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利,女,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主持、参与省哲学社科项目多项,主持、参与教育基金项目、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研究成果曾分别获得国家教材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曾分别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省教学名师奖、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质量奖等。
联系方式
傅利教授
电 话:**
传 真:**
E-mail:fuli@hit.edu.cn
邮 编:150001
通信地址:哈尔滨西大直街9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本信息
傅利,女,汉族,1959年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主持、参与省哲学社科项目多项,主持、参与教育基金项目、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研究成果曾分别获得国家教材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曾分别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省教学名师奖、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质量奖等。
荣誉称号
2013年 获 最佳指导教师奖(黑龙江省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2012年 获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质量奖(个人);
2011年 获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11年 获 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奖”;
2007年 获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名师奖”;
2005年 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带头人”;
1993年 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1992年 获 哈尔滨工业大学“萤雪奖”;
工作经历
1979年7月——1981年9月佳木斯市第五中学,教师
1987年7月——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
教育经历
1978年3月——1979年7月, 就读于佳木斯市教师进修学院,获教师资格证书;1981年9月——1985年7月, 就读于齐齐哈尔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年9月——1987年7月,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研究生学历;1991年9月——1992年7月, 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2月——1995年11月,访学于卡尔加里大学,中加交流学者;2002年8月——2006年12月,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任职
1992年9月——1994年8月 任英语第一教学部副主任;
1994年9月——1999年11月 任英语专业教研室副主任;
1999年12月——2000年12月 任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
2001年1月——2006年7月 任外语系副主任;
2008年5月——2014年11月 任外国语学院院长;
社会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东北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
全国加拿大研究会常务理事;
全国文学伦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
基本信息
荣誉称号
我的新闻
-----------------------------------------------------------------
基本信息
傅利,女,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主持、参与省哲学社科项目多项,主持、参与教育基金项目、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研究成果曾分别获得国家教材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曾分别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省教学名师奖、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质量奖等。
联系方式
傅利教授
电 话:**
传 真:**
E-mail:fuli@hit.edu.cn
邮 编:150001
通信地址:哈尔滨西大直街9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本信息
傅利,女,汉族,1959年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主持、参与省哲学社科项目多项,主持、参与教育基金项目、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研究成果曾分别获得国家教材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曾分别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省教学名师奖、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质量奖等。
荣誉称号
2013年 获 最佳指导教师奖(黑龙江省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2012年 获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质量奖(个人);
2011年 获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11年 获 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奖”;
2007年 获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名师奖”;
2005年 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带头人”;
1993年 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1992年 获 哈尔滨工业大学“萤雪奖”;
工作经历
1979年7月——1981年9月佳木斯市第五中学,教师
1987年7月——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
教育经历
1978年3月——1979年7月, 就读于佳木斯市教师进修学院,获教师资格证书;1981年9月——1985年7月, 就读于齐齐哈尔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年9月——1987年7月,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研究生学历;1991年9月——1992年7月, 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2月——1995年11月,访学于卡尔加里大学,中加交流学者;2002年8月——2006年12月,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任职
1992年9月——1994年8月 任英语第一教学部副主任;
1994年9月——1999年11月 任英语专业教研室副主任;
1999年12月——2000年12月 任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
2001年1月——2006年7月 任外语系副主任;
2008年5月——2014年11月 任外国语学院院长;
社会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东北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
全国加拿大研究会常务理事;
全国文学伦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
基本信息
荣誉称号
我的新闻
-----------------------------------------------------------------
研究领域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主要研究方向: 英语文学、语用学、翻译、跨文化交际
团队成员
英语文学: 刘克东、黄芙蓉、刘晓丹、张瑾、王玲、李雪、张辉等
语用学:韩晓惠、周华、吴会平等
科研项目
中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习得的实证研究黑龙江生教育厅教改项目2012年11月~参与纵向项目
中国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认知及跨文化英语教学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年4月~参与纵向项目
动态语境下语际语用能力的认知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资助项目2012年10月~参与纵向项目
基于可比语料的科技翻译比较研究省哲学社科项目2012年11月~参与纵向项目
当代美国文学研究基础上的后经典叙事理论研究省哲学社科项目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现代主义与戴维洛奇文学创造的研究省哲学社科项目2012年11月~参与纵向项目
福尔斯作品中自我的文本建构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3年12月~参与纵向项目
