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连弘教授首先介绍了当前干细胞领域研究的相关进展及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干细胞是未来再生医学的主角,特别是器官修复领域具有广泛的治疗前景和市场应用价值,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临床试验基地的建立和干细胞研究工作的标准化。金教授倡议各位专家通过参加沙龙活动,增加对干细胞项目的了解,加强基础、临床、生物信息学及各兄弟院校的合作,加快干细胞医学转化工作的步伐。最后,金连弘教授预祝本次沙龙活动圆满成功。
首位报告者是组胚教研室主任、黑龙江省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协会秘书长雷蕾教授,题目为《体细胞核移植与iPS重编程》。雷教授指出体细胞核移植与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是两种重编程过程,目前都存在效率低的问题。其研究团队建立了小鼠体细胞克隆及iPS诱导体系,探讨了重编程过程中核糖体基因活性的变化,并比较了两种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异同。通过研究iPS的体外神经分化,并利用分化神经元进行了抗淀粉样蛋白病变的药物筛选工作。之后,雷蕾教授还对目前iPS应用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报告。
接下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肾内二病房主任李冰教授做了题为《Stem Cell Therapy for Kidney Diseases-Promises and Challenges》学术报告。李冰教授首先从慢性肾脏疾病的流行趋势讲起,为了克服慢性肾病高发病率和治疗效果差等特点,其研究团队从建立进展型肾小球硬化转基因鼠模型着手,阐明骨髓来源的干细胞不但对肾小球肾炎具有治疗作用,对临床难治的急性肾衰也有治疗作用。
第三位报告人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研究员钱诚博士,题目为《骨髓内皮始祖细胞介导的血管生成和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钱诚博士主要的研究领域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微环境,乳腺转化医学及生物材料介导的再生医学。此次报告围绕骨髓内皮始祖细胞介导的血管生成作用展开,并提出其研究结论,即在人类骨髓细胞移植的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有大量C-kit细胞游走到外周血以及实质器官。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哈医大四院肿瘤内科和生物治疗中心主任苑学礼教授,题目为《细胞免疫学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展望》。苑教授从当前热点的细胞免疫和肿瘤免疫进展情况讲起,指出人类免疫细胞Regulatory cells与Memory T cell比例,与肿瘤免疫反应有关。之后,苑学礼教授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当前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和流程。
四位报告人的精彩报告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并引发热烈讨论,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对干细胞领域的前景充满希望并抱有极大的研究热情。

图片左上雷蕾教授、左中李冰教授、左下刘树林教授、
右上金连弘教授、右中钱诚教授、右下苑学礼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