[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0(09):1325-1329.
(34)叶列平,林旭川,曲哲,陆新征,潘鹏.基于广义结构刚度的构件重要性评价方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27(01):1-6+20.
(35)叶列平,冯鹏,林旭川,齐玉军.配置FRP的结构构件的安全储备指标及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9,42(09):21-31.
(36)王载,林旭川,王文宇,潘鹏,叶列平,钱稼茹.新型SRC柱-RC梁节点在对称荷载下静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9,39(08):36-39+43.
(37)潘鹏,林旭川,王载,王文宇,叶列平,钱稼茹.钢骨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环梁节点试验[J].建筑结构学报,2008,29(S1):226-230.
(38)陆新征,林旭川,叶列平.多尺度有限元建模方法及其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04):76-80.
(39)叶列平,曲哲,马千里,林旭川,陆新征,潘鹏.从汶川地震框架结构震害谈“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实现[J].建筑结构,2008(11):52-59+67.
(40)冯鹏,林旭川,钱鹏,叶列平.CFRP增强铝合金组合杆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8(01):34-43+62.
(41)叶列平,林旭川,冯鹏.高强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安全储备及经济性分析[J].建筑结构,2006,36(S1):566-569.


国家发明专利 :
(1)林旭川,吴强,牟犇,白涌滔,王宇航,张令心. 一种阻尼力可调型粘滞阻尼箱. 国家发明专利 ZL2016 1 **.1, 2019年02月15日授权.
(2)林旭川,吴强,王宇航,白涌滔,张令心. 一种可轴向变形-限位的冷弯金属剪切阻尼器. 国家发明专利 ZL3.8, 2018年12月11日授权.
(3)林旭川,胡阳阳,李吉超. 一种可更换的梁柱节点地震损伤控制装置. 国家发明专利 ZL6.3, 2018年05月18日授权.
(3)林旭川,胡阳阳,陆新征,李易. 一种高低强度多层钢板组合的自复位耗能墙. 国家发明专利 ZL4.4, 2018年01月02日授权.
(5)林旭川,崔瑶,刘浩,李易. 无焊接冷弯双向铰接柱脚. 国家发明专利 ZL2016 1 **.5, 2018年01月02日授权.








相关话题/论文 地震 城市 结构 工程力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简介-熊立红
    熊立红 电话(办): 电邮:iemxionglh@yeah.net 学习经历 博士后:2005.10-2009.12 北京工业大学 博士学位:2005.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硕士学位:1999.1 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学士学位:1986.6 黑龙江大学 工作经历 1986—今,工程力学所工作 1986年 实习研究员 1993年 晋升助理研究员 1998年 晋升副研究员 2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0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简介-聂桂波
    聂桂波: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电?话:;E-mail:nieguibo2014@gmail.com;nieguibo0323@163.com 教育经历(从本科填起)从(年/月)—(年/月)院校 专业 学位 2014/12-2015/12,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访问学者2008/09-2012/07,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导师:沈世钊,范峰 2006/09-2008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0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简介-戴君武
    戴君武 Email:junwudai@126.com 最 高 学 历 毕业时间 学? 校 专? 业 学 制 学? 位 2002.3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五年 工学博士 现任专业技术 职务 研究员(三级)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相关研究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员,评定单位:中国地震局,评聘时间:2005年12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0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简介-丰彪
    丰彪,副研究员,,fengbiao@iem.ac.cn主要研究方向地震灾害评估、结构震害模拟、CyberGIS、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高性能计算学习经历1993-1997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学士1999-2002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力学专业 硕士2004-201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 博士工作经历1997-现在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0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简介-谢志南
    谢志南,男,1984年生于江西省宁冈县(现并入井冈山市),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震波动数值模拟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9)。教育经历: 1. 2006/09-2011/06,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士,导师:廖振鹏老师2. 2004/09-2006/06,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0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简介-王祥建
    王祥建wangxj@iem.ac.cn简介 (1)学习经历: 1) 1996年9月—2000年7月:本科大学生,烟台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2) 2000年9月—2003年8月:硕士研究生,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3)2003年9月—2011年6月:博士研究生,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4) 2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0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简介-张昊宇
    张昊宇 concretez@163.com 简介(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等) 张昊宇,工学博士,2001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展既有建筑的套建增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工作。 2009年到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任教。2010年进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土木工程博士后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0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简介-刘洁平
    刘洁平,,jieping_liu@126.com学习经历1994年09月-1998年0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09月-2003年08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09月-2009年07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国外培训经历2004年0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0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简介-刘金龙
    刘金龙电话邮箱liuliu_jinlong@163.com 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1998.09-2002.07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2.09-2004.07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4.09-2009.07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09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导师教师简介-孙得璋
    孙得璋,副研究员,博士,,email:sundz@iem.ac.cn简介2001/09-2005/07,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2005/09-2008/06,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生命线工程研究室,硕士,导师:孙柏涛研究员2008/09-2012/06,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生命线工程研究室,博士,导师:George C. Lee教授、孙柏涛研究员2010/07-2011/07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