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2005年9月 – 2009年7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
2002年9月 – 2005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
1998年9月 – 2002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
工作经历:
2018年7月至今,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18年1月至3月,乘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科考船“Atlantis”号,赴大西洋进行科学考察和国际合作研究。
2016年8月 – 2017年8月,赴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海洋与环境科学系,进行合作研究。
2013年7月至10月,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生物系,进行合作研究。
2012年2月至8月,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生物系,进行合作研究。
2013年7月 –2018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9年9月 – 2013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荣誉或奖励:
华中师范大学“桂子青年****”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青年科技创新奖”特等奖
“湖北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
“中国藻类学研究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优秀学术论文奖
主要研究领域:
藻类生物学领域,主要包括:
(1)藻类与环境互作机制。浮游藻类是全球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它们的生理代谢机制、种群演替、分布规律与周围环境和全球变化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海洋缺铁是限制全球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子。本研究组近年来围绕“海洋缺铁”这个基础科学问题,从“浮游藻类铁吸收分子机制”、“浮游藻类的生态学分布与水体铁环境之间的关联”,以及“全球变化与海洋缺铁的协同效应”三个层次解析该重要科学问题。
(2)蓝细菌(蓝藻)生理代谢机制。蓝细菌作为可以一类进行光合放氧的革兰氏阴性菌,在生理代谢机制上具有较多独特性。本研究组力图从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矿质元素吸收等方面揭示蓝细菌独特的生理代谢机制,及其与环境适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必然性、偶然性和压力选择性。
(3)以蓝细菌为底盘细胞的合成生物学。蓝细菌具有可自养(兼异养)生长、生长速度快、便于遗传操作等优势,本研究组力图开发具有分泌能力的工程蓝细菌,使其作为“细胞工厂”产生并分泌高附加值代谢物。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外膜孔蛋白在蓝细菌铁吸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2018/1-2021/12),55万元。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蓝细菌TonB-ExbB-ExbD依赖的铁吸收机制研究”(2015/1-2018/12),84万元。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蓝藻CO2浓缩过程中一个功能基因簇的鉴定与调控机制研究”(2012/1-2014/12)22万元。
●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CCNU16KFY03):“水华演替过程中藻类与环境因子的互作及藻华防控技术”(2016/5 -2018/5),25万元。
● 主持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CCNU15A02022):“蓝细菌Fe-S簇的组装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2015/04-2017/12),16万元。
● 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蓝藻(蓝细菌)对铁的吸收、储存与利用机制”(2014/7-2015/6),15万元。
● 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CDB160):“一个潜在叶绿体ORF基因族在调节蓝藻CO2浓缩机制中的功能研究”(2012/1-2013/12),6万元。
● 主持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CCNU11A01019):“TonB依赖型转运蛋白在蓝藻铁吸收过程中的功能研究”(2011/1-2012/12),6万元。
●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陆生蓝藻发菜WSPA蛋白对胞外多糖结构稳定性的调控作用”(2017/1-2020/12),第二完成人,60万元。
●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蓝藻发菜光形态建成过程中MAAs的合成调控与功能研究”(2012/1-2015/12),第二完成人,62万元。
●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模块组合式纳米探针设计合成及其在除草剂靶标研究中的应用”(2011/1-2014/12),第三完成人,60万元。
发表论文:
1.Jiang HB, Fu FF, Rivero-Calle S, Levine N, Sa?udo-Wilhelmy SA, Qu PP, Wang XW, Pinedo-Gonzalez P, Zhu Z, Hutchins DA. (2018). Ocean warming alleviates iron limitation of marine nitrogen fixation. Nature Climate Change 8:709-712. (IF=21.7)
2.Xu N, Qiu GW, Lou WJ, Li ZK, Jiang HB* (通讯作者), Price NM, Qiu BS. (2016). Identification of an iron permease, cFTR1, in cyanobacteria involved in the iron reduction/re-oxidation uptake pathwa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8(12): 5005–5017. (IF=5.2)
3.Jiang HB, Lou WJ, Ke WT, Song WY, Price NM, Qiu BS (2015). New insights into iron acquisition by cyanobacteria: An essential role for ExbB-ExbD complex in inorganic iron uptake. The ISME Journal, 9:297-309. (IF=9.5)
4.Qiu GW, Lou WJ, Sun CY, Yang N, Li ZK, Zang SS, Fu FX, Hutchins DA, Jiang HB* (通讯作者), Qiu BS*. (2018). Outer membrane iron uptake pathways in the model cyanobacterium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84(19): e01512-18. (IF=4.1)
5.Jiang HB, Cheng HM, Gao KS, Qiu BS. (2013). Inactivation of Ca2+/H+ exchanger in Synechocystis sp. strain PCC 6803 promotes cyanobacterial calci?cation by upregulating CO2-concentrating mechanism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9 (13): 4048-4055. (IF=4.1)
6.Zang SS#, Jiang HB# (共同第一作者), Song WY, Chen M, Qiu BS. (2017).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ulfur-formation (suf) genes in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under photoautotrophic and heterotrophic growth conditions. Planta, 246(5):927-938. (IF=3.1).
