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静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1-21





一、基本信息
姓名:徐静
职称:教授
邮箱:happyjing3@163.com


二、个人简历
徐静,女,自然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以“Sehr Gut”最高成绩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先后在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从事博士、博士后研究,剑桥大学访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海南省科协青年英才创新计划获得者,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海南省优秀基层科技工作者,海南省第二十三届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南海名家。主要承担《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天然产物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有机波谱分析》、《化工产品剖析》、《结构分析与表征》等10 门博士、硕士、本科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现担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药学分会理事,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海洋药物博士论坛”青年委员会组委,海南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兼职研究员。成功组建“热带海洋红树林微生物药物研发创新团队”,主持与结题各级项目20余项,累计到账经费500余万,其中国家基金3项(面上项目、地区基金、青年基金),独立出版54万字专著一册,《红树林微生物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参编英文专著《Mangrove Ecosystem Ecology and Function》,London, UK, InTechOpen;主编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天然产物化学实》《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和EI收录论文40余篇,总影响因子IF>80,引用频次>1700。有关成果已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四届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研成果二等奖、吴多泰博士科研成果三等奖。


三、主要研究方向:
1、热带海洋红树林微生物多样性及药用功能分子发现
2、海南特色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以及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研发
3、靶向信号通路的药理活性机制研究


四、荣誉奖励: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3、海南省基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4、海南省科协青年科技英才创新计划人选;
5、海南省第二十三届青年五四奖章;
6、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7、海南省高层次领军人才;
8、海南省高层次拔尖人才;
9、海南省南海名家;
10、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1、海南省教育厅第四届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12、海南大学“吴多泰博士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
13、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14、全国学会“我与科协同成长” “优秀征文奖”、演讲比赛“三等奖”;
15、第二届海南省青年教师化工实训大赛特等奖;
16、海南大学党员教师“勇当先锋、做好表率”教学能手提名奖;
17、海南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
18、海南大学优秀班主任;
19、海南大学五一劳动之星;


五、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专著:
1. 徐静. 红树林微生物天然产物化学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41971-2.
2. Jing Zhou, Jing Xu*. Mangrove - Fauna and Flora[M]. InTechOpen Book Chapter: Chemistry and biodiversity of Rhizophora-derived endophytic fungi.
教材研究成果:
1. 徐静.天然产物化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37960-3.
2. 徐静, 梁振益.天然产物化学实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36029-8.
专利研究成果:
1. 徐静, 杨小波, 周婧. 大青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类叶升麻苷的制备. 专利号:ZL9.4.
2. 徐静,周婧,吴希,徐志勇,李钢,岑举人. 一种免疫抑制活性吡喃类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4.2.
3. 徐静,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PKS I型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 9.2
4. 徐静,岑举人,李钢. 吐叶醇作为有效成分在免疫抑制剂中的应用. 专利号:ZL2.5
5. 徐静,张雪侠. 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四氢喹啉类生物碱Malaysiensin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1.8
代表性论文:
1. C. Wei, Q. Deng, M. Sun, J. Xu.* Cytospyrone and Cytospomarin: Two new polyketides isolated from mangrove endophytic fungus, Cytospora sp. Molecules, 2020, 25, 4224-4233.
2. G. Li, J. Zhou, M. Sun, J. Cen*, J. Xu.* Role of luteolin extracted from 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 leaves in protecting HepG2 cells from tbhp-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ts cytotoxicity, genotoxicity. J. Funct. Foods, 2020, 74, 104196.
3. J. Zhou, Q. Yang, X. Zhu, T. Lin, D. Hao, J. Xu.*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 leaf extracts and their major components. Plos One, 2020, 15(6), e**.
4. J. Zhou, G. Li, D. Qin, D. Y. Zheng, X. B. Yang, J. Xu.* Cytotoxic constituents from the mangrove endophytic Pestalotiopsis sp. induce G0/G1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human cancer cells. Nat. Prod. Res., 2018, 32(24), 2968-2972.
5. J. Xu.*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derived from mangrove-associated microbes. RSC Adv., 2015, 5 (2), 841 – 892.
6. J. Xu, Y. C. Song, Y. Guo, Y. Ning Mei, R. X. Tan. Fumigaclavines D-H, New Ergot Alkaloids from Endophytic Aspergillus fumigatus. Planta Med., 2014, 80, 1131-1137.
7. J. Xu,* X. B. Yang, Q. Lin*. 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Pestalotiopsis-derived natural products. Fungal Divers., 2014, 66, 37-68.
8. Y. Hemberger,? J. Xu,? V. Wray, P. Proksch, J. Wu,G. Bringmann. Pestalotiopens A and B: Stereochemically challenging flexible sesquiterpene-cyclopaldic acid hybrids from Pestalotiopsis sp. Chem. Eur. J. 2013, 19, 15556-15564.
9. J. Xu*. Biomolecules Produced by Mangrove-Associated Microbes. Curr. Med. Chem., 2011, 18(34), 5224–5266.
10. J. Xu, J. Kjer, J. Sendker, V. Wray, H. S. Guan, R. A. Edrada, W. H. Lin, J. Wu, P. Proksch. Chromones from the Endophytic Fungus Pestalotiopsis sp. Isolated from the Chinese Mangrove Plant Rhizophora mucronata. J. Nat. Prod. 2009, 72(4), 662- 665.



