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4-10

 

化工与化学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

一、   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监督小组名单及监督电话

化工与化学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玉东

成  员:杜春雨 吴晓宏 孙克宁 安茂忠 韩晓军 卢卫红 陈刚 杨玉林 孙建敏 李欣

化工与化学学院复试工作监督小组

组  长:岳会敏

成  员:张旭  孟令辉  王殿龙 姜兆华 刘丽  赵九蓬 张乃庆 甘阳 崔艳华

监督电话:86413707  86403809

二、   化工与化学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复试分数线及名额分配

1.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国家最新计划情况,名额略有增加)

校区

招生总数

推免生

统考招生人数

化工与化学学院(本部)

226

50

17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15

2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10

1

9

南方科技大学

29

11

18

合计

280

64

216

统考拟录取216人,参加此次复试的考生人数为266人(复试名单见附件),第一批录取后的不足生源将进行调剂录取。

2.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学  科

四科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320

50

75

80

085216 化学工程(工程硕士)

320

50

75

80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

320

50

75

80

070300 化学

310

50

75

75

 

3.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不包括推免生)

单位名称

2018年统考拟录取人数

化学

(学术型)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术型)

化学工程

(工程硕士)

合计

电化学工程系

0

5

0

14

19

化学工艺系

0

7

0

9

16

能源化工系

0

4

0

8

12

生物化工系

0

2

0

4

6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7

7

0

11

25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0

0

7

12

19

应用化学系

18

0

0

0

18

材料化学系

15

0

0

0

15

分析测试实验中心

5

0

0

0

5

化学系

21

0

0

0

21

基础交叉学院

6

9

0

5

20

威海校区

0

0

0

9

9

深圳校区

13

0

0

0

13

南方科技大学

15

0

0

3

18

合计

100

34

7

75

216

 

三、化工与化学学院2018年录取和奖学金评定原则及办法按学校规定执行。

 

四、化工与化学学院参加2018年硕士复试的考生名单见附件。

 

五、化工与化学学院硕士生复试日程安排

时间

内  容

地  点

联系人

3月2日17:00前

1. 报考校本部的复试考生将姓名、笔试科目名称、手机号、二级单位名称(见备注)发送到邮箱:hgxy@hit.edu.cn

2. 报考威海校区、深圳校区、南科大的复试考生将姓名、笔试科目名称、手机号分别发送到相应邮箱:

sun77ss@163.com(威海校区)

234641@qq.com(深圳校区)

Linxy@sustc.edu.cn(南科大)

——

王艳芳

0451-86403607

3月9日上午8:30

报到、开会

(全体复试考生必须参加)

哈工大一校区格物楼201室(化学楼旁边)

  王艳芳

0451-86403607

3月9日下午

资格审查

具体时间、地点9日上午开会时通知

各单位负责老师

3月10日上午

8:30-11:30

全校统一笔试

9日开会通知

王艳芳

0451-86403607

3月10日下午

评卷

 

 

3月11日上午

复试面试

具体时间、地点9日开会通知

王艳芳

0451-86403607

备注:1. 报考本部工学学生报二级单位名称,包括:电化学工程系、能源化工系、化学工艺系、生物化工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基础交叉学院(工学);报考本部理学学生报二级单位名称,包括:应用化学系、材料化学系、化学系、分析测试实验中心、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理学)、基础交叉学院(理学)。请参考附件2018年化工与化学学院研究生导师一览表选择二级单位,考生复试以系为单位进行。

2. 考生复试笔试科目包括:①电化学 ②化学基础 ③高分子综合 ④食品综合,请根据化工与化学学院2018年硕士复试指导选择1科考试。

3. 各位同学发邮件后不用着急打电话确认,email中一定留手机号,有问题我们会联系你,请保持手机畅通。复试考务工作紧迫,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发送邮件。

六、复试资格审查

复试前必须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审查条件以我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规定为准,应提交如下材料:

