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5年博士生招生导师

本站小编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5-09-21



陈  杰,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赴德国波茨坦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和戴维斯分校、瑞士洛桑大学作短期学术访问,并与这些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12-2013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访问。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主任,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一直从事新生代构造、新构造、活动构造、第四纪地质及其年代学、构造地接待貌、断层相关褶皱、工程地震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致力于:1. 青藏高原周缘及邻区主要造山带如帕米尔、昆仑山、祁连山、天山、龙门山新生代再造山作用的时间、幅度、变形方式、变形分布及其与地震活动、环境变化、地表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2. 第四纪沉积物释光测年方法及其应用研究;3. 释光-电子自旋共振低温热年代学研究;4.古地震年代学研究;5.岩石暴露面测年研究;6.大震地表破裂带研究。

电话:(010)62009093  E-mail:chenjie@ ies.ac.cn

 

陈小斌,男,1972年生,研究员。2003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在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2012年获得研究员任职资格。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测深方法与应用,包括大地电磁数据处理技术、正反演算法、可视化集成软件研发、深部电性结构探测及其动力学解释、大陆动力学三维数值模拟等多个侧面。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地震行业专项、所长基金等多项研究工作。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近60篇。

E-mail:cxb@pku.edu.cn

 

单新建,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空间对地观测与地壳形变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协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中国遥感技术应用协会理事,中国地震卫星专家组成员。中国地震局新世纪百人计划第一批入选。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等项目。2011.11-2012.5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牛津大学访问。2000年至2011年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访问法国国家科学中心、香港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等,并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专家进行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主要研究方向:InSAR地壳形变观测技术及应用;地壳形变观测与运动学、动力学研究;震间-同震-震后形变场观测与演化特征分析;地表形变场、地震波等联合反演与数值模拟;热红外图像接收处理及断层活动性研究;电离层观测、处理与地震异常分析研究等。

目前研究方向:1、InSAR形变场监测与构造形变场特征分析;2、地壳形变观测与动力学模拟;3、形变场、地震波联合反演与震源特征研究;4、卫星热红外与断层活动图像研究;5、电磁层观测技术及应用。

所发表学术文章中有40篇被SCI收录,38篇被EI收录;46篇文章被SCI引用169次;在CSCD数据库中,有39篇论文共被引用284次。2001年以来分别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7项。2008年、2012年分别获得中国地震局优秀硕士和博士指导教师奖。2006年、2012年分别获得第五届李善邦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第四届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E-mail:xjshan@163.com

 

邓志辉,男,1962年生,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长期预测研究室主任,现任广东省地震局地震分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北京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委员,地下流体专业委员会委员。198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专业,1992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在韩国资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年,2013年调到广东省地震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地震机理和预测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近十年来承担科研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著30多篇(本),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8名。

近期主要工作和成果:

(1)开展了地震孕育、发生和异常的数值模拟研究,特别是对地壳、上地幔粘弹介质中断层摩擦粘滑过程和地球物理异常的流-固-热耦合机理的数值模拟,取得了新的进展。

(2)研究了地震热异常的识别方法,提出了根据构造相关性提取红外异常的新方法,并在国内首先对潜热通量动态与地震发生的关系进行研究,已取得较好结果。

(3)通过二次开发把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地震预测研究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负责“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开发,该系统已经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

E-mail:deng6789@163.com

 

甘卫军,男,1964年生,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国际全球导航服务组织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理事会委员、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委会委员。

主要科研工作:1998.11~2001.08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作访问学者,主攻GPS的自动化数据处理及地壳形变的GPS观测解释。研究涉及美国中东部的地壳形变与地震危险性、加州东部剪切带的构造形变与演化过程,以及旧金山湾区的GPS速度场特征与应变积累等。2003.08~2004.03在欧洲空间局(ESA)作高级访问学者半年期间,负责Galileo /EGNOS导航系统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的GPS密集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差异运动GPS速度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拟》、《青藏高原现今隆升扩展速率及构造形变模式的GPS 观测研究》、《海原断裂带"天祝地震空区"断裂浅层蠕滑精细特征的GPS 观测研究》和科技部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中国大陆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及“973计划”子项目《区域活动构造运动方式和应变分配研究》等十余项,并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运行管理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管理。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