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群涛,男,汉族,河南商丘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哈工大科研创新基金等。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21篇。
联系方式
E-mail:anquntao@163.com
通信地址:哈工大350信箱制造楼616室
邮 编:150001
工作经历
2009.11~2011.6哈尔滨工业大学首批CSC预留师资
2009.10~2010.10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公派留学
2011.7 ~2014.12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 讲师
2011.11 ~2015.10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流动站 博士后
2014.5 ~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 硕士生导师
2014.12 ~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 副教授
教育经历
2000.9~2004.7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士学位2004.9~2006.7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机与电器专业 硕士学位2006.9~201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机与电器专业 博士学位
主要任职
IEEE Member;
Member of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Member of IEEE Power Electronics Society;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
Session Chair of IPEMC2012;
Reviewer of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Reviewer of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Reviewer of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Reviewer of IET Power Electronics;
Reviewer of IPEMC2012;
Reviewer of ICMES2014;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审稿人;
《电工技术学报》审稿人;
《现代电力》审稿人。
-----------------------------------------------------------------
基本信息
安群涛,男,汉族,河南商丘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哈工大科研创新基金等。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21篇。
联系方式
E-mail:anquntao@163.com
通信地址:哈工大350信箱制造楼616室
邮 编:150001
工作经历
2009.11~2011.6哈尔滨工业大学首批CSC预留师资
2009.10~2010.10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公派留学
2011.7 ~2014.12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 讲师
2011.11 ~2015.10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流动站 博士后
2014.5 ~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 硕士生导师
2014.12 ~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 副教授
教育经历
2000.9~2004.7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士学位2004.9~2006.7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机与电器专业 硕士学位2006.9~201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机与电器专业 博士学位
主要任职
IEEE Member;
Member of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Member of IEEE Power Electronics Society;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
Session Chair of IPEMC2012;
Reviewer of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Reviewer of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Reviewer of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Reviewer of IET Power Electronics;
Reviewer of IPEMC2012;
Reviewer of ICMES2014;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审稿人;
《电工技术学报》审稿人;
《现代电力》审稿人。
-----------------------------------------------------------------
研究领域
电机驱动与控制
开放式绕组电机驱动
多相电机驱动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直流变换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可靠运行
专利
一种具有初始自励磁能力的无刷谐波励磁同步发电机**9.7发明2014年4月
一种具有初始自启动能力的无刷谐波励磁电动机**5.9发明2014年4月
一种基于电流量的逆变器功率管开路故障在线诊断方法**7.4发明2013年12月
一种宽范围交流电压输入的Buck结构稳压电源**8.7发明2014年1月
一种无刷谐波励磁同步电机**5.6发明2014年4月
双向三重DC-DC变换器的电流闭环复合调节系统**3.2发明2014年1月
四开关三相逆变器供电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方法**8.1发明2010年1月
四开关三相逆变器的正弦波脉宽调制方法**2.4发明2010年1月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电机调速系统节能控制器及控制方法**6.7发明2013年12月
大功率感应电机的变频起动和无功补偿一体化控制装置**7.X发明2013年8月
无刷直流电机的磁链自控式直接转矩控制方法**5.3发明2010年3月
-----------------------------------------------------------------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
1. 《微特电机及其控制》
微特电机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它可以作为控制元件、驱动元件等应用于各种系统中。对于电气工程系的学生而言,掌握各种微特电机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控制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本课程面向电机及电器专业的本科生,讲授微特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电机控制技术的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1)微特电机的基本用途和分类,微特电机的主要特点及控制方法;(2) 交、直流测速发电机、旋转变压器与自整角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输出特性;(3) 交、直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与控制,包括方波原理和正弦波原理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驱动与控制;(4) 步进电动机与开关磁阻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驱动与控制;(5) 感应电动机和同步电机系统的驱动与控制;(6) 介绍电机驱动控制的最新方法,包括电机系统的数字控制技术以及电机系统的数字集成设计方法等。
2. 《现代电机节能调速技术》
创新研修课程《现代电机节能调速技术》涉及现代电机控制技术。课程不断将电机控制领域的最新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世界前沿技术,借助于演示与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增加对电机控制系统构成、工作原理、控制架构及各部分工作波形等的直观认识和理解。课程内容涉及:感应电机VVVF变频调速控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四象限运行控制、能量回馈并网运行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位置伺服控制;感应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的力矩、转速等闭环运行控制。
研究生课程
《电机系统四象限运行与高压驱动》
电机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早期的电机本体发展到驱动、控制组合而成的系统,运行特性和节能指标不断提高,电机系统的容量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系统驱动与控制的方法和手段都有新的突破。本课程着眼于电机驱动控制领域的新技术的讲授,内容侧重于电机系统的节能调速控制与分布式发电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主要从电机驱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电机系统的电能变换新技术,电机节能控制策略,基于高性能数字控制芯片的全数字化系统设计等方面展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现代电机驱动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电机系统节能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四象限电能变换技术的工作过程以及关键技术等;同时,介绍相关的高压变频的原理与关键技术。
招生信息
欢迎对电机驱动、电能变换技术、新能源发电及储能技术等感兴趣的同学加入!