(1)非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本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2)应届本科生需提交: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学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其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将在入学时提交审查)

办理办法考生可登陆学信网(http://www.chsi.com.cn)查看。如考生提供虚假材料,任何时候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七、面试内容

面试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以及外语水平。面试内容包含以下基本方面: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2)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外语听说能力;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5)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6)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7)身心健康情况、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艳芳老师

联系电话:0451-86403607

邮箱:hgxy@hit.edu.cn

地址:哈工大一校区化学楼C区823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

                                  2018年3月1日

附件1

2018年研究生导师一览表

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 (工学)

序号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二级

单位

1

安茂忠

教授(博导)

电化学表面改性

2

尹鸽平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

3

高云智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化学传感器

4

王殿龙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池材料

5

戴长松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池材料制备与回收再利用

6

熊岳平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

7

潘钦敏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化学表面改性

8

杜春雨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池材料

9

袁国辉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及材料、电化学表面改性、新型碳/石墨材料

10

王振波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纳米电极材料

11

杨培霞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

12

王家钧

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电催化、同步辐射

13

左朋建

教授(博导)

新能源材料、化学电源

14

霍  华

副教授(博导)

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固态核磁

15

赵  力

副教授

化学电源

16

程新群

副教授

化学电源

17

张锦秋

副教授

电化学表面改性

18

王博

副教授

化学电源、功能碳材料

19

马玉林

高级工程师

化学电源

20

黎德育

讲师

电化学表面改性

1

姜兆华

教授(博导)

功能陶瓷、界面电化学

 

2

赵九蓬

教授(博导)

纳微球自组装、纳米有序结构材料及光子晶体

3

徐用军

教授(博导)

高聚物改性、纳米材料

4

宋  英

教授(博导)

功能陶瓷材料

5

王志江

副教授(博导)

纳米功能材料

6

姚忠平

副教授

功能陶瓷材料

7

吴松全

副教授

功能材料

8

孙  秋

副教授

铁电材料、铁电性能及热电转换性能研究

9

张  科

副教授

纳米传感材料及其光学性能

10

徐洪波

讲师

纳米结构构筑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11

李  娜

讲师

纳米材料功能化研究

1

杨春晖

教授(博导)

人工晶体材料

2

甘  阳

教授(博导)

表面物理化学、催化剂表征、纳米材料

3

陈冠英

教授(博导)

近红外太阳能电池、纳米荧光材料、晶体光学、等离子体基元、生物医学光子学

4

于永生

研究员(博导)

多功能纳米材料

5

赵丽丽

教授

人工晶体材料制备与计算机数值模拟

6

孙印勇

副教授(博导)

多相催化、多孔材料

7

杨  敏

副教授(博导)

光催化、纳米光电功能材料

8

宋梁成

副教授

工业结晶及粒子过程、人工晶体生长

9

于艳玲

副教授

纤维素生物质资源化能源化、微藻固碳脱硝

10

郝树伟

副教授

红外太阳能电池、荧光晶体材料

11

李春香

高级工程师

痕量污染物的监测与去除、洁净能源开发

12

朱崇强

讲师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生长、结构及性能

1

韩晓军

教授(博导)

生物功能化界面、生物分析化学、生物纳米材料

2

陈大发

研究员(博导)

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

3

杨微微

副教授(博导)

电分析化学、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4

胡博文

副教授

功能配位化学

5

穆  韡

讲师

功能性计算化

1

黄玉东

教授(博导)

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与界面

2

孟令辉

教授(博导)

超临界流体分解

3

于  淼

教授(博导)

多相催化、表面自组装、扫描探针显微镜

4

刘宇艳

教授(博导)

高分子复合材料

5

刘  丽

教授(博导)

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

6

白永平

教授(博导)

树脂合成、功能高分子

7

邵  路

教授(博导)

膜分离技术

8

张春华

教授(博导)

复合材料、高性能树脂

9

黄  鑫

教授(博导)

