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朱嘉琦,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光电晶体及薄膜等研究,受聘总装隐身技术专家组等学术兼职,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项目,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省青年五四奖章、何鸿燊奖教金、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开行科技创新奖教金等荣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2)和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第1)各1项。以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973专题1项、预研计划3项、军品配套3项等科研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多种重点型号,并实现产业化。近五年,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转让8项),发表SCI论文60篇,作会议邀请报告11次。
主要任职
总装备部隐身技术专家组成员;
总装备部军用电子元器件技术评审专家;
中国仪器仪表协会仪表材料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材料分会委员;
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教育经历
2010.11-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2008.5-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博导2005.8-2010.11,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教授(破格)2004.12-2005.7,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讲师
联系方式
朱嘉琦教授
电 话:**;**
传 真:**
E-mail:zhujq@hit.edu.cn
邮 编:150080
通信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匡街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园3010信箱
我的新闻
科研路上感悟生活——访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航天学院朱嘉琦教授2012-12-19
科研路上我很享受2012-12-19
我校举行2012年博士学位授予仪式2012-12-19
谦和的微笑——访哈工大第二届“十佳英才”获奖者朱嘉琦2012-12-19
-----------------------------------------------------------------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朱嘉琦,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光电晶体及薄膜等研究,受聘总装隐身技术专家组等学术兼职,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项目,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省青年五四奖章、何鸿燊奖教金、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开行科技创新奖教金等荣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2)和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第1)各1项。以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973专题1项、预研计划3项、军品配套3项等科研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多种重点型号,并实现产业化。近五年,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转让8项),发表SCI论文60篇,作会议邀请报告11次。
主要任职
总装备部隐身技术专家组成员;
总装备部军用电子元器件技术评审专家;
中国仪器仪表协会仪表材料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材料分会委员;
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教育经历
2010.11-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2008.5-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博导2005.8-2010.11,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教授(破格)2004.12-2005.7,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讲师
联系方式
朱嘉琦教授
电 话:**;**
传 真:**
E-mail:zhujq@hit.edu.cn
邮 编:150080
通信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匡街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园3010信箱
我的新闻
科研路上感悟生活——访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航天学院朱嘉琦教授2012-12-19
科研路上我很享受2012-12-19
我校举行2012年博士学位授予仪式2012-12-19
谦和的微笑——访哈工大第二届“十佳英才”获奖者朱嘉琦2012-12-19
-----------------------------------------------------------------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 先进薄膜材料与器件;2. 红外窗口的增透保护技术;3. 气动热/力失效机理及抗失效方法;4. 新型碳材料
科研项目
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总装预研基金5项,总装预研计划2项,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3项,航天支撑基金2项,航空基金2项,企业横向合作6项以及国家973子专题、某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基础研究、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首批黑龙江省博士后特别资助、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创新人才基金等项目。部分研究项目如下:
(1) 2013.1-201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
(2) 2011.1-201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面体非晶碳为固贴式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布喇格反射栅高声阻抗材料的研究”(**);
(3) 2010.1-201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掺磷四面体非晶碳作为生物电极材料的研究”(**);
(4) 2007.1-200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掺硼非晶金刚石薄膜为非晶硅太阳电池窗口层材料的研究”(**);
(5) 2014.1-201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涂层法抑制气动热/力下红外窗口热辐射干扰饱和失效的研究”(**);
(6) 2013.1-2015.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金属催化非晶碳的石墨烯相变行为研究”(**065);
(7) 2012.1-2014.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气动热/力作用下红外窗口增透保护膜的失效机制研究”(**036);
(8) 2011.1-2013.1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品质体波器件全绝缘声反射镜的层状复合薄膜材料研究”(NCET-10-0070);
(9) 2014.1-2015.12 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金属催化非晶碳向石墨烯/碳化硅纳米线的可控转变机制研究”(JC201305)
发明专利
申请发明专利40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形成红外窗口的增透保护和非晶金刚石薄膜的应用两个知识产权体系。部分授权发明专利如下:
(1) 朱嘉琦,韩杰才,孟松鹤,檀满林,赫晓东. 热敏打印头的非晶金刚石耐磨保护层及其制备方法 (ZL**7.7).
