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信息预告】徐文耀《生活因科学而美》学术报告会_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地质大学 辅仁网/2017-07-19



报告主题:《生活因科学而美》

人:徐文耀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任所长,我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

时间:2016年12月8日(星期四)14:00

地点:科技报告厅(钱圆金融博物馆二楼)

主办单位:河北地质大学研究生学院、石家庄市科学普及中心

协办单位:河北地质大学科技处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专家简介:

徐文耀,1944年生于陕西省榆林县。1983获理学博士学位,是我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1989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3-1998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主要成果:

在中、美、英、法、日、瑞等国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多篇

1980年首次发现“行星际磁场反向扇形效应”,并提出解释这种现象的“共轭电场”机制,得到了产生扇形效应的磁层—电离层三维电流体系,大大提高了世界数据中心A(WDC-A,美国,波德尔)由地球磁场推断行星际磁场扇形结构的准确率。

1981年首次计算出包括极区在内的全球L(地磁太阴日变化)电流体系,用三维发电机理论研究了L电流体系的产生机制,理论与观测很好吻合。

1983年最先提出“中国地磁场嵌套模型”,推导出既包括地球主磁场的内源场部分,又包括外源场部分的矩谐级数表达式,结合使用球谐分析和矩谐分析,建立了包括全球、中国、华北三个层次的地磁场嵌套模型。

1985年提出中低纬地磁子午台链思想,研究出一整套用中低纬地面观测手段诊断和监测地球电磁环境的方法,为研究日地能量耦合和磁暴预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985年用磁流体冻结场理论,首次得到地核表面无通量线运动的全速度。

1992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地磁指数—“Sq指数”,用于描述地磁太阳日变化的结构和强度特征,对中低纬大尺度电流体系的时空特点和物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

1996年提出普遍适用的“半开磁层模型”,用地面和卫星观测资料,求得太阳风—磁层能量耦合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和参数。同年实现了磁层亚暴电流体系主要成分(驱动过程和卸载过程)的定量分离,推动了磁层—电离层耦合的定量研究。

1998年根据地磁场形成的物理过程,对组成主磁场的成分进行了定量分离,并研究了各种成分的空间结构及其长期变化。

2002年建立了地球磁场的“自然正交分量”模型,并将只有100年长度的国际地磁参考场序列向前外推到十六世纪,得到长达450年的国际地磁参考场序列,推动了地磁场长期变化的研究。

1991获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奖,1994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96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在学术界任职有:

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联合会(IAGA)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委(第1-4届,第9-13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地磁与高空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地球物理学报》编委,《空间科学学报》编委,中国科学院极地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青联委员。
相关话题/地球 中国科学院 物理 国际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