高分子仿生材料

10

姜再兴

教授(博导)

高分子复合材料

11

姜  波

教授(博导)

高分子改性与表征

12

贺金梅

副教授(博导)

高分子复合材料

13

胡  桢

副教授(博导)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14

姚同杰

副教授(博导)

导电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5

杨  蕾

教授

金属有机与不对称催化、环境有机化学

16

徐慧芳

副教授

高分子合成改性

17

龙  军

副教授

高分子复合材料

18

黎  俊

副教授

高分子复合材料

19

孟祥丽

副教授

膜技术

20

刘小曼

副教授

高分子组织再生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21

宋元军

高级工程师

高性能有机纤维

22

赵峰

讲师

高分子复合材料表界面

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食品方向)(工学)

1

卢卫红

教授(博导)

极端环境营养与天然产物结构功能及产品、空间生物学效应

2

马  莺

教授(博导)

食品化学、农产品加工、植物蛋白和淀粉改性技术

3

王振宇

教授(博导)

特种生物合成分离与装备

4

崔艳华

教授(博导)

益生菌代谢调控及其活性产物研究、分子微生物学、基因工程与食品生物技术

5

杨  鑫

教授(博导)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

6

单毓娟

教授(博导)

植物化学生物活性及分子机理、乳酸菌活性成分提取、结构分析及功能研究

7

杨  林

教授(博导)

食品蛋白质与人体健康、食品安全与环境毒理评价功能性食品

8

程大友

研究员(博导)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甜菜功能成分挖掘与利用

9

韩  雪

副教授(博导)

乳品科学与技术、传统发酵食品产业化

10

崔  杰

副教授

食品生物技术、植物抗逆分子机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与检测

11

王  路

副教授

化学生物学

12

张英春

副教授

乳酸菌功能性及其活性产物研究

13

王荣春

副教授

亚临界水提取技术、植物胰蛋白酶抑制剂研究

14

赵海田

副教授

天然产物化学,极端环境营养

15

徐伟丽

副教授

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豆类食品加工

16

张  华

副教授

天然产物与极端环境营养

17

宋  微

讲  师

功能食品、人类膳食与健康

18

井  晶

讲  师

极端环境营养学、天然高分子

19

何胜华

讲  师

乳品化学、蛋白质科学与技术

20

程翠林

讲  师

极端环境营养与天然产物开发

化学(理学)

1

杨玉林

教授(博导)

高能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

郝素娥

教授(博导)

稀土改性导电陶瓷功能材料、新型导电胶与导电涂料

3

唐冬雁

教授(博导)

微纳米纤维和薄膜、有机/无机复合LB膜

4

范瑞请

教授(博导)

有机发光材料亚胺类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

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5

方习奎

教授(博导)

分子和纳米磁性材料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学性质研究

6

韩喜江

教授(博导)

电磁功能材料

7

徐  平

教授(博导)

光电催化

8

杜耘辰

教授(博导)

电磁功能材料

9

林凯峰

教授(博导)

多孔功能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多相催化、光催化

10

李文旭

教授

生物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1

刘志刚

副教授

表面改性及功能材料

12

张立珠

副教授

纳米污染颗粒在水中迁移转化、纳米颗粒净水作用、纳米颗粒对饮用水水质安全影响与控制

13

那  永

副教授

太阳能转换、人工光合作用、光催化

14

叶腾凌

副教授

有机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5

孔德艳

讲师

无机发光材料、多功能无机复合材料、无机高分子杂化材料

16

肖鑫礼

讲师

导电高分子的结构及晶体、性能研究;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17

夏德斌

讲师

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太阳能电池等器件上的应用

1

陈  刚

教授(博导)

太阳能光催化材料、先进电池电极材料、稀土功能材料

2

吴晓宏

教授(博导)

表面工程与防护技术、含能材料与界面催化、空间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

3

王  锐

教授(博导)