(2) 朱嘉琦,韩杰才,韩潇,程坤,杨瑾. 薄膜声表面波器件的非晶金刚石增频衬底及其制备方法 (ZL**9.2)
(3) 朱嘉琦,刘爱萍,韩杰才. 掺磷非晶金刚石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ZL**9.2) .
(4) 朱嘉琦,韩潇,韩杰才. 光电探测系统的带非晶金刚石膜的玻璃球罩及其制备方法. (ZL**1.5).
(5) 朱嘉琦,姜春竹,韩潇,梁军. 一种采用磁控溅射制备薄膜的方法. (ZL**5.1).
(6) 朱嘉琦,韩潇,姜春竹,韩杰才. 一种磁控溅射半球面薄膜的制备方法. (ZL**6.6).
(7) 朱嘉琦,姜春竹,韩潇,贾泽纯,韩杰才,张宇民. 采用磁控溅射在碳化硅反射镜表面涂覆硅膜的方法. (ZL**7.5).
(8) 朱嘉琦,田桂,代兵,陈旺寿,何小凤. 半导体结为碳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ZL**1.3).
(9) 朱嘉琦,陈旺寿,韩杰才. 具有除霜增透保护膜的锗窗口及其制备方法. (ZL**0.5).
(10) 朱嘉琦,姜春竹,韩杰才,雷沛. 磁控共溅射制备无氢非晶碳化锗薄膜的方法. (ZL**2.X).
奖项成果
***的设计、制备及应用2011韩杰才,朱嘉琦等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非晶金刚石薄膜的研究及应用2011朱嘉琦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
讲授课程
薄膜科学与技术,本科生课程功能复合材料,研究生课程
招生信息
招生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空天飞行器结构与防护)
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人;
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2人
桃李满天
(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及毕业去向:
1. 高巍,2003.9入学,航空625所;
2. 檀满林,2004.9入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3. 刘爱萍,2004.9入学,浙江理工大学;
4. 韩潇,2004.9入学,航天五院508所;
5. 牛丽,2004.9入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6. 贾泽纯,2006.3入学,哈尔滨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7. 姜春竹,2008.9入学,航空625所;
8. 张小朋,2008.9入学,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在读;
9. 祝元坤,2009.9入学,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在读;
10. 刘罡,2009.9入学,与美国宾州大学联合培养,在读;
11. 刘星,2009.9入学,在读;
12. 杨磊,2011.3入学,在读;
13. 于海玲,2011.9入学,在读;
14. 雷沛,2011.9入学,获国外访学项目资助赴比利时根特大学,在读
(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及毕业去向:
1. 李强,2001.9入学,上海霍尼韦尔公司;
2. 檀满林,2002.9入学,读博;
3. 程坤,2003.9入学,苏州工业园;
4. 卢佳,2005.9入学,艾因斯特项目在瑞士材料研究所学习一年,北京新立基公司;
5. 姜春竹,2006.9入学,研二特等奖学金,读博;
6. 陈旺寿,2006.9入学,研二特等奖学金,优秀毕业生,深圳创新技术研究院;
7. 祝元坤,2007.9入学,连续两年特等奖学金,优秀毕业生,读博;
8. 代兵,2007.9入学,研二特等奖学金,论文银奖,日本名古屋大学读博士;
9. 曹世成,2008.9入学,研一二等奖学金,研二一等奖学金,一航沈飞民用飞机股份有限公司;
10. 田桂,2008.9入学,连续两年特等奖学金,CAST特殊奖学金,优秀论文,论文银奖,上海八院801所;
11. 沈伟霞,2009.9入学,研一一等奖学金,研二特等奖学奖,浙江杭州建德市乡镇机关;
12. 雷沛,2009.9入学,研一二等奖学金,研二一等奖学奖,读博;
13. 王永帅,2010.9入学,研一一等奖学金,研二一等奖学金,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五所);
14. 王建东,2010.9入学,研一三等奖学金,研二特等奖学金,中电47所(东北微电子研究所);
15. 王赛,2010.9入学,研一一等奖学金,研二特等奖学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读博;
16. 贾振宇,2011.9入学,在读
指导本科生及毕业去向:
1. 杨瑾,2001.9-2005.7,优秀论文,英国读硕士;
2. 姜春竹,2002.9-2006.7,读研;
3. 陈旺寿,2002.9-2006.7,读研;
4. 黄勇,2003.9-2007.7,海尔公司;
5. 田桂,2004.9-2008.7,优秀毕业生,读研;
6. 周波,2004.9-2008.7,沈飞公司;
7. 沈伟霞,2005.9-2009.7,读研;
8. 王赛,2006.9-2010.7,读研;
9. 高明,2007.9-2011.7,优秀论文,保送8359所读研;
10. 陆晓欣,2008.9-2012.7,优秀论文,读研;
11. 王永杰,2008.9-2012.7,优秀论文,美国加州大学读研;
12. 王扬,2009.9-2013.7,在读
-----------------------------------------------------------------
论著成果
(1) Zhu Jiaqi, Huijie Zhao, Chunzhu Jiang, Jiecai Han, Manlin Tan, Shanyi Du. Boron doped amorphous diamond window layer deposited by fitered arc for amorphous silicon alloy p-i-n solar cells.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93(9), 1652-1656, 2009. (SCI, IF:3.858-2009)
