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简介-徐红星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07-31

教师姓名:徐红星
单 位
职 称
学 历
E-mailjeslove@126.com
研究方向
详细描述

简历:
1988.09-1992.07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获学士学位;
1992.09-1994.09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程师;
1996.01-2002.03瑞典查尔莫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其间:2001.02-2001.06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微结构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2.04-2002.08瑞典查尔莫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博士后;
2002.09-2004.12瑞典隆德大学固体物理系助理教授;
2005.01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研究员;
2006.01-2008.6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9.05-2014.6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主任;
2012.06武汉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14.07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2014.07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纳米光学和等离激元光子学,表面等离激元,金属纳米结构,表面增强光谱,等离激元波导。

近五年主要研究成果:

长期从事表面增强光谱和等离激元光子学(plasmonics)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和纳米全光网络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工作。主持的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和仪器专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金委面上项目等。2010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年获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在包括NatureCommun.,PRL,NanoLett.,PNAS,JACS,Adv.Mater.等的国际著名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7的有42篇(其中30篇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全部论文近五年被SCI杂志引用7000余次,H因子40,17篇论文被SCI杂志引用超过百次,最高单篇被引用1240余次,是1999年发表的所有PRL中引用最高的十篇文献之一,次高910余次,是2000年发表的所有PRE中引用最高的文献。这些工作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被邀请撰写综述性论文10篇,获重要国际会议邀请报告40余次,任OpticsExpress副主编及多个SCI期刊的编委,组织了十余次国际学术会议。在等离激元光子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四个国际会议(SPP,NFO,SPIE的Plasmonics分会,等离激元光子学前沿国际会议FOP)中,担任前三个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和FOP会议的三届大会主席,其中FOP2被NaturePhotonics专栏报道。

在等离激元光子学的两个重要领域:等离激元共振和表面增强光谱、等离激元波导和纳米光芯片,开展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主要学术成就包括:
1.金属纳米间隙结构的电磁场增强和表面增强光谱
电磁场增强效应是等离激元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表面增强光谱增强的最主要原因。候选人及其合作者发现了金属纳米间隙结构的极强电磁场增强效应,并系统地研究了其产生机理和特性。

(a)发现了金属纳米颗粒间的纳米间隙能产生强烈的等离激元共振,具有巨大的电磁场增强效应,是产生单分子灵敏度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原因;在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了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原理及产生条件,解释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主要机理,即等离激元共振耦合可使纳米间隙内的光强产生近百万倍的增强,同时金属纳米结构作为纳米天线可使拉曼散射的发射增强产生类似的近百万倍的增强,因而单个分子总的拉曼增强可以达到1011以上,从而达到可探测的水平。这一发现是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和其它增强非线性效应的基础,也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等离激元光学力、增强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纳米光学天线和量子等离激元光子学等新研究方向的基础,引领了这些新兴领域的发展;美国物理学会2010年三月会议的一个主题分会(Z2:Plasmonicnanogaps)对由此发展起来的各种研究内容进行了专题研讨。论文发表在PRL834357(1999)和PRE624318(2000),已分别被SCI杂志引用1211次和885次,是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等离激元光子学领域的经典文献,其中PRL论文是1999年发表的所有PRL中引用最高的十篇文献之一,PRE论文是2000年
发表的所有PRE中引用最高的文献。

(b)发现了金属纳米颗粒间隙中的单分子拉曼散射的偏振方向受金属纳米结构的构型调制,金属纳米结构作为纳米天线可以旋转单个量子发光体发射光的偏振方向,从而实现纳米光源的偏振调节。结合对金属纳米间隙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激光偏振方向的关系的系统研究在实验上明确证实了通过金属纳米结构等离激元共振耦合产生的电磁增强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主要原因,澄清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增强机制(电磁增强和化学增强)的长期争议。论文发表在NanoLetters8,2497(2008),PNAS105,16448(2008)和ACSNano3,637(2009),分别被SCI引用141次,105次和58次。

(c)利用银纳米线中传播的等离激元以及纳米线与纳米颗粒间等离激元共振耦合产生的巨大增强电场,在单分子水平上实现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远程激发,这种激发方式为纳米尺度的光谱激发和探测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研究结果发表在NanoLetters9,2049(2009),被SCI引用100次。

(d)成功自主研发了高真空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空间分辨率,观察到了有机小分子红外活性模式的拉曼增强,并发现了表面等离激元退激发而产生的热电子诱导的有机分子化学反应,把等离激元光子学拓展到化学反应领域。论文发表在ScientificReports2,647(2012)和Phys.Rev.E87,020401(R)(2013),分别被SCI引用45次和20次。该实验仪器在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等离激元催化化学反应、高真空弱光信号的原位提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该仪器设计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6.3)。

2.等离激元在金属纳米波导及其网络中的传播特性和功能器件
等离激元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对光的强束缚,可以突破光的衍射极限,实现在纳米尺度上对光的操控,这一特点可用于光学器件的小型化和高密度集成。近五年候选人和他的研究组对金属纳米线波导特性开展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工作,包括:首次利用金属纳米线等离激元波导构建纳米全光网络;首次实现基于等离激元的纳米光学路由器、完备逻辑门和半加器,并首次验证了等离激元逻辑功能的可扩展性等。这些工作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Newsroom邀请撰写专题报道,并且候选人因此获邀作国际会议邀请报告20余次(包括三次Keynote主旨报告)。