人工晶体材料、固体发光材料、铁电薄膜

4

徐衍岭

教授(博导)

人工晶体材料、固体发光材料

5

周玉祥

副教授

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航天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

6

吴金珠

副教授

药物创新制剂的研发、生物医学材料的表面改性和修饰

7

张兴文

副教授

功能性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航天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

8

王  群

副教授

低维纳米热电材料合成、一维纳米材料形变过程的电镜原位研究

9

王  宇

副教授

光催化材料、MOF材料

10

孙净雪

副教授

光催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及控制合成、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解析及理论计算

11

裴  健

高级工程师

先进电池电极材料、纳米材料

12

卢松涛

副教授

锂硫电池、金属表面防护

13

李  杨

副教授

半导体纳米器件制备、光电性能研究与特性模拟、碳纳米材料及其界面催化特性

1

李  欣

教授(博导)

太阳能电池及超级电容器,水环境及生物医学领域超灵敏检测技术,计算化学应用

分析

测试

实验

中心

 

2

李宣东

高级工程师

纳米光催化材料,磁性材料的制备,改性以及性能

3

王进福

高级工程师

金属表面电化学处理

4

周育红

高级工程师

电催化

5

张  彬

高级工程师

电催化

1

孙建敏

教授(博导)

纳米功能材料合成与绿色催化化学

 

2

盛  利

教授(博导)

绿色催化反应机理、稀有气体化合物分子设计及理论表征

3

王  炎

教授(博导)

能源材料、纳米材料与分析化学应用

4

许宪祝

教授(博导)

无机功能材料、多孔杂化材料、纳米功能材料、水处理功能材料

5

杨  丽

教授(博导)

生物界面材料表面改性、太阳能染料的分子设计、多尺度动力学模拟

6

张家旭

教授(博导)

有机和生物化学中气相及液相反应动力学、航天器防护涂层材料的开发与设计

7

刘  杨

副教授(博导)

材料模拟和电池催化机理

8

周  欣

副教授(博导)

低维纳米材料性质理论研究

9

崔  放

副教授

超分子组装及高分子复合材料

10

崔铁钰

副教授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11

李德凤

副教授

粘土基新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2

南广军

副教授

有机及与无机杂化光电材料模拟

13

姚  远

副教授

分子模拟在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14

张  潇

副教授

多金属含氧酸盐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的研究、新型MOF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的研究、高核贵金属簇的合成与性质的研究

15

赵立彦

副教授

水体污染物的分析及处理

16

姜艳秋

副教授

无机纳米功能材料

17

高国林

讲师

金属有机、有机光化学

18

张  莉

讲师

电化学传感器

19

来  华

讲师

纳米功能材料

20

杨  玲

讲师

酶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分子光谱及光化学过程的理论计算与模拟

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工学)

1

孙克宁

研究员(博导)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空间化学电源

2

李中华

研究员(博导)

能源与环境纳米材料

3

张乃庆

教授(博导)

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

4

朱晓东

副教授(博导)

化学电源、纳米电极材料

5

赵光宇

副教授(博导)

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

6

成中军

副研究员(博导)

纳米界面材料、智能电极材料

7

周晓亮

副教授

固体氧化物物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

8

乐士儒

副教授

燃料电池

9

毛雅春

副教授

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

10

范立双

讲师

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

化学(理学)

1

贺  强

教授(博导)

胶体与界面、纳米生物学、微纳米机器

2

胡平安

教授(博导)

光电功能材料、光电功能器件

3

果崇申

副教授

纳米生物技术,纳米催化,功能纳米材料开发

4

邱云峰

副教授

石墨烯复合功能材料及先进能源器件

5

林显坤

副教授

纳米复合水凝胶防污材料、仿生微纳米马达

6

Johannes Frueh

副教授

微马达基超分辨成像,防污材料

7

吴志光

副教授

生物医学微纳米机器人

               

 

 

相关话题/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