相关话题/化学工程 海南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铁桥
    一、基本信息姓名:陈铁桥职称:教授邮箱:chentieqiao1111@aliyun.com;chentieqiao@hnu.edu.cn主页:https://www.x-mol.com/groups/Chen-Tieqiao二、个人简历陈铁桥,男,课题组长,海南大学C类高层次教师,海南大学化学工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1-21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曾潮元
    一、基本信息姓名:曾潮元职称:副研究员邮箱:zengchaoyuan@hainanu.edu.cn二、个人简历曾潮元,男,中共党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海南省塑协生物降解材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海南省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快速检测法地方标准专家组组长,北理海南数智创新产业联盟秘书长,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1-21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邓培林
    一、基本信息姓名:邓培林职称:讲师邮箱:dengpeilin@hainanu.edu.cn二、个人简历邓培林,男,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202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加入海南大学“氢能技术及应用”团队。近年来主要以高活性、长寿命、低成本的新型材料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1-21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艳安
    一、基本信息姓名:高艳安职称:研究员邮箱:ygao@hainanu.edu.cn二、个人简历高艳安,男,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获得者(2013年择优)。1975年出生于河北唐山。1999年于山东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于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获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1-21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杜学禹
    一、基本信息姓名:杜学禹职称:副教授邮箱:duxueyu@hainanu.edu.cn二、个人简历杜学禹,男,浙江绍兴人。2013年博士毕业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纤维与高分子系,2013至2016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林业与生物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3月被海南大学以D类高层次人才引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1-21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慧
    一、基本信息姓名:胡慧职称:讲师邮箱:hhu@hainanu.edu.cn二、个人简历胡慧,女,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湖北鄂州人,2015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化学专业。2016年至2017年在美国里士满大学(UniversityofRichmond)做博士后,主要从事杂环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1-21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助威
    高助威,男,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曾工作于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过滤与分离重点实验室。2019年以其他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海南大学参加工作,现任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师。近五年发表论文约30余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十余项,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十余人,指导科技创新项目多项,荣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1-21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康振烨
    一、基本信息姓名:康振烨职称:副教授邮箱:zkang@hainanu.edu.cn主页:二、个人简历康振烨,男,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自由贸易港“E类人才”;2018年5月于美国田纳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7月-2021年3月在美国能源部(DOE)可再生能源国家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1-21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添增
    一、基本信息姓名:黄添增职称:副教授邮箱:huangtianzeng505@163.com;主页(https://www.x-mol.com/groups/Chen-Tieqiao/people/17069)二、个人简历黄添增,男,讲师/硕士生导师,2018年9月博士毕业于日本筑波大学,导师韩立彪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1-21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春娅
    李春娅,女,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9月毕业于日本筑波大学并获博士学位。2020年11月以其他类高层次人才引进海南大学。研究领域为有机磷化学(有机磷化合物新的合成方法及其机理研究),金属有机化学(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联系方式:**;995045@hainanu.edu.cn教育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