(a)一维金属纳米线波导中等离激元的传播特性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银纳米线波导中等离激元的激发、传播和发射特性,并揭示其主要机理,主要成果包括:发现传播的等离激元具有定向发射特性;通过对纳米线波导结构参数和激发方式的改变,实现了等离激元的手性传播以及发射光偏振特性的调控;发现等离激元的近场分布和传播模式强烈依赖于纳米线周围的介电环境,通过对介电环境的控制实现了对等离激元传播的调控;发现传播的等离激元和半导体量子点的激子可以相互激发和转化;实现了对金属纳米线上两个量子点产生的表面等离激元的分辨等。近五年候选人作为通讯作者发表相关SCI论文16篇,包括1篇PRL、1篇PNAS、5篇NanoLetters等,共被SCI引用428次,是研究纳米光芯片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b)金属纳米线波导网络及其单元功能器件
片上可集成的光信号处理技术可能是未来很有潜力的新型信息技术。候选人和他的研究组在世界上首先研制出系列完备的纳米全光逻辑器件、半加器和路由器,为进一步发展纳米光芯片奠定了基础。在纳米线网络结构中,通过控制结构参数、输入光的偏振和相位,调控等离激元在波导中的模式及其干涉特性,控制等离激元的近场强度和传播方向,从而控制输出端的光强。基于此实现了纳米尺度的光子路由器、不同波长光信号分离器和基本逻辑运算(与、或、非等)。另外,四终端的网络结构可以作为半加器实现两个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相关结果发表在NanoLetters10,1950(2010)和NanoLetters11,471(2011),分别被SCI引用96次和68次。

(c)等离激元功能器件的集成
利用金属纳米波导网络中等离激元的干涉效应,通过单元器件或门和非门的级联实现了或非运算。利用量子点成像手段,揭示了该器件的工作机制,即非门控制端网络结点处的等离激元电场分布须调控成极大值,从而可以跟来自或门的等离激元信号实现很好的干涉,将或运算的结果反转,来实现或非运算。该工作首次证实了等离激元逻辑的可扩展性,为未来片上集成光信息处理技术提供新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2,387(2011),被SCI引用72次。

主要学术兼职:
OpticsExpress副主编;
Nanoscale副主编;
ScientificReports编委;
Nanophotonics编委;
FrontiersofPhysics编委;
ChineseScienceBulletin编委;
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B922400)专家组成员;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030124)技术专家组专家;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兼职教授。

近五年主要学术活动:
(1)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或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10次,包括2009年、2011年和2013年的亚洲光谱会议(AsianSpectroscopyConference),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的等离激元光子学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urfacePlasmonPhotonics),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SPIE会议的等离激元光子学分会(Plasmonics:MetallicNanostructuresandTheirOpticalProperties分会),2012年第十二届国际近场光学会议(The12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earFieldOptics,NanophotonicsandRelatedTechniques)。
(2)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10次,包括2009年第九届国际量子结构中心年会,2009年和2011年ChinaNANO会议的纳米光学和等离激元光子学分会,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等离激元光子学前沿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rontiersofPlasmonics),2010年中韩Photonics和Plasmonics研讨会(Sino-KoreanWorkshoponPhotonicsandPlasmonics),2010年第13届中美Kavli科学前沿论坛(Chinese-AmericanKavliFrontiersofScienceSymposium),2013年等离激元光子学前沿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WorkshopofFrontiersofPlasmonics)、2013年纳米等离激元光子学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SymposiumonNanoPlasmonics),2014年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WorkshoponNanomaterialsandNanodevices)。
(3)担任国际会议当地程序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主席2次,当地程序委员会成员1次,分别为:2010年The11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earFieldOptics,NanophotonicsandRelatedTechniques当地程序委员会主席,2013年国际量子结构中心年会组织委员会主席,2011年ChinaNANO会议当地程序委员会成员。
(4)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主旨报告(keynotetalk)4次,邀请报告(invitedtalk)38次。

其他获奖及荣誉称号:
2005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资助;
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8年获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0年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0年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
2011年获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
2013年获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
201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4年****特聘教授

已毕业博士研究生和出站博士后:
李志鹏2008届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陈佳宁2008届博士(联合培养),青年千人,现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
杨志林2009年出站博士后,现为厦门大学教授
魏红2009届博士,现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14年基金委优青
黃映洲2010届博士,现为重庆大学副教授
管志强2010届春季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副教授
李敬2011年出站博士后,现为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NateGrady2011年出站博士后,现为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博士后(美国人)
董斌2011年出站博士后,现为大连民族学院教授
刘宁2011年出站博士后,现在爱尔兰Limerick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
方蔚瑞2011届博士,现为瑞典Chalmers理工大学博士后
王文慧2011届博士,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
朱殷2012届博士,现为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副研究员

徐红星教授课题组主页:http://physics.whu.edu.cn/hxxu/
武汉大学纳米中心主页:http://nano.whu.edu.cn/
招收研究生情况:拟招4-5名硕博连读生,欢迎报考!
联系人:邹辞
电话:**
Email:jeslove@126.com
相关话题/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