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宁
女
副教授
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粤语,日汉对比
职务:研究生部主任、普通话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职: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香港普通话专业学会学术顾问、粤港教育交流合作项目香港普通话教学深造课程导师、HSK(汉语水平考试)考试管理人员
1982年入读中山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1986年获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由国家分配留校工作,开始从事对外汉语教学。1992年11月任中山大学讲师。1998年在职攻读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硕士学位。2002年8月-2003年6月赴韩国檀国大学任教。2004年在职攻读中山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2008年12月毕业,2009年6月获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近20篇,主编教材一套两册,参编教材多套,独立完成专著一部,与人合著《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获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参与项目多个。
进修生:初级读写、听力、口语、中级口语、高级汉语综合;
本科生:高级汉语综合、朗读与正音;
研究生:综合基础课程、语言要素的教学
一、专著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三作者),2007
《汉语作为二语的“得”字句习得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3
二、教材
《阶梯汉语系列教材——中级听力》(参编者),华语教学出版社,2005-2007
《泰国人学汉语》(参编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高级汉语精读教程》(主编)Ⅰ、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07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二版)》(参编者),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9。
《现代汉语》(参编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三、论文
1.日本学生汉语病句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外国语言文学论文集( 4 )》,1996 年 第 3 期
2.汉语的否定词与日本学生的语法偏误,《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纪念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成立 15 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1997 年第 4 期
3.粤语语气词“喽”、“噃”和“喽噃”(第一作者),《广州话研究与教学》第三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2
4.与普通话“起来”对应的粤语词语比较,《第七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方言》增刊 商务印书馆 2000.12
5.“一再”和“再三”的辨析(第二作者),《汉语学习》 2002年第1期
6.“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分析,《汉语学习》2002年第6期
7.“把”字句的教学与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第二作者),《汉字汉语汉文化》,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9月
8.日本留学生汉语词汇偏误分析,《汉字汉语汉文化》,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9月
9.韩国汉语学习者汉语偏误成因初探,《对韩(朝)汉语教学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10.“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与排序研究(第二作者),《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11.汉语“有”字句与日语“ある”句的比较,《双语双方言》(八),汉学出版社,2005年5月
12.留学生“得”字情态补语句习得考察,《对外汉语教学习得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13.试析粤语体词前的“成”,《第十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4. 论《老张的哲学》之语言变异艺术,《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9月
15. 两种“得”字补语句的习得考察(第二作者),《汉语学习》,09年3期
16.越南母语者习得两种状态补语句的对比分析,《“50年汉语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河内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17.汉语“N+V+得+A”句式的习得过程考察——基于100万字中介语语料库,《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期18.“得”字句的多角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第3期19.高级汉语精读教材编写之我见,《世界华文教育》2011年第3期
四、项目
1.对外汉语副词的系统研究 (参加者)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科研项目。
2.语法项目的选取的依据与排序(第二参加者),项目来源:国家汉办。
3.留学生汉语语法偏误生成的原因和相关语法规则的解释(第二参加者),项目来源:国家汉办。
4.对外汉语语法点学习难度、顺序及偏误研究(第三参加者) 项目来源:全国社科规划办。
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号18000-3191002,负责人朱其智, 2011.1-2013.1,本人作为研究生部主任,参与项目实际管理及实施,并负责子项目案例库建设(经费3万)。教育部项目。
(一)硕士(获学位6人)1. 2011年1月获学位(2人)
陈盈(中美高校学生二语听力策略调查研究
——以美国雪城大学和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宋英(中介语程度副词“很”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2. 2011年6月获学位(1人)
罗琼(法语为第一语言的西非学生汉语韵母习得考察)
3.2012年1月获学位(3人)
王艺莳(台湾《新版实用视听华语》任务型练习特点之探究——兼与《新实用汉语课本》对比分析为例)
赵雪莲(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对外汉语高级写作教学设计)
朱颖(柬埔寨汉语教材《华文》课文分析)
(二)学士(获学位7人)
1.2006年6月获学位(1人)
大见佳子(“大概”一词的汉日对比)
2.2007年6月获学位(2人)
李俊亨(汉韩同形量词的比较)
李成权(韩汉同形同素异义词对比分析)
3.2009年1月获学位(1人)
吴美丽(韩国学生汉韩汉字词偏误分析)
4.2009年6月获学位(1人)
朴松姬(汉韩与生肖有关的惯用语对比研究)
5.2010年1月获学位(1人)
阿李(土耳其留学生使用汉语声调的偏误调查
6.2010年6月获学位(1人)
崔银善(“一个(+NP)”格式中“一”的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