翻译硕士研究生科技翻译能力培养途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6月~2014年6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翻译硕士(MTI)研究生的科技英语汉译能力的培养机制和模式改革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年11月~参与纵向项目
艾丽丝 门罗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2年4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语境视域下的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资金资助项目2012年11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高校英语教育新教学体系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4月~2014年4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奖项成果
20世纪英语文学选读2010傅利(主持)省社科优秀成果佳作奖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2006傅利(第二)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叁等奖,
“翻译实践”课程建设——基于目的论2011傅利(第二)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0傅利(第二)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报告2005傅利(第二)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
中国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2005傅利(第五)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培养大学生英语批判阅读能力的探索与实践2013傅利(第三)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培养高校学生英语文学素质的研究与实践2007傅利(主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突出个性化、面向国际化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5傅利(主持)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英语文学2006傅利(主持)省精品课程
英语文学系列课程建设2011傅利(第三)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2001傅利(第三)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
讲授课程
语用学(研究生课程)
语用学是现代语言学中普遍重视的学科领域。它以言语交际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特定语境中话语的动态意义,强调交际双方在意义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语用学》课程从语境、指示语、前提、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新格赖斯理论、关联理论等视角剖析言语交际,为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系统的交际理论体系。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了解那些在社会交际过程中支配语言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语言交际的影响的各种因素及制约我们交际的社会准则。在了解、研究那些影响人们交际的因素的同时学习、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交际准则,分析影响和制约语言使用的各种因素、掌握得体的交际方式与交际模式,解决言语交际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进行有效的交际,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文学研究原理(研究生课程)
《文学研究原理》通过介绍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和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进而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课堂教学结合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介绍构成小说、戏剧文学体裁的基本要素及原理,强调对文本的阅读与分析。通过文本讨论的让学生使用学到的文学批评基本知识,欣赏文本并做分析练习。本门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与人文素质,增加他们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
文学翻译(研究生课程)
《文学翻译》通过介绍文学翻译的基本知识,如文学翻译原则、策略、标准、方法、风格等,并辅之以适当的翻译实践,旨在训练学生对文学作品英译汉、汉译英的翻译能力,解决文学作品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实际问题,提高英汉互译的水平和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运用已经掌握的翻译基本的基本知识,如方法、策略等,学习并训练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通过提高学生对各种体裁文学作品特征的理解、分析能力,掌握各种体裁文学作品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培养一定的文学翻译能力,为进一步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打下基础。
英汉翻译基础(研究生课程)
《英汉翻译基础》从英译汉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出发,围绕翻译的基本理论、英汉异同的对比以及翻译实践中的实例,介绍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以及不同翻译方法,向学生传授翻译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汉英翻译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翻译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掌握英汉两语的基本翻译技巧,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将汉语句子、段落和短文译成英语,并对文化差异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能够较好地处理英汉互译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比喻、修辞等。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提高英汉翻译的实践能力。
美国文学史(本科生课程)
《美国文学史》旨在使学生了解美国文学史的发展,熟悉美国文学的全貌,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不同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美国文学原著的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论,掌握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修养。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名家名作,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敏感性,促进其语言基本功的提高。《美国文学史》课程是为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美国文学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流派及其代表作家和经典作品,以及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流派: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学、启蒙时期的美国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地方色彩、自然主义文学、迷惘的一代、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文学、美国黑人文学、美国犹太文学和美国华裔文学。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担任硕士生导师20年间,分别在英语文学、语用学、翻译等方向指导研究研究生,迄今毕业研究生50余人。
博士招生:(兼职博士生导师)
-----------------------------------------------------------------
出版物
20世纪英语文学选读(美国卷)傅利(主编)2005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世纪英语文学选读(英国卷)傅利(主编)2005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历届样题及模拟题详解傅利(主审)2011年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写尽女性的爱与哀愁傅利(主编)2015年9月译林出版社