(2) Jiaqi Zhu, SaiWang, Chunzhu Jiang, Yu Dang, Shanyi Du. 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 ?lms as a frequency-increasing interlayer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with a ZnO/Si con?guration. Applied Physics A, 97(1), 195-200, 2009. (SCI, IF:1.595-2009)
(3) Jiaqi Zhu, Jiecai Han, Xiao Han, H. Inaki Schlaberg, and Jiazhi Wang. sp3-rich deposition conditions and growth mechanism of 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 films deposited using filtered arc.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04(1), 013512, JUN 2008.(SCI, IF:2.201-2008)
(4) J.Q. Zhu, C.Z. Jiang, X. Han, J.C. Han, S.H. Meng, C.Q. Hu, W.T. Zheng, Multilayer antireflective and protective coatings comprising amorphous diamond and amorphous hydrogenated germanium carbide for ZnS optical elements, Thin Solid Films. 516(10). 3117-3122, MAR 2008. (SCI, IF:1.884-2008)
(5) Jiaqi Zhu, Bing Dai, Songhe Meng, Wangshou Chen, Zechun Jia, Jiecai Han, Interfacial evaluation of filtered arc-deposited amorphous diamond films on germanium, Scripta Materialia. 58(6). 437-440, MAR 2008. (SCI, IF:2.887-2008)
(6) Zhu Jiaqi, Han Jiecai, Meng Songhe, Lu Jia, Jiang Chunzhu, Lau Shuping, Zhang Yuebing, Tay Bengkang, Temperature sensibility of amorphous diamond films prepared by filtered arc, Diamond & Related Materials. 16(3). 558-561, MAR 2007. (SCI, IF:1.788-2007)
(7) Jiaqi Zhu, Chunzhu Jiang, Jiecai Han, Jun Liang, C 1s photoemission investigation of substrate bias and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fluencing the microstructure of amorphous diamond films, Applied Physics A. 89(2). 497-501, NOV 2007. (SCI, IF:1.857-2007)
(8) Zhu Jiaqi, Han Jiecai, Liu Aiping, Meng Songhe, Jiang Chunzhu,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aman characterization of amorphous diamond films as a function of film thickness,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201(15). 6667-6669, APR 2007. (SCI, IF:1.678-2007)
(9) Jiaqi Zhu, Jiecai Han, Xiao Han, Songhe Meng, Aiping Liu, Xiaodong 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amorphous diamond films evaluated by non-destructive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 Optical Materials. 28(5). 473-479, APR 2006. (SCI, IF:1.709-2006)
(10) Zhu Jiaqi, Han Jiecai, Han Xiao, Meng Songhe, Jia Zechun, Yang Jin and Cheng Kun, A comparative Raman study of thermal stability of amorphous diamond films deposited with different substrate bias, Scripta Materialia 55(12). 1167-1170 , DEC 2006. (SCI, IF:2.161-2006)
出版物
论文期刊
-----------------------------------------------------------------
荣誉称号
2014年 科技部第二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年度);
2013年 首届国家开发银行科技创新奖教金;
2013年 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
201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届优秀青年基金;
2012年 第十四届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
2012年 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1年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1年 第十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
2010年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2010年 何鸿燊奖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