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智,男,汉族,1971年生,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精密工程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博士点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基金等,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研究。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委、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及《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等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或期刊的专业审稿人。
联系方式
曹永智 副教授
电 话:**
传 真:**
E-mail:cflying@hit.edu.cn
邮 编:150001
通信地址:哈尔滨工业大学413信箱
荣誉称号
2005年 获通用奖学金;
2007年 获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
教育经历
1992年9月-1996年7月, 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获学士学位;2001年9月-2003年7月,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12月,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获博士士学位;
主要任职
2011年迄今 任机电学院精密工程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
我的新闻
工作经历
1996.07-2001.07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助教
2007.04-2010.12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 讲师
2007.03-2009.07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博士后
2013.08-2014.08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访问学者
2011.01迄今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 副教授
-----------------------------------------------------------------
基本信息
曹永智,男,汉族,1971年生,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精密工程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博士点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基金等,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研究。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委、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及《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等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或期刊的专业审稿人。
联系方式
曹永智 副教授
电 话:**
传 真:**
E-mail:cflying@hit.edu.cn
邮 编:150001
通信地址:哈尔滨工业大学413信箱
荣誉称号
2005年 获通用奖学金;
2007年 获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
教育经历
1992年9月-1996年7月, 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获学士学位;2001年9月-2003年7月,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12月,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获博士士学位;
主要任职
2011年迄今 任机电学院精密工程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
我的新闻
工作经历
1996.07-2001.07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助教
2007.04-2010.12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 讲师
2007.03-2009.07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博士后
2013.08-2014.08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访问学者
2011.01迄今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 副教授
-----------------------------------------------------------------
研究领域
微纳制造技术;纳米结构表征与分析;微纳米力学性能表征与分析;纳米结构薄膜自组装技术;磁控溅射微纳米薄膜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微纳制造技术;微纳米力学性能表征与分析。
团队成员
王景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纳米测量技术;
胡振江: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基于AFM的微纳加工控制技术;
赵学森:讲师, 研究方向: 微纳米测量技术;
李增强:讲师, 研究方向:金刚石刀具测量技术.
科研项目
**系统组合式光机单元工程验证与测试国家重大科技计划2012年11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制图外延法自组装有序纳米微结构的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年11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基于原子自遮蔽效应的复杂三维纳米结构加工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1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基于约束刻蚀剂层的超光滑表面加工新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1月~参与纵向项目
神光Ⅲ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电动反射镜架”分系统国家重大科学工程2011年11月~参与纵向项目
神光Ⅲ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终端光学组件”分系统国家重大科学工程2012年11月~参与纵向项目
奖项成果
-----------------------------------------------------------------
讲授课程
1.《微/纳米测量技术》
简介:概述超微纳米测量技术的目的和发展现状,介绍测量的标准化问题,讲授直线度、垂直度、平面度等超精密几何尺寸参数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测量原理与方法;讲授超精密加工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与测量仪器以及超精密光学元件面形的各种测量方法。讲授超精密在线加工测量与补偿技术、纳米测量技术及其标准;讲授超精密加工装备制造与装配的综合测量技术并进行机床装配中的综合测试实验;讲授精密纳米表面力学测试技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材料纳米表面力学性能、纳米压痕测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纳米力学参量的测量、纳米压痕仪器介绍、影响纳米压痕的因素、纳米表面力学测试技术在超精密加工与表面工程中的应用、实验观摩。