-----------------------------------------------------------------
论文期刊
2016年:
[1] Quntao An, Jin Liu, Zhuang Peng, Li Sun, and Lizhi Sun. Dual-Space Vector Control of Open-End Wind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Fed by Dual Inverter[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已录用)
[2] 安群涛,姚飞,孙立志,孙力. 双逆变器SVPWM调制策略及零序电压抑制方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已录用)
[3] 田兵; 安群涛; 孙东阳; 孙力; 赵克. 基于磁饱和效应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初始位置检测方法.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31(1): 155-164. (EI检索)
2015年:
[1] 安群涛,孙力,孙立志 . 新型开放式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22): 5891-5898. (EI检索)
[2] Fei Yao, Quntao An, Xiaolong Gao, Lizhi Sun, and Thomas A. Lipo. Principle of 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 Synchronous Machine Employing a New Harmonic Excitation Scheme[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15, 51(5): 3890-3898. (SCI检索)
[3] Qun-Tao An, Li Sun, Li-Zhi Sun. Current Residual Vector Based Open-Switch Fault Diagnosis of Inverters in PMSM Drive Syste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5, 30(5): 2814-2827. (SCI检索,影响因子6.008)
[4] Q.T. An, G.L. Wang, L. Sun. Fault-tolerant two-phase direct current control of open-end winding BLDC motor fed by a dual inverter[C]. AMEE2015, 2015: 624-630.
2014年及以前:
[1] Q.T. An, M.H. Duan, L. Sun, G.L. Wang. SVPWM strategy of post-fault reconfigured dual inverter in open-end winding motor drive systems[J]. Electronics Letters, 2014, 50(17): 1238-1239. (SCI检索)
[2] Quntao An, Xiaolong Gao, Fei Yao, Lizhi Sun, Thomas A. Lipo.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Novel Harmonic Current Excited Brushless Synchronous Machines Based on Open Winding Pattern[C]. ECCE2014, Pittsburgh, PA, USA, 2014: 1754-1761. (EI检索)
[3] Quntao An, Guanglin Wang, Minghang Duan, Li Sun. Analysis and suppression of common-mode voltage in open-end winding induction motor drive system fed by dual inverter[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4, 986-987: 1048-1053. (EI检索)
[4] Quntao An, Li Sun, Minghang Duan, Ruibo Liu. An Energy-Saving Scheme of Motor Drive Systems Based on Ultracapacitors[C].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4, 986-987: 1043-1047. (EI检索)
[5] Q. T. An, L. Sun, L. Z. Sun. Hardware-circuit-based diagnosis method for open-switch faults in inverters[J]. Electronics Letters, 2013, 49(17), 1089-1091. (SCI检索)
[6] Quntao An, Guanglin Wang, Li Sun. A fault-tolerant operation method of PMSM fed by cascaded two-level inverters[C]. IPEMC2012, 2012: 1310-1313. (EI检索)
[7] Qun-Tao An, Li-Zhi Sun, Ke Zhao, Li Sun. Switching function model-based fast-diagnostic method of open-switch faults in inverters without senso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1, 26(1): 119-126. (SCI检索,影响因子4.650)
[8] 安群涛,孙力,孙立志,赵克. 三相逆变器开关管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 电工技术学报,2011,26(4):135-144. (EI检索)
[9] Q. T. An, L. Sun, K. Zhao, T. M. Jahns. Scalar PWM algorithms for four-switch three-phase inverters[J]. Electronics Letters, 2010, 46(13), 900-902. (SCI检索)
[10]Q. T. An, L. Z. Sun, L. Sun, T. M. Jahns. Low-cost diagnostic method for open-switch faults in inverters[J]. Electronics Letters, 2010, 46(14), 1021-1022. (SCI检索)
[11]Qun-Tao An, Li Sun, Ke Zhao, Li-Zhi Sun. Novel remedial control strategies for fault-tolerant PWM invert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and Mechanics, 2010, 33(3-4), 1635-1642. (SCI检索)
[12]Qun-Tao An, Li Sun, Xing-Tao Sun, Ke Zhao. Control strategies for an improved single power hybrid asymmetrical multilevel convert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and Mechanics, 2010, 33(3-4), 1477-1485. (SCI检索)
[13]安群涛,孙立志,刘超,孙力.无刷直流电机的磁链自控直接转矩控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0(12): 86-92. (EI检索)
[14]安群涛,孙醒涛,赵克,孙力.容错三相四开关逆变器控制策略[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0(3): 14-20. (EI检索)
[15]安群涛,孙力,赵克,刘超,于丽娜. 基于开关函数模型的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30(6): 1-6. (EI检索)
[16]安群涛,姜保军,孙力,赵克.感应电机传导干扰频段∏型共模等效模型[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9(36): 73-79.(EI检索)
[17]安群涛,孙力,赵克.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参数的自适应在线辨识方法[J]. 电工技术学报,2008,23(6):31-36. (EI检索)
[18]Quntao An, Li Sun. On-Lin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for Vector Controlled PMSM Drives Using Adaptive Algorithm[C]. IEEE VPPC’08, Harbin, 2008: 1-6. (EI检索)
[19]安群涛,孙力,李波.永磁同步电动机转速的变参数EKF估算方法[J]. 电机与控制学报,2007,11(6):559-563. (EI检索)
[20]安群涛,孙力,李波. 潜艇侧推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33(4):77-80. (EI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