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深圳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49)

深圳大学 /2013-10-13


     LETTERS、JOURNALOFNUCLEARMATERIALS、PHYSICSOFPLASMAS上发表十多篇论文。
    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进入本学科的研究生拓展国际视野,把握国际研究前沿以及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部分毕业生已经进入国际著名研究所、中科院研究所、深圳市政府智库以及高新技术企业。
070205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
     凝聚态物理学是当今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是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的基础,对高新科技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日益向相邻学科渗透、扩展,有力的促进了诸如化学、材料科学、生物物理和地球物理等交叉学科的发展。凝聚态物理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传统的固体物理各分支以及许多不断涌现的新分支,如强关联电子体系物理学、无序体系物理学、准晶物理学、介观物理与团簇物理。深圳大学凝聚态物理硕士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各类小尺寸纳米结构、分子结构的电子传输特性,包括结构的直流、交流电流电压特性、电子自旋传输特性、电子传输的热特性以及量子噪声特性等的理论研究及第一性原理计算;
    2)体材料及表面掺杂与缺陷对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包括金属薄膜表面杂质和缺陷对表面电导的影响,掺杂对半导体材料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3)低维半导体、稀磁半导体及拓扑绝缘体的电子结构及物性;
    4)新型材料的超快光物理,包括超短脉冲光学、超短脉冲光通讯,飞秒激光与新型材料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光的调制和对介质的操控,超快光学、光子学元器件制备及研究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出现的各种非线性光学现象,探索其在光学、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凝聚态物理硕士点有研究人员6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和加拿大McGill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国内多个院校等有密切的合作与交流,研究工作一直处于世界前沿领域,已完成或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计4项,其它省市项目十多项,在本领域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
    由于凝聚态不仅涵盖了半导体、磁学、超导等学科,也涉及各类光电新材料、新器件,毕业生除被推荐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外,还可就业于深圳各类新材料和光电高新企业,也可到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
0702J1薄膜物理与技术(二级学科):
     薄膜物理与技术是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学科,其涉及光电子、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众多应用领域与行业。目前我国薄膜相关企业数量众多,广东省有薄膜相关企业3000余家,相关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高端人才。在薄膜物理与技术的应用方面,深圳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在先进光学薄膜、高敏感特性薄膜、薄膜太阳电池及薄膜温差电池方面已有了较好的研究基础。
    目前该学科已形成一支由2名教授、4名副教授和3名讲师组成的学科团队。近五年来,本学科方向团队在新型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物理效应的研究方面,尤其在能源薄膜、光学薄膜和纳米结构薄膜等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课题二十余项,总经费700余万元人民币。在包括AppliedPhysicsLetters等学科Top期刊在内的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近百篇,并拥有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本学科现有深圳大学薄膜物理与应用研究所和深圳市传感器技术重点实验室两个重要平台的支撑。拥有包括双离子束溅射、电子束热蒸发等比较齐全的薄膜沉积设备,以及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比较齐全的薄膜表征设备,实验室固定资产近千万元,完全满足薄膜物理与技术专业方向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本学科利用良好的研究平台和本学科方向自身的专业特长,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多人次在学期间获得各种奖项,毕业后他们或继续深造,或就业于深圳经济特区薄膜相关知名企业,就业前景广阔。
↑Top返回目录


--------------------------------------------------------------------------------

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1983年深圳大学建校时创建的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著名学者童诗白教授任电子信息工程系首任系主任。学院由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集成电路设计与工程系、智能信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组成,是深圳大学首批博士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硕士点、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省级名牌专业授予单位之一。
    学院锐意进取,学科建设成效突出,建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设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两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设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3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IT专业首批12个名牌专业之一,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广东省重点学科(攀峰学科);拥有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分室及深圳市现代通信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拥有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学院紧密结合国防与深圳地方经济发展,科研实力强,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凝练办学特色,不断推进本科教改,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每年均有师生项目参展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开阔办学视野,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先后与康奈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与密苏里大学开展本科生“2+2”双学位合作项目,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加强与业界企业合作,与华为、ADI等共同建成多个联合实验室,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建院至今,培养出一批如马化腾等优秀人才。截止2012年10月,在校本科生1558人,硕士研究生224人,博士研究生3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每年均有多人成功考上公务员及在深圳腾讯、甲骨文、中国电信等知名高新科技企业就业;学生创业热情高,近三年共有14项毕业生创业项目成功入驻校、区级创业园。

相关话题/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