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破解动脉血管再狭窄难题 声动力疗法未来可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06

如何平衡冠状动脉再通与再狭窄、血栓与出血之间的矛盾,始终是困扰临床实践的重大难题。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田野教授团队完成的一项原创性课题,成功揭示了声动力疗法抑制受损动脉内膜增生的机理,为今后防范和减少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提供了实验证据支持及分子生物学依据。相关学术论文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田野为文章通讯作者,姚剑挺、赵雪竹博士及谭凡成硕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专家介绍,介入手段是目前心血管内科对狭窄或闭塞动脉再通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主要技术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经皮球囊扩张术易出现动脉急性弹性回缩,术后再狭窄率高达 32%-50%;金属裸支架能有效防止动脉弹性回缩、抑制血管负性重塑,并能显著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但在使用6个月内,其支架内再狭窄的概率仍然居高不下。当前,在金属裸支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涂覆抗增殖药物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由于抑制和降低了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受损平滑肌细胞的增值,以及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此支架在置入后,晚期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术后需常规采用更长时间的双联抗血小板疗法(即阿司匹林合用P2Y12抑制剂),而后者的长期干预,又会显著增加出血倾向,对患者造成新的致命性打击。
田野团队经过深入探讨和分析,认为冲破这些“瓶颈”的关键所在,应该在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早期直接抑制介入治疗损伤带来的动脉炎症,通过直接遏制炎症,以间接阻止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不干扰内皮细胞的增殖并覆盖于支架表面。为此,田野和他的团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动物模型研究发现:首先,在兔子高脂喂养一个月后进行股动脉球囊内膜拉伤,72小时后给予声动力疗法干预,7天后兔受损动脉炎症水平显著降低,其中的巨噬细胞明显凋亡;二是在干预后28天,兔受损动脉新生平滑肌增殖受到抑制,动脉血流灌注增加,新生内膜内巨噬细胞及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含量显著降低,其中促进不稳定的胶原成分减少,而有益稳定的弹性纤维成分相对增多,说明声动力疗法能够直接抑制巨噬细胞等引起的炎症,间接阻遏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
田野团队观察到,声动力疗法没有阻碍损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并覆盖于支架表面。细胞体外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第一,声动力疗法经过促进活性氧产生,激动PPARγ-NF-κB(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核因子κB)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并促进其发生凋亡;第二,声动力疗法对平滑肌细胞并无直接作用,然而利用声动力疗法处理过的巨噬细胞,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第三,声动力疗法对内皮细胞无影响。
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田野团队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率先在国际心血管领域开展了声动力疗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证实此技术方法一方面因促进脂质流出而缩减斑块,另一方面因减轻炎症而稳定斑块。在这些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田野团队在从根源解除动脉再狭窄的问题上,又锻造了一把“金钥匙”,为声动力疗法增添了新的内涵。专家建议:未来心血管内科医生在对狭窄或闭塞动脉病人治疗时,可在金属裸支架置入后,早期给予声动力疗法辅助干预,以减轻支架过程所引发的动脉壁损伤,降低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避免由于药物洗脱支架术后,长期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带来的严重血栓和出血风险。
专家评价指出,声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无创安全、迅速便捷、靶向性强及可重复的新技术,在当今介入治疗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广泛使用的时代,为合理解决动脉再通与再狭窄、血栓与出血之间的平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关话题/动力 细胞 药物 金属 心血管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哈医大一院李为民团队发现心衰治疗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房颤也有效
    作为新一代抗心力衰竭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减轻心衰患者的心脏重构,经过FDA认证于2015年在全球上市,目前已被国内外各大《心衰指南》推荐为心衰的临床用药。在一项最新的动物实验中,哈医大一院心内科李为民教授及团队成员李璐依霏博士首次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另一个新用途——对房颤心房电重构及结构重构有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6
  • 雷蕾课题组干细胞研究取得新进展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Cs)技术是2006年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在体细胞中强制表达未分化细胞特异的转录因子,获得由体细胞直接重编程的多潜能干细胞,其生物学特征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由于体细胞可以来源于特定病人,将完全避免免疫排斥反应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6
  • 我校科研团队提出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新技术
    近日,我校交通学院陈萌副教授课题组在传热学知名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中科院和JCR分区工程技术类双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Experimentalstudyonheatingperformanceofpureelectr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我校科研团队揭示调控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造血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造血干细胞是如何工作的?日前,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科教授金丽华的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细胞自噬调节薄层细胞分化的理论,为细胞自噬与细胞免疫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揭示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造血干细胞通过调节自我更新和分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我校科研团队揭示调控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科金丽华教授研究组在生物学知名学术期刊Elife(生物学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目为“Rab5andRab11maintainhematopoietichomeostasisbyrestrictingmultiplesignalingpathwaysinDrosoph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机械动力工程学院师生喜获“2020好设计”创意奖
    12月29日上午,由中国工程院指导,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浙江大学、建德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0好设计颁奖大会暨中国创新设计大会”在浙江建德顺利召开。喜讯传来,我校机械动力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教师沈瞳、金信琴与2018级研究生房浩南共同完成的作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打造学生开启“动力大门”的钥匙
    个人简介:郑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校模范教师标兵,曾获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奖、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ASME/IGTI国际燃气轮机学会杰出贡献奖等。“大学的使命是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动力学院郑群老师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我校金属橡胶技术助力天问一号发射成功
    哈工大报讯(综合/文)日前,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姜洪源教授研究团队收到来自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感谢信,对该团队助力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此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进一步夯实了长征五号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姜洪源教授团队基于金属 ...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4
  • 北京基因组所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揭示胰腺癌肿瘤-微环境高度异质性细胞特征
    胰腺导管腺癌(PDAC)被称为“癌中之王”,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居高不下,五年生存率仅为8.5%,具有很强的肿瘤异质性。为解决生命与健康领域重大医学科学前沿问题,2018年,中科院—北京协和医院健康科学研究中心成立。由赵玉沛院士、周琪院士担任科学顾问,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运桂团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