7.Jiang HB, Song WY, Cheng HM, Qiu BS. (2015). The hypothetical protein Ycf46 is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CO2 utilization in the cyanobacterium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Planta, 241:145–155. (IF=3.1)
8.Jiang HB, Lou WJ, Du HY, Price NM, Qiu BS. (2012). Sll1263, a unique cation diffusion facilitator protein that promotes iron uptake in the cyanobacterium Synechocystis sp. strain PCC 6803. Plant & Cell Physiology, 53(8): 1404-1417. (IF=4.0)
9.Jiang HB, Kong RQ, Xu XD. (2010). The N-acetylmuramic acid 6-phosphate etherase gene promotes the growth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cyanobacteria under light-limiting conditions.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92(8): 2239-2245. (IF=3.2)
10.Jiang HB and Qiu BS. (2011). Inhibition of photosynthesis by UV-B exposure and its repair in the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3: 691-696. (IF=2.6)
11.Jiang HB and Qiu BS. (2005). Photosynthetic adaptation of a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Cyanophyceae) to prolonged UV-B exposure. Journal of Phycology, 41: 983-992. (IF=2.8)
12.Shang JL, Chen M, Hou SW, Li T, Yang YW, Jiang HB, Dai GZ, Zhang ZC, Wolfgang H, Qiu BS. (2019). 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insights into the survival of the subaerial cyanobacterium Nostoc flagelliforme in arid and exposed habitats: Cyanobacteria in arid and exposed habitats.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1(2) doi:10.1111/1462-2920.14521.
13.Wang XW, Fu FX, Qu PP, Kling JD, Jiang HB, Gao YH, Hutchins DA. (2019). How will the key marine calcifier Emiliania huxleyi respond to a warmer and more thermally variable ocean? Biogeosciences doi.org/10.5194/bg-2019-179.
14.Zhu Z, Fu FX, Qu PP, Mak E, Jiang HB, Zhang RF, Zhu ZY, GaoKS, Hutchins DA. (2019). Interactions between ultraviolet radiation exposure and phosphorus limitation in the marine nitrogen-fixing cyanobacteria Trichodesmium and Crocosphaera.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LO-18-0474.R2. Minor revision.
15.Chen Z, Luo L, Chen R, Hu HH, Pan Y, Jiang HB, Wan X, Jin H, Gong YM. (2018). Acetylome profiling reveals extensive lysine acetylation of the fatty acid metabolism pathway in the diatom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17(3):399-412.
16.Wang XQ, Jiang HB, Qiu BS. (2015). Effects of iron availability on competition between Microcystis and Pseudanabaena or Chlorella species. European Journal of Phycology, 50(3):1-11.
17.Ke WT, Dai GZ, Jiang HB, Zhang R, Qiu BS. (2014). Essential roles of FeSOD in photoautotrophic growth of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and heterogenous expression of marine Synechococcus sp. CC9311 Cu/ZnSOD within its sodB knockdown mutant. Microbiology-SGM, 160:228-241.
