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先生消瘦明显,腹围却一天比一天大,而且吃不下饭;逐渐发展为呕吐、腹胀、腹痛,而且不再排便、排气。经群力院区消化科、普外科联合会诊,考虑为左半结肠肿瘤伴梗阻,遂决定先行肠道金属支架解除梗阻,待状态恢复能够耐受手术以后再切除病灶。

由于病人比较痛苦且状态比较差,群力院区内镜中心工作人员在消化内科主任史立军教授指导下,仅用不到20分钟就快速将支架置入病灶处。术后当晚,淤积在肠管内的内容物便随着支架的逐步扩张而顺畅地排泄出来,病人随即感觉病痛好了大半。经过肠道支架的治疗,李先生的梗阻症状得以迅速缓解,择期手术创造条件。
史立军介绍,肠道是消化器官中最长的管道,它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全长约7m左右。当腹部由于晚期恶性肿瘤或其他恶性病变导致肠道狭窄或者阻塞时,会引起食物消化吸收及排便困难。全世界每年结直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85万,其中7%~29%的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急性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由于结直肠癌伴梗阻,术前不能行肠道准备,临床处理较困难,术后容易发生吻合口漏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是大肠癌梗阻外科处理的最根本难题。

使用网状支架将肠道撑开前后对比图
史立军指出,国内外众多****开展多种术中近端肠道减压和灌洗方法,但仍有手术时间较长,污染腹腔,肠道电解质丢失扰乱机体内环境等弊病。采用金属支架作为肠腔内支撑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即在肠道狭窄的部位放置一个网状支架将肠道撑开,使狭窄或阻塞部位重新恢复通畅,可作为结直肠癌恶性梗阻的永久或暂时性治疗,并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
肠道支架适用于因腹部晚期恶性肿瘤侵犯、压迫或其他恶性病变导致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狭窄梗阻的病人。肠道支架在大肠癌性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分为暂时过渡性放置和姑息性治疗。其中姑息性治疗适用于局部病灶不能切除的原发或复发性大肠癌,已有广泛转移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以解除梗阻,免去患者长期背肛袋之苦,提高其生活质量。而肠道支架的暂时过渡性放置,可以在术前进行充分肠道减压,缓解梗阻症状,使梗阻性大肠癌患者的肠道局部和全身病理生理状态恢复或接近无梗阻性状态,再选择单纯性大肠癌的Ⅰ期腹腔镜手术方式处理, 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避免二次手术创伤,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作为“三高一精”示范医院。群力院区消化内镜中心与普外科积极开展学科间合作,开展术前肿瘤标记定位、胆道取石、以及大肠癌伴梗阻的支架治疗等高端医疗技术,服务龙江患者,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