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方针预测试卷(主审)傅利(主审)2006年9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加拿大与加拿大人傅利(主编)1998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固态波陀螺仪导航系统傅利(译著审校)2013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多元文化与多种视点的交汇傅利(主编)2013年10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大学英语听说(1-4册)傅利(主审)2002年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大学英语阅读(上、下册)傅利(主审)2002年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心灵的轨迹:加拿大文学论文集傅利(主编)1994年4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经典英语短篇小说赏析傅利(副主编)2005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英美文学名篇选读傅利(副主编)2000年4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问答话语语用研究傅利(专著)2008年5月科学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导论傅利(参编、主审)2009年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研究傅利(副主编)1997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风采中国—中国文化概况傅利(参编、主审)2005年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论文期刊
A Review of The Tumble of Reasons傅利(独立)1997年4月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Literature《国际英语文学评论》),
A Study on 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The Glass Menagerie傅利(第一)2013年11月多元文化与多种视点的交汇
An Intercultural Approach to Teaching English as Communication傅利(第二)2003年11月第九届跨文化国际研究国际研讨会(美国)
Analysis of nee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傅利(第二)2013年6月 加拿大国际教育学术会议(Canad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timodernism in Paradise News傅利(第二)2013年3月Exloration in World Literature, from Ancient to Contemporary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omplimen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傅利(第二)2007年8月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
Contrastive Approach to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Behaviour傅利(第二)2004年4月Intercultural Studies (澳大利亚),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in Chinese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傅利(独立)2010年3月Sino-German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Stereotypes: From Threats to Promises Through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傅利(第二)2009年9月15th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Cultur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傅利(第一)1997年4月跨文化交际研究
EFL Teach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傅利(独立)2014年11月Lond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Linguistic Analysis of SMS Communication傅利(第一)2005年4月Journal of Global Education Forum
On the Dual Roles of the Speaker: Pragmatic Adjustments in the Producing Process of Chinese Lexical Repetitions Based on Experim傅利(第二)2012年5月第六届语用学研究新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Report on a Survey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傅利(第二)2003年4月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美国)
Sexism傅利(第一)2002年4月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流》香港),
Significance of English Literature in General Educ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傅利(独立)2013年6月Canad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he Force of Speech: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Speeches in “The Office”傅利(独立)2012年5月第六届语用学研究新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The Intergration of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傅利(第二)2013年11月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CT for Language Learning
The Research on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Chinese Students’EFL Study傅利(第一)2012年1月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逃离心路”——对艾丽丝 门罗《逃离》中人物对话的语用解读傅利(第一)2015年9月写尽女性的爱与哀愁
《洛丽塔》谴绻绵延的叙事时间策略研究傅利(第二)2013年6月哈尔滨学院学报
伦理的边界与读者的责任傅利(第一)2014年4月外国文学研究
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主流文化倾向傅利(第二)2002年4月民族政策研究文丛
另一个世界 --- 艾丽丝 门罗小说中的意义断裂傅利(第一)1998年8月加拿大与加拿大人
听力理解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小对话语用分析傅利(第一)2003年11月当代教育(香港)
哈金对中国的选择性呈现傅利(第二)2011年8月世界文学评论
回归文本审美的文学批评理论:评《文学独创性》傅利(第一)2012年4月外国文学研究
国内艾丽丝 门罗研究的述评傅利(第一)2015年9月写尽女性的爱与哀愁
外语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战略地位傅利(第二)2014年1月外语教育研究
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论傅利(独立)1993年10月英语百人百论
寻找图标--Aritha van Herk访谈录傅利(独立)1998年8月加拿大与加拿大人
心灵的轨迹---小说《金发男子与宝宝雄》意识流特色傅利(独立)1994年4月心灵的轨迹—加拿大文学研究文集
情节设计漏洞与叙事布局傅利(第二)2013年11月多元文化与多种视点的交汇
文化的交融与文学视点的碰撞傅利(第一)2011年6月外国文学研究
理工等专业高校外国语院系教改和发展的去同质化刍议---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记傅利(第二)2011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知识分子的困境和超越——《洪堡的礼物》中充满希望的人文主义2013年2月怀化学院学报
研究生英语文学素质的培养傅利(第三)2004年4月科教论坛
简述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及学习动机的激发途径傅利(第二)2007年5月科教论坛
网上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傅利(第二)2005年4月远距离教育
言语幽默的研究现状傅利(第一)2005年4月Journal of Global Education Forum
评《动物园的故事》的荒诞派戏剧创作特色傅利(第一)2013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增)
语用学与文学傅利(独立)2013年11月多元文化与多种视点的交汇
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傅利(第一)2007年2月科教论坛
重建文学之经典 彰显伦理之沉重傅利(第二)2013年6月外国文学研究
门罗小说中的婚姻伦理傅利(第二)2014年3月第三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隐喻的间接言语行为傅利(第一)2006年10月语用学研究—文化、认知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