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山教授
电 话:**
E-mail:cws@hit.edu.cn
邮 编:150001
基本信息
男,1965年10月生人,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本科生主干课一门,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一门。撰写超声电机专著一部;编写教材一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50项,已获授权31项;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作为机械系统负责人研制了多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飞行器半实物仿真与测试装备。
工作经历
1991-199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精密仪器系讲师
1994-199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5-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
1999-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1999-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82-198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机械与仪器制造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机械与仪器制造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编委《电子机械工程》期刊编委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分会理事
我的新闻
-----------------------------------------------------------------
联系方式
陈维山教授
电 话:**
E-mail:cws@hit.edu.cn
邮 编:150001
基本信息
男,1965年10月生人,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本科生主干课一门,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一门。撰写超声电机专著一部;编写教材一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50项,已获授权31项;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作为机械系统负责人研制了多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飞行器半实物仿真与测试装备。
工作经历
1991-199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精密仪器系讲师
1994-199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5-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
1999-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1999-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82-198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机械与仪器制造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机械与仪器制造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编委《电子机械工程》期刊编委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分会理事
我的新闻
-----------------------------------------------------------------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 压电与超声波驱动技术2. 超声波减摩与摩擦补偿技术3. 智能机构与仿生机器人4. 运动模拟器结构优化技术
科研项目
仿鱼鳍水下推进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998年1月~2000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基于超声波微驱动的智能低速平滑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2年1月~2004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由单一压电/金属复合弹性体实现多点独立可控驱动的超声致动机构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9年1月~2011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面向CMG框架驱动能力的超声致动器理论与实验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年1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奖项成果
同轴套装五自由度运动仿真系统2009陈维山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大过载精密离心机2008陈维山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电动仿真测试转台系统技术2001陈维山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纵弯复合模态压电金属复合梁式超声电机2011陈维山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纵弯模态压电金属复合梁式超声电机2011陈维山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高性能飞行运动仿真装备关键技术2009陈维山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论著成果
撰写超声电机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50项(已取得授权31项);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一、代表性论著
1. 陈维山, 刘英想, 石胜君著. 纵弯模态压电金属复合梁式超声电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1
2. 陈维山,赵杰. 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Weishan Chen, Shengjun Shi, Yingxiang Liu and Pei Li. A New Traveling Wave Ultrasonic Motor Using Thick Ring Stator with Nested PZT Excit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2010, 57(5): 1160-1168 (SCI: **018, EI: **497)Yingxiang Liu, Weishan Chen, Peilian Feng and Junkao Liu. A Square-type Rotary Ultrasonic Motor with Four Driving Feet, 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 2012, 180: 113-119 (SCI : **016, EI: **592)Chen Weishan; Wu Zhijun, Liu Junka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ATOID LOCOMOTION ,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 2011, 23( 5): 594-600,(SCI)Yingxiang Liu, Weishan Chen, Junkao Liu and Shengjun Shi. Actuating Mechanism and Design of a Cylindrical Traveling Wave Ultrasonic Motor Using Cantilever Type Composite Transducer. PLoS ONE, 2010, 5(4): e10020 (SCI: **018)Yingxiang Liu, Weishan Chen, Junkao Liu and Shengjun Shi. A Cylindrical Traveling Wave Ultrasonic Motor Using Longitudinal and Bending Composite Transducer. 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 2010, 161(1-2): 158-163 (SCI: **023, EI: **451)Weishan Chen, Hua Chen and Junkao Liu. Extreme Configuration Bifurcation Analysis and Link Safety Length of Stewart Platform.