18.Wang XQ, Jiang HB, Zhang R, Qiu BS. (2013). Inactivation of the petE gene encoding plastocyanin causes different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in cyanobacterium Synechocystis PCC 6803 under light–dark photoperiod and continuous light conditions.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341(2):106-114.
19.Zhang Y, Jiang HB, Qiu BS. (2013). Effects of UVB radiation on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the chlorophyceae Chlamydomonas microsphaera. Journal of Phycology, 49(2):318-328.
20.Xu K, Jiang HB, Juneau P, Qiu BS. (2012).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Scenedesmus obliquus and Cyclotella meneghiniana to temperature and light regim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4: 1113-1122.
21.Zhang Y, Jiang HB, Liu SW, Gao KS, Qiu BS. (2012). Effect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on competition of the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with the green alga Chlamydomonas microsphaera. European Journal of Phycology, 47: 1-11.
22.Liu YH, Liu K, Ai YF, Jiang HB, Gao X, Qiu BS. (2012). Differential display analysis of cDNA fragments potentially involved in Nostoc flagelliforme response to osmotic stress.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4: 1487-1494.
23.姜海波,邱保胜。蓝藻对UV-B增强的响应与适应,《西北植物学报》,2005,25(6):1259-1268。
24.姜海波,宋立荣,邱保胜。《微囊藻》章节,高坤山主编《藻类固碳—理论、进展与方法》,2014,pp280-293。
25.傅飞雪,David A Hutchins,姜海波,高坤山。《氮固定测定方法》章节,高坤山主编《水域环境生理学研究方法》,2018,pp183-188。
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区项目、青年项目等评审专家;
担任Environ Microbiol、Appl Environ Microbiol、J Bacteriol、Arch Microbiol、Plant Physiol、J Phycol、J Appl Phycol、《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英文刊、《湖泊科学》、《水生生物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姜海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26
相关话题/生命科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凯于
教育经历:2008年7月-2009年10月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免疫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后2001年9月-2005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农药学博士1996年9月-1999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微生物学硕士1987年9月-1991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工作经历:2012年1月-至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1月-2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6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德立
教育经历:1975.9—1978.7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学士1978.9—1981.7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进修1996.9—1999.6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工作经历:1978.8—1986.6华中师范大学生科院助教1986.6—1993.6华中师范大学生科院讲师1993.6—1998.12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6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罗金红(JinhongLuo)
教育经历:2005年9月-2009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学士2009年9月-2011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硕士2011年9月-2015年9月Max-PlanckInstituteforOrnithology和MunichUniversity联合培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6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绪生
基本情况简介:1976年9月出生,博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湖北省昆虫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昆虫先天性免疫的分子机制、昆虫病原真菌抑制宿主昆虫先天性免疫反应的机理、昆虫病原真菌在鳞翅目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学习工作经历:●1994年9月-1998年6月:湖北农学院,获学士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6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彭建新
教育经历:1980年9月-1983年12月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硕士学位1975年9月-1978年7月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工作经历:1997年12月-至今华中师范大学生科院副教授、教授1995年12月-1997年12月美国康奈尔大学BTI访问****1983年12月-1995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生科院讲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6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邱保胜
教育经历:1991年9月-1995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理学学士1995年9月-2000年6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理学博士工作经历:2000年7月-2002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2002年11月至今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05年1月-2006年3月加拿大McGill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6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祁超
教育经历:1985年9月-1989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9月-1992年6月: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9月-2002年6月:军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92年7月-20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6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东
基本情况: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中心博士后。2000年7月—2004年6月,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2004月7月至今,在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现任国际期刊《JournalofFreshwaterEcology》、《湖泊科学》、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6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万翠红
教育经历:2000年9月-2004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学位(专业:化学)2004年9月-2009年6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专业:化学,导师:刘淑莹研究员)工作经历:2015年11月-至今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4年10月-2015年6月研究人员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6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国秀
教育经历:1997年9月-01年6月中山大学博士学位1986年9月-89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1978年9月-82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2001年6月-今天华中师范大学教授1982年6月-01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2008年9月-11年4月多伦多大学高级访问****2005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