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专职教师 33 人,教授 7 人,副教授 12 人。硕士点一个,硕士生导师 13 名,博士生导师 2 名,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 6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4 人,已培养近二十名研究生。
该学科共有五个研究方向,涵盖了电力系统分析与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专家系统等多个研究领域。在电力系统理论分析、仪器仪表设计、 PLC 控制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如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项目有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系统、全自动纸浆质模塑成型机及一次性纸浆质快餐、农业专家系统生成工具、知识自动获取的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GIS 技术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等,多项获得市级奖励。近三年来,有近二十篇论文被索引。目前再研省、校级科研课题十余项。
在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模拟仿真系统的研究中,把农业决策史上两个先行阶段( 1. 古代谚语经验指导; 2. 经验公式 — 模式化栽培 — 黑箱数学模型)提升到数学模拟模型(白箱)与知识模型相融合的现代农业决策的高级阶段。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建模方法上移植了经济与社会学领域 MIT 福瑞斯特教授的系统动力学( SD )理论与方法,并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多年合作实现了 STELLA—Ⅱ 软件在建模及作物生长仿真上的应用。开发了各类农业专家系统及其开发平台,完成了数学模型与知识模型共同运作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IDSS )主要框架。完成了 “ 农业专家系统生成工具 ” 、 “ 苹果、梨主要病虫害预测与防治决策支持系统 ” 、 “ 小麦玉米精确栽培技术体系 ” 、 “ 棉铃虫防治的模糊人工神经网络 ” 等多项科研课题。
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将预测及决策模型嵌入 GIS 软件,利用通讯网络采集信息并发挥 GIS 专题作图功能,应用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解决了小麦、马铃薯等作物主要疫情中期预报的难题。在应用 GIS 进行土壤肥力效应监测上,改进了地学统计和分形法,并确定了合理的土壤采样间距,掌握了耕地的肥力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异,运用专家模糊综合评判技术及肥效数学模型,为中小尺度地块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生物环境调控系统研究方面,首次在国内采用了以茎部声发射信号作为作物需水信息的新方法,研制了 “ 作物水胁迫声发射监测及视情灌溉系统 ” ,进行了作物声发射信息自动监测与灌溉控制试验,开展了番茄茎部声发射信息与其它参数关系的探索性研究。采用目前流行的虚拟仪器设计思想进行了计算机测控系统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开发,与传统农业测试方法相比,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并增强了系统的通用性和可靠性。研制开发的温室、畜禽舍环境调控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实现了温室、畜禽舍环境分布式自动调控。
在农村电力网信息化方面,将不确定性知识表达和推理的贝叶斯网络技术应用于农村变电站和农村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中,解决了以往农村电网可靠性评估中不能有效识别可靠性薄弱环节的问题,从而为改善农村电网可靠性、识别故障、制定检查及修理计划等实际工程决策提供了有指导意义的具体信息。首次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农村电网故障元件的快速故障诊断方法,为事故后快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行,防止事故扩大,减少电能中断时间和增强供电可靠性提供了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