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昌禹教授
电 话:**
**
传 真:**
E-mail:cuichangyu1963@aliyun.com
邮 编:150090
通信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海河路20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二校区土木学院
基本信息
崔昌禹,男,朝鲜族,1963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日本研究和工作的10年期间曾承担了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等科研项目,提出了理论方法来确定空间结构形态的设计方法—“改进进化论方法”和“高度调整法”,并努力推广到实际工程设计中去,在国内外首次利用理论方法设计了十多项大跨空间结构(上海喜马拉雅中心,日本福岡公园设施,卡特尔国家博物馆等),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得到了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高度重视。
工作经历
1994.4-1997.3现代建筑设计院 总工程师
2002.4-2006.10日本:佐々木構造計画研究所 研究员
2006.11-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82.9-1986.7,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工程 学士 1990.9-1993.3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空间结构工程 硕士1999.4-2002.3,名古屋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研究科 博士2002.4-2004.3,名古屋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研究科 共同研究员
研究领域
结构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空间结构,结构形态理论,自由曲面结构,新型结构体系
荣誉称号
2003年 获日本前田工学奖
2004年 获国际空间结构学会坪井奖(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hell and Spatial Structres TSUBOIAWARD)
2010年 获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优秀论文奖
我的新闻
-----------------------------------------------------------------
联系方式
崔昌禹教授
电 话:**
**
传 真:**
E-mail:cuichangyu1963@aliyun.com
邮 编:150090
通信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海河路20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二校区土木学院
基本信息
崔昌禹,男,朝鲜族,1963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日本研究和工作的10年期间曾承担了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等科研项目,提出了理论方法来确定空间结构形态的设计方法—“改进进化论方法”和“高度调整法”,并努力推广到实际工程设计中去,在国内外首次利用理论方法设计了十多项大跨空间结构(上海喜马拉雅中心,日本福岡公园设施,卡特尔国家博物馆等),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得到了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高度重视。
工作经历
1994.4-1997.3现代建筑设计院 总工程师
2002.4-2006.10日本:佐々木構造計画研究所 研究员
2006.11-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82.9-1986.7,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工程 学士 1990.9-1993.3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空间结构工程 硕士1999.4-2002.3,名古屋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研究科 博士2002.4-2004.3,名古屋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研究科 共同研究员
研究领域
结构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空间结构,结构形态理论,自由曲面结构,新型结构体系
荣誉称号
2003年 获日本前田工学奖
2004年 获国际空间结构学会坪井奖(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hell and Spatial Structres TSUBOIAWARD)
2010年 获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优秀论文奖
我的新闻
-----------------------------------------------------------------
研究领域
结构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空间结构,结构形态理论,自由曲面结构,新型结构体系
科研项目
自由曲面空间结构形态创构与力学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1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
讲授课程
xxxxxxxx简介:xxxxxxxxxxx
xxxxxxxx简介:xxxxxxxxxxxx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博士招生: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
出版物
论文期刊
自由曲面单层网壳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研究[J].崔昌禹, 王有宝, 姜宝石2013年4月土木工程学报,EI
A morphogenesis method for shape optimization of framed structures subject to spatial constraintsChang-Yu Cui, Bao-Shi Jiang.2014年7月Engineering Structures (SCI期刊论文)
Node shift method for stiffness-based optimization of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shells.Chang-yu CUI, Bao-shi JIANG, You-bao WANG2014年1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SCI期刊论文)
基于敏感度的杆系结构形态创构方法崔昌禹、姜宝石、崔国勇2013年7月土木工程学报EI
曲面结构形态创构方法—— 高度调整法的建立与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崔昌禹 严慧2006年12月土木工程学报,EI
结构形态创构方法—改进进化论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崔昌禹, 严慧2006年10月土木工程学报EI
自由曲面混凝土壳体结构静力试验研究[J]崔昌禹, 崔国勇, 姜宝石2014年11月建筑结构学报EI
自由曲面混凝土结构力学特性[J]崔昌禹, 崔国勇, 姜宝石2015年10月浙江大学学报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