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于5月下旬组队并报名,6月初参加了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大赛要求和规则培训之后,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大赛设计中。参赛同学克服了期末课业繁重、考研复习压力大等困难,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大赛总体要求,进行任务拆解,从实验环境、开发工具、数据通路设计、指令集功能等方面分工合作,不断攻克技术难点,完善系统功能。一直到8月20日,按照组委会要求上传提交了源代码和文档。在此期间,王建东、崔忠强、左瑞欣等老师全程予以指导。
经过严格筛选,全国共有20支参赛队入围总决赛,我校参赛队成功入围决赛B组。9月23日、24日,我校参赛队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决赛及颁奖典礼。赛前,同学精心准备,在决赛演示和问答阶段充分展现了设计功能和我校教学水平,获得了评委和专家的肯定。

图为:我校参赛同学在决赛中演示讲解
9月24日,颁奖典礼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告厅举行,在颁奖仪式前,中共十九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中科院博士生导师、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老师为大家作了“自主CPU发展道路”的精彩报告。在报告中,胡伟武介绍了国内外计算机系统设计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强调了自主计算机系统设计在国家信息安全和国防等核心领域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对计算机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他表示,本次大赛的激烈程度和水平出乎意料,并结合参赛作品进行了点评,对本次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为:胡伟武老师演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程基伟、教指委副主任王志英、教指委秘书长马殿富、CCF体系结构专委会主任窦勇等也分别进行了致辞和发言。随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宣布了获奖名单并进行颁奖。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十支参赛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我校参赛队获得优胜奖。我校左瑞欣、崔忠强两位老师获得优秀教师奖。

图为:我校代表队获优胜奖

图为:我校左瑞欣老师和崔忠强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比赛期间,通过与组委会的沟通和交流,专家们感受到了我校对本次大赛的重视与支持、我校师生的坚韧不拔和学校在该领域的教学水平。组委会结合决赛中同学们的优秀表现,决定在颁奖环节为我校师生安排了唯一一个参赛队发言的机会。
王建东老师在代表我校参赛队发言时,介绍了河北地质大学在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回顾了袁春风、施青松、陆洪毅等知名学者对我校系统能力培养方面所做的帮助和支持,并向他们表示了衷心感谢。同时,在发言中也诚恳地认识到我校与兄弟院校在系统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通过交流与学习并坚定了努力的方向。最后他祝愿龙芯中科做大做强,让我们拥有一颗强大的中国“芯”。

图为:王建东老师代表我校参赛队发言
以本次比赛为契机,我校与龙芯中科签订了“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龙芯CPU高校开源计划试点院校合作协议”,并就教学资源支持、师资培养和学生实习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纵观本次比赛,我们取的了一定的成绩,也收获了尊重和信心。一方面是由于我校承担教育部第一批计算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信息工程学院全体教师所作努力的沉淀和积累;另一方面也与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参赛师生的努力分不开,尤其是校领导和教务处在实验设备保障、课程建设方面提供了大力帮助。以本次比赛为起点,我们将紧跟当前信息化、数据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努力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图片:由信工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