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08, 43(5): 617-626 (SCI: **006, EI: **946)Yingxiang Liu, Weishan Chen, Junkao Liu and Shengjun Shi.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Traveling Wave Piezoelectric Stator Using a Circumferential Composite Transducer,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2012, 17: 167-171 (SCI)Xia Li, Weishan Chen, Tao Xie and Junkao Liu. Novel high torque bearingless two-sided rotary ultrasonic motor.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 2007, 8 (5): 786-792 (SCI: **016, EI: **)Weishan Chen and Shengjun Shi. A bidirectional standing wave ultrasonic linear motor based on langevin bending transducer. Ferroelectrics. 2007, 350: 102-110 (SCI: **012, EI: **731)Hua Chen, Weishan Chen and Junkao Liu. Optimal design of Stewart platform safety mechanism.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07, 20 (4): 370-377 (SCI:**013, EI: **)Weishan Chen, Zhijun Wu, Junkao Liu, Shengjun Shi and Yang Zhou.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atoid locomotio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1, 23(5): 594-600 (SCI: **008, EI: **779)Yingxiang Liu, Weishan Chen, Junkao Liu and Shengjun Shi. A High-Power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Using Longitudinal Vibration Transducers with Single Foot.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2010, 57(8): 1860-1867 (SCI: **017, EI: **075)Mingwei Sheng,Weishan Chen,Junkao Liu,Shengjun Shi. Ejecting performance simulation of an innovative piezoelectric actuated lubrication generator for space mechanis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2011,53(10):867-871. (SCI: **007, EI: **315)Weishan Chen, Yingxiang Liu, Junkao Liu and Shengjun Shi. A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Using Bending Vibration Transducer with Double Driving Feet. Ferroelectrics, 2010, 400: 221-230 (SCI: **032, EI: **501)Yingxiang Liu, Weishan Chen and Junkao Liu. Research on the Swing of the Body of Two-Joint Robot Fish.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8, 5(2): 159-165 (SCI: **010, EI: **540)Yingxiang Liu, Weishan Chen, Junkao Liu and Shengjun Shi. A Rotary Ultrasonic Motor Using Bending Vibration Transduc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2010, 57(10): 2360-2364 (SCI: **032, EI: **854Yingxiang Liu, Weishan Chen, Junkao Liu and Shengjun Shi. A Cylindrical Standing Wave Ultrasonic Motor Using Bending Vibration Transducer. Ultrasonics, 2011, 51(5):527-531 (SCI: **002, EI: **684)
二、代表性专利
1. 陈维山, 刘英想, 石胜君, 刘军考. 弯振模态梁式直线超声电机振子. 专利号: ZL**2.x
2. 陈维山, 刘英想, 刘军考, 石胜君. 正交换能器圆筒型行波超声电机振子. 专利号: ZL**9.8
3. 陈维山,石胜君,姚郁,刘军考,谢涛,单驱动足夹心换能器式纵弯直线超声电机,专利号:ZL**4.8
4. 陈维山,石胜君,姚郁,刘军考,谢涛,带调频变幅杆的夹心换能器式纵弯直线超声电机,专利号:ZL **8.1
5. 陈维山,赵学涛,刘军考,谢涛. 单振子纵弯夹心驱动器式球形多自由度超声电机,专利号:ZL**7.9
6. 陈维山, 刘英想, 刘军考, 谢涛, 石胜君. 纵弯夹心换能器式圆盘定子及使用该定子的超声电机. 专利号: ZL**8.X
7. 陈维山, 刘英想, 刘军考, 谢涛, 石胜君. 弯振夹心换能器式圆盘定子及使用该定子的超声电机. 专利号: ZL**1.1
8. 陈维山, 刘英想, 刘军考, 谢涛, 石胜君. 纵弯夹心换能器式圆筒定子及使用该定子的超声电机. 专利号: ZL**3.0
9. 陈维山, 刘英想, 刘军考, 石胜君. 纵弯复合换能器式双圆筒型行波超声电机振子. 专利号: ZL**0.0
10. 陈维山, 刘英想, 刘军考, 石胜君. 悬臂纵弯复合换能器圆筒型行波超声电机振子. 专利号: ZL**8.3
11. 陈维山, 刘英想, 石胜君, 刘军考. U型双足直线超声电机振子. 专利号: ZL**3.9
12. 陈维山, 刘英想, 刘军考, 石胜君. 悬臂纵弯复合换能器圆环型行波超声电机振子. 申专利号: ZL**6.4
13. 刘军考, 刘英想, 陈维山, 谢涛, 石胜君. 纵振夹心换能器式圆筒定子及使用该定子的超声电机. 专利号: ZL**5.X
14. 陈维山,赵学涛,刘军考,谢涛. 单振子纵弯夹心驱动器式平面多自由度超声电机,专利号:ZL**8.3
15. 陈维山,刘英想,刘军考,石胜君. 采用弹簧块预紧的圆筒型行波超声电机振子. 申请号: **5.6, 公开号: CN**A
16. 陈维山, 刘英想, 石胜君, 刘军考. 方形旋转超声电机振子. 申请号: **1.6,公开号: CN**A
三、获奖励情况
1. 高性能飞行运动仿真装备关键技术,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序2
2. 纵弯模态压电金属复合梁式超声电机,2011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序1
3. 电动仿真测试转台系统技术,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序8
4. 同轴套装五自由度运动仿真系统,2009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序1
5. 大过载精密离心机,2008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序2
6. 下视光学景象匹配制导(SMGS)仿真系统,2006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序5
7. 高性能电动负载力矩模拟器,2004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序3
8. 大负载高性能电动仿真测试转台,2003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序2
9. 红外成像导引头测试转台,1998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序3
10. 高频响小负载单轴转台系统,1997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序4
11. 导引头专用测试转台,1996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序5
12. 激光全息焊点检测仪,1995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序4
13. 上银优秀博士论文铜奖,导师奖,2012年
出版物
纵弯模态压电技术复合梁式超声电机陈维山,刘英想,石胜君2011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论文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