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学科于 1958 年建立,为河北省重点学科,是我国省属农业院校农业机械化学科创建最早者之一,是河北省农业机械化领域唯一具备本科及研究生培养的学科。
农业机械化学科现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生导师 10 名;农业机械化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生导师 14 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40 余年来,已累计培养本科生 4500 余名、硕士 146 名。 2004 届本科生就业一次签约率为 88.89 %, 毕业生就业于河北省及京津等市的农业机械管理、农业现代化研究、高等院校、军队院校及研究所、银行、合资企业和国家大型企业等部门。
农业机械化学科始终以农业现代化研究教育为己任,以为三农服务为研究目标。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在 " 计算机农业应用 " 、 " 新型农业装备 " 、 " 机电一体化 " 等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特色,并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各研究方向及相关介绍如下:
表面工程及智能控制: 本方向一直致力于工程材料与表面工程的研究,在修复工艺研究、材料研究、材料失效分析研究、表面工程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初步建立了相关理论体系,并致力于开发研制相关智能控制设备。在金相制样技术方面,研发了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金相试样制备设备。
农产品加工及智能检测技术: 综合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对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进行设计改造,以实现对农产品加工过程的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
机械装备与自动控制: 本方向致力于机械装备的创新和性能优化设计,以精准作业机械和机电一体化研究为重点。
现代机械化生产与管理: 本方向是研究现代农业生产系统中的机械化生产工艺及其装备的性能设计。重点是因地制宜地研究机械化农业生产系统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机械化生产的科学组织与管理、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及规划。目前的研究内容包括农业可持续机械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粮食丰产关键机具与技术、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智能化田间作业机、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等。
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 基于设备机理分析、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开展机械设备状态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包括设备检测理论研究和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装置和系统的开发。依托网络技术、数学工具、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和现代测试理论与技术,通过检测外部信息获知设备的技术状况。实现故障机理分析→信号测试→信息去噪、辨识、融合→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的仪器和装置研制。
图像识别技术:涉及视觉心理学,计算机,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交叉边缘学科,以各种图像为分析对象,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基础,研究图形互相匹配(如检测变化或对目标进行三维定位)、图像特征值提取、图像分割等问题。主要应用于生物医学、卫星遥感、工业监测,军事制导、农业生产和科研等领域。
计算机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已经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得以广泛应用,信息时代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方向就是为适应社会需要,专门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和信息的智能处理理论和方法。培养高层次、理论和应用兼备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博士生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实际工作能力。本专业方向拥有合理的指导梯队和良好的实验学习环境,可为博士生提供国内外科研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为学生提供开发大型网络系统和信息处理的应用开发课题。
2005 年期间重点学科下的实验室建设稳步发展,实验室面积得到扩大,包括设备工程实验室、汽车拖拉机实验室、农业机械实验室在内实验室总面积达 3800 平方米;投入资金 50 余万元购买实验设备 100 余台套,并计划利用日元贷款 240 万元购置农业信息实时测产系统、多功能管理机、农业性能检测虚拟仪器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为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05 年教师以创新精神为主导思想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整体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发表学术论文 65 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 16 篇,承担科研项目 30 项。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申请专利 7 项。 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 12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