2.《微纳制造技术基础》
简介:课程主要讲授微纳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微纳制造技术的概念与内容、微纳制造方法与原理、微纳设计理论,以及微细加工技术、微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等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X射线刻蚀、光刻、微铸造、水射流加工、微切削加工、微磨削加工、纳米加工等基本微纳制造工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微纳制造技术理论、微纳制造方法,结合微纳制造工艺,实现微纳结构或微纳器件的设计、制造及其应用研究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构造合理的知识结构奠定基础。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1) 微纳制造技术 年招生1-2名;
2)超精密加工技术 年招生1名。
-----------------------------------------------------------------
出版物
论文期刊
A Leveling Method Based on Current Feedback Mode of 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y Lianhuan Han, Ye Yuan, Jie Zhang, Xuesen Zhao, Yongzhi Cao*, Zhenjiang Hu, Yongda Yan, Shen Dong, Zhong-Qun Tian, Zhao-Wu Tian,2013年10月Anal. Chem. Vol 85, pp 1322?1326, 2013
A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 (MWCNT) Relocation Technique for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SamplesYongzhi Cao, Yingchun Liang, Shen Dong, You Wang.2005年7月Ultramicroscopy, 103 (2005) : 103-108
Atomistic study of deposition process of Al thin film on Cu substrateYongzhi Cao,Junjie Zhang,Tao Sun,Yo2012年10月APPLLED SURFACE SCIENCE,VOL256 (2010) : 5993-5997
Block copolymer films hierarchical assembly in confinementCao, Yongzhi; Dong, Shen; Liang, Yingchun; Sun, Tao; Yan, Yongda2008年6月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 364-366
Effect of Loading Rate on Fracture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Cao Yongzhi, Zhang Shengtan, Meng Qingxin2010年9月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V 13 (2010):90-93
Effects of the Substrate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SEBS Thin Film Mechanical Properties by NanoindentationYongzhi Cao, Yingchun Liang, Shen Dong, Ruilin Lu2005年7月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III (2005): 766-769
Electrochemical Mechanical Micromachining Based On Confined Etchant Layer TechniqueYe Yuan, Lianhuan Han, Jie Zhang, Jingchun Jia, Xuesen Zhao, Yongzhi Cao, Zhenjiang Hu, Yongda Yan, Shen Dong, Zhong-Qun Tian, Z2013年5月Faraday Discuss, 164, pp 189–197, 2013
Lubrication improvement based on PIII technology in high vacuum and clean circumstanceYongzhi Cao*, Lihua Lu, Fuli yu, Qingchun Zhang, Yingchun Liang, Jiaxuan Chen2012年7月Qiangjiguang Yu Lizishu . Vol 24, pp 2371-2374, 2012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Ni/Al multilayers-A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Yongzhi Cao,Junjie Zhang,Yingchun Liang, Fuli Yu,Tao Sun2010年8月APPLLED SURFACE SCIENCE,VOL257(2010): 847-851
Nano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SiO2 films prepared by reactive midfren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Yongzhi Cao, Shen Dong, Tao Sun, Yongda Yan.2009年8月J.Vac.Sci.Technol,B27(3)(2009):1378-1380
Residual Stresses around Femtosecond Laser Ablated Grooves in Silicon Wafer Evaluated by Nanoindentaion.Yongzhi Cao, Yanshen Wang, Shen Dong, Yanqiang Yang, Yingchun liang, Tao Sun2008年4月Proc SPIE Int Soc Opt Eng. V6724: P 572417.
Study morphology evolution in self-assembled block copolymer thin films in virtue of carbon nanotubeCao YZ, Meng QX, Dong S, Sun T, Yan YD,Liang YC2008年8月ADVANCES IN HETEROGENEOUS MATERIAL MECHANICS 2008
Study Morphology Transitions in Self-Assembled Triblock Copolymer Thin films with Nanostructures by AFM,Yongzhi Cao, Shen Dong, Yingchun Liang, and Tao Sun.2006年8月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 532-533 (2006): 165-168
Template-assisted nanostructure fabrication by glancing angle deposition: a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Zhang, Junjie, Yongzhi Cao*, Gao, Qiang, Wu, Chao, Yu, Fuli, Liang, Yingchun2013年8月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Vol 8, 2013
Yongzhi Cao,Junjie Zhang*,Chao Wu,Fuli Yu. Effect of incident angle on thin film growth: 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tudyYongzhi Cao,Junjie Zhang,Chao Wu,Fuli Yu.2013年7月Thin Solid Films,C 544, pp 496-499,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