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峡 大 学
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A卷)
考试科目: 政治学基础
一、填空题(本部分共有10道题,每空3分,共30分)
1. 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政治是 的集中体现。
3.利益矛盾在社会中呈现两个方向:横向利益矛盾和 。
4.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层次性划分,政治权力分为 和地方权力。
5.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 表现。
6.政治管理以实现公共生活的 为基本价值取向。
7.政治参与是 的政治行为。
8.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是 。
9.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 两个层次组成。
10.政治发展采取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政治革命,另一种是 。
答案:1.唯物辩证法 2.经济
3.纵向利益矛盾 4.中央权力
5.(直接)动态 6.公平与效率
7.普通公民 8.分权制衡
9.政治思想 10.政治改革
二、名词解释(本部分共2道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 利益: 就是在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利益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三、简答题(本部分共3道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阶段(答对每阶段2分,时间2分)
a.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公元前2200-前771年;
b.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学说前770-前221年;
c.封建社会的政治学,秦汉到晚清;
d.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学,1840-1949年;
e.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学,1949年以后至今。
2.简述主要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答对机构每个2分,职能每个3分)
a.国家元首;职能正要有:公布法律、任免高级官员、召集议会、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代表国家颁布荣誉称号。
b.立法机关;职能主要有:制定修改法律、审查国家预算、组织或监督政府、其他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
c. 行政机关;职能主要有:执行法律、制定政策、领导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处理军事问题、处理对外事务。
d.司法机关;主要职能:侦查、诉讼、审判。
3.简述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每个观点4分)
a.以政治统治为前提;
b.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
c.以公民的自由、平等权为核心;
d.以多数决定为基本规则;
e.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
四、论述题(本部分共1道题,总分40分)
论述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5分)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人们的需要通过这些社会关系转化为人们的利益,同时,人们的利益页只有在这些社会关系中得到满足和实现。
2.利益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5分)
利益关系由两个基本面,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以这两个方面为基础,构成了人们的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
3.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5分)
共同利益的特性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的。
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5分)
利益关系的构成内容规定了政治权力的基本功能,即以强制方式来实现共同利益,协调和解决利益矛盾;同时,利益关系的内容决定了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二、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5分)
人们进行政治斗争,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争,人们进行政治活动的根本动因是人们要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5分);
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其所由以建立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5分)
作为观念而存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自于人们的政治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利益。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5分)
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矛盾,同一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发展,以及利益本身内容和层次的提高,都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