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林教授
电 话:**
E-mail:genglin@hit.edu.cn
邮 编:150001
基本信息
工作经历
1992年-199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5年-199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999年-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81年-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学科获博士学位1991年-199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主要任职
黑龙江省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哈尔滨市复合材料协会副理事长,
《复合材料学报》副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
获奖及荣誉称号
(1)2002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十大杰出青年”
(2)2008年被授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3)2004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4)2001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5)2003年获得“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我的新闻
-----------------------------------------------------------------
联系方式
耿林教授
电 话:**
E-mail:genglin@hit.edu.cn
邮 编:150001
基本信息
工作经历
1992年-199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5年-199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999年-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81年-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学科获博士学位1991年-199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主要任职
黑龙江省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哈尔滨市复合材料协会副理事长,
《复合材料学报》副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
获奖及荣誉称号
(1)2002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十大杰出青年”
(2)2008年被授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3)2004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4)2001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5)2003年获得“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我的新闻
-----------------------------------------------------------------
研究领域
材料学 主要研究方向: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反应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粉末冶金制备工艺,铝基复合材料挤压铸造复合和粉末冶金工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热处理工艺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温变形与超塑性研究,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评价研究,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研究。
科研项目
XXXXX轻质结构与技术军口863项目2011年1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科学基础国家973项目-课题2011年1月~2015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混杂增强效应与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年1月~2010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可重复使用XXXXX轻质化技术研究军口863项目-子课题2010年1月~2012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材料制备新方法探索及性能研究国家973前期专项2008年1月~2009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航空复杂构件XXXX方法和理论国防973项目-专题2004年1月~2008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铝基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形组织精确控制国家973项目-专题2006年1月~2010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陶瓷颗粒增强铝合金压力凝固时组织形成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年1月~2009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非连续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板材的设计与合成理论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1月~2013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非连续增强XXX制备及XXX技术研究装备预研先进材料技术项目2011年1月~2015年12月负责人纵向项目
奖项成果
SiCw/Al复合材料变形-热处理工艺研究1992姚忠凯,耿林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与改性技术基础研究2012耿林,黄陆军,郑镇洙,李爱滨,王桂松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2005耿林,费维栋,胡津,王桂松,李爱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
讲授课程
1.材料科学基础-相变原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2.表面与界面-材料学专业硕士生的学位课。3.Surface and Interface-For foreign students of materials science
教学成果
(1)2004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2)2005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奖”
(3)2004年和2006年两次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
-----------------------------------------------------------------
论著成果
[1]L.Geng and C.K.Yao, Development of Some Fundmental Research of SiCw/Al Composites in HIT, J. Mater. Sci. Tech., 1993, 9: 431.
[2]L.Geng and C.K. Yao, SiC-Al Interface Structure in Squeeze Cast SiCw/Al Composite, Scripta Metall. Mater., 1995, 33(6): 949.
[3]L.Geng, S.Ochiai, H.X.Peng, L.Gao, J.Sun and Z.Q.Sun, Fabrication of Nano ZrO2 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um Alloy Composite by Squeeze Cast Route, Scripta Mater., 1998,38(4): 551.
[4]L. Geng, S.Ochiai, J.Q.Hu and C.K.Yao, Compression testing of a SiCw/Al Composite at Temperatures Close to and above the Solidous of Matrix Alloy, Mater. Sci. Eng., 1998, A246: 302.
[5]L. Geng, Young-Sang Na and Nho-Kwang Park,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Hot-Extruded Alloy 718 during Isothermal Treatment, Metals and Materials, 1999, 5(4): 389.
[6]L. Geng, Z.Z. Zheng, C.K. Yao, J.F. Mao and T. Imai, A New In Situ Composite Fabricated by Powder Metallurgy with Aluminum and Nanocrystalline ZrO2 Particles, J. Mater. Sci. Letters, 2000, 19: 985.
[7]L. Geng, T. Imai, J.F. Mao, Makoto Takagi and C.K. Yao, Microstructure and High Strain Rate Superplasticity of an In Situ Composite Synthesized from Al and Nano ZrO2 Particles by Powder Metallurgy, Mater. Sci. Tech., 2001, 17(2): 187.
[8]L. Geng, J. Zhang, C. Bartels and G. Gottstein, Effect of Hot Deforma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of In-Situ TiB2/7075 Composite, J. Mater. Sci. Tech., 2001,17(6): 675.
[9]L. GENG, G.S. WANG, J. ZHANG, T.Q. LEI, Deformability of a SiCw/6061Al Composite during high strain rate Compress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J. Mater. Sci., 2002, 37: 3987-3990.
[10]Lin Geng, Jie Zhang, Qing-Chang Meng, and Cong-Kai Yao, Side Surface Structure of a Commercial β-Silicon Carbide Whisker, J. Am. Ceram. Soc., 2002, 85(11), 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