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付丽华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31

姓 名 付丽华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9年2月 籍贯 河南荥阳市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lihuafu@cug.edu.cn
工作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学与物理学院 邮政编码 430074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单位电话
个人主页


个人简介
付丽华,1979年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12月晋升为教授。
主讲《数值分析》、《数学的模型与实验》、《数学逻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矢量分析》、《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本科生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模式识别》、《应用数学方法》等。主持湖北省教学项目1项,校级教学项目2项。2012年,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第一届“朱训青年教师奖”;同年,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第十届“十大****”; 2011年,被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评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金石奖教金”;2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11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第三层次)。同年,入选中国地质大学第二批“摇篮计划”。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基金项目。在‘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以及《电子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SCI,EI检索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写教材1部。



工作经历
付丽华,2003年硕士毕业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理学院任教至今。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2013-2014年,在美国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 做访问****,2013年,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信息处理与智能计算方面研究工作,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基金项目。在‘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以及《电子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


教育经历
1996-2000年,在湖北大学数学教育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2000-2003年,保送至湖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6-200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学习或博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1. 2012年,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第一届“朱训青年教师奖”。
2. 2012年,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第十届“十大****”。
3. 2011年,被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评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4. 2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金石奖教金”。
5. 2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是信息处理与智能计算。目前感兴趣的研究工作有:
(1)信号稀疏表示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信号稀疏表示是信号处理界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研究领域,众多研究论文和专题研讨会表明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信号稀疏表示的目的就是在给定的超完备字典中用尽可能少的原子来表示信号,可以获得信号更为简洁的表示方式,从而使我们更容易地获取信号中所蕴含的信息,更方便进一步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如压缩、编码、去噪等。
(2)深度学习及其在地球物理领域中的应用。作为大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已经成为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领军的方向,其本质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最终认知真实世界。其在地球物理领域中的应用(例如,储层识别,断层识别等)正方兴未艾。
(3)基于场理论的地球物理信息提取方法。利用高阶谱矩分析对场空间小尺度变化进行局部定量化分析。

科研项目
1.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1011): 多核快速学习方法在地震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稀疏的可调核函数模型及其在时频分析中的应用。
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稀疏表示的自适应核模型及其在地震信号谱分解中的应用研究。
4. 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CDB04205)——基于混合核的NARX系统辨识及在地磁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论文

[1] Fu L., Li H., Zhang M., Sparse RBF networks with multi-kernels. 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 2010, 32(3): 235-247.
[2] Fu L., Li H. and Zhang M., Tree based orthogon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with repeated weighted boosting search. Journal of Computers, 2012, 7(1): 187-195.
[3] Fu L., Zhang M., Zhi H., Li H. and He T., Adaptive hybrid feature extraction for leaf image classification b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2, 7(2): 160-166.
[4] Fu L., Zhang M., Li H., Wavelet–based approach for frequency estimation in complex noises. 8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 (ICSP-2006), nov., 2006, vol. 1, pp. 290-293.
[5] Zhang M., Fu L. Li H., Wang G., Harmonic retrieval in complex noises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2008, 18(4): 534-542. (通讯作者)
[6] Zhang M., Fu L., Wang G., He T., Improved orthogon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with tunable kernels using a tree structure search algorithm.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2008, vol.15, pp. 653-656.(通讯作者)
[7] 付丽华,李宏伟,刘智慧,赵浩岚,基于多核模型的地震信号高效稀疏分解.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5, 50(3):444-450.
[8] 付丽华,李宏伟,张猛,基于更贪心策略的快速正交核匹配追踪算法. 电子学报,2013, 41(8): 1580-1585.
[9] 付丽华,李宏伟,张猛,尺度可调的混合核RBF网络. 电子学报,2011, 39(1): 184-189.
[10] 付丽华,李宏伟,张猛,黄娟,带多核的多尺度径向基函数网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8(1): 39-42.



出版专著和教材
付丽华,边家文,李志明,李宏伟. 谐波信号分析与处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年.

我的团队
本人所在的“信息处理与智能计算”(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Intelligence Compoputation, IPIC)团队创建于1998年。目前共有31名研究人员,包括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5名。在读博士生6名,在读硕士生12名。IPIC下辖“时间序列与谱分析”、“小波分析与时频分析”和“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等三个子方向。

近年来,IPIC团队成员主持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在《IEEE Tranaction on Information Theory》、《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Signal Processing》、《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Journal of Statistical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Circuits,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PloS ONE》、《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Knowledge-Based Systems》等本领域国外高水平著名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和EI检索论文总计70多篇,出版专著2部。

IPIC团队获国家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五),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三等奖4项,湖北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4项,全国性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3项。







相关话题/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