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深圳大学电子与通信领域2013年春季在职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深圳大学 /2012-11-11

深圳大学
2013年春季在职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电子与通信领域、集成电路领域
  
深圳大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自2005年起开始招收和培养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招收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集成电路专业工程硕士以来,已经招收了六届工程硕士。学校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经考试录取的人员将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欢迎符合条件的在职人员报考。
一、专业介绍
1、电子与通信领域:
本领域培养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DSP与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电路与系统、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网设计与管理、电子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主要依托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点、硕士点和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硕士点办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自1998年以来, 共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广东省科研项目和其他科研项目100余项;取得了多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其中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多项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250篇。多项成果在深圳市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于深圳政府部门和国内首批MP4生产企业。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该学科和MOTOROLA公司、美国明导科技公司有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研究方向有:智能信息处理、图象传输与处理、数字信号处理与系统设计、网络系统与信息安全等。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深圳大学1996年首批获得国家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多年的发展建设,该学科现有的宽带通信与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网络信息安全、新一代移动通信和分布式系统与网络等5个研究方向,不仅十分符合国家和广东省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已经在国内外学术和产业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形成一定的特色。该学科自 “七.五”起就承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曾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军口项目、公安项目等,取得列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在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973项目子项1项、项目省市项目8项、军口项目若干、横向项目1批。
本领域依托的主要实验室有:
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
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现代通信与信号处理实验室
深圳市EDA技术中心
宽带通信与网络实验室
信息安全实验室
2、集成电路领域:(分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技术、SOC与嵌入式系统技术二个方向)
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技术方向:依托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电路与系统》和《信号与信息系统》专业领域领先的学术、科研成果,基于国内知名的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EDA技术中心平台,广泛开展和深圳市政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知名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技术专家的资源合作、技术合作、教学合作,引入企业的VLSI产品研发与管理理念,以创新设置的适合在职学习的短学时多课程教学体系和特色化强调设计实践的办学方式,系统、专业地为社会各界提供《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技术》方向的正规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本专业拥有国内一流的办学条件,包括深圳大学EDA技术中心、深圳大学/MENTOR GRAPHIC集成电路设计联合实验室、深圳大学飞思卡尔MCU应用研究中心、深圳大学ADI等DSP实验室等。
SOC与嵌入式系统技术方向:依托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SOC与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领先的学术、科研成果,广泛开展和深圳市政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知名SOC与嵌入式系统技术企业、SOC系统应用企业、国内外知名SOC专业人士的资源合作、技术合作、教学合作,引入企业的SOC与嵌入式系统产品研发与管理理念,以创新设置的适合在职学习的短学时多课程教学体系和特色化强调设计实践的办学方式,系统、专业地为社会各界提供《SOC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方向的正规工程硕士学位教育。引入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与管理理念,以全新的办学方式,系统、专业地为社会各界提供SOC与嵌入式系统方向的正规工程硕士学位教育。通过SOC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系统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多级课程实践、设计实习以及前沿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与实训,学生将掌握扎实的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开发技术和工具,并具备嵌入式系统在移动数字通信、移动多媒体、网络技术、信息家电、工业控制等领域的软件与系统设计、开发能力。
二、学习方式
2013年2月入学;在职学习,学制3年;每周六、日上课,寒、暑假期休息。
三、报考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的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有学士学位,年龄、工龄、专业不限。
四、报名办法
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考生于6月25日—7月10日登录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网址http://www.chinadegrees.cn),考生登录信息平台进行注册,提交报名信息,上传照片,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完成网上报名,生成并打印《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现场确认:考生于7月13日—16日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我校旧西南餐厅二楼现场确认,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确认点工作时间为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30。考生在现场确认时,须缴交80元考试费;须交验“第二代身份证或护照”,如无上述证件,报名将不予接受;并签字确认现场打印出来的报名信息。
 
五、准考证发放
2012年10月17日后,请考生于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自行上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不另行发放。
六、入学考试
1、初试全国GCT联考,我校自定分数线。
2、复试
复试内容:
复试时间:2012年12月28日。
七、学位授予
在规定年限内修满学分,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由深圳大学颁发、国家承认的工程硕士学位。
八、学制与学费:
学制3学年,前两学年课程学习,第三年完成学位论文;
学费共计人民币28800元,第一学年学费10400元、第二学年学费10400元、第三学年论文指导与答辩费用8000元。
九、上课时间及地点
上课时间: 周末上课
上课地点: 深圳大学
十、就读优势:
1、深圳大学地处深南大道旁,交通便利,26条公交线路、以及未来地铁一期续期直达;
2、师资力量雄厚,无论任课教师和导师都具备副高(副教授)以上职称;
3、理论与实践并重、开设课程设有实验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专业知识;
4、深圳大学校园依山起伏,外海内湖,荔枝成林,花木繁荣,环境优美,如临公园;
5、就读期间可享用学校一切活动设施(高尔夫球场、体育场、篮球场、足球场、保龄球场、羽毛球场、保龄球场、网球场、健身中心、游泳池等);
6、就读期间可出入图书馆并自由借书、上网及查阅文献资料;
7、可以自由参加深圳大学不定期举行的知名学者、企业精英的学术讲座;
8、论文期间可随时与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接受导师的指导。
十一、咨询
高老师  电话:0755-26536412
老师  电话:0755-26534393
Email:wong@szu.edu.cn
地址:深圳大学南区基础实验楼N705
 
 
 
深圳大学研究生院(筹):
0755-26538238 周老师
研究生部站链接
 
十二、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1983年深圳大学建校时创建的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学院集电子、计算机与信息学科为一体,由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和智能信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组成,初步建成具有学科优势的信息学科群。学院快速发展,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师资队伍优秀,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44%%。学院教学科研条件优良,专业实验室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4900余万元;资料室藏书30.6万册,各类学术期刊830余种。学院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率先开拓“双校园”中英高校合作办学;学院办学实力雄厚,办学声誉日隆。现有教职员工71名,本科生2416名,研究生247名,联合办学学生200名。腾讯CEO(QQ之父)马化腾是我院杰出校友。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IT类首批12个名牌专业之一,2007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 现有两个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三门广东省重点课程——模拟电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门广东省精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学科体系包括一个博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三个硕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和电路与系统,两个工程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集成电路工程领域。拥有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室——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一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现代通讯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学院与企业共建的实验室有:1994年由深圳大学与IBM公司合建的CASE实验室,1995年由深圳市科技局和Motorola公司联合投资建立的EDA技术中心,2001年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合建DSP实验室等。 2007年与美国赛灵思公司(Xilinx)共建EDA教学实验室,2008年与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alog Devices,Inc.)设立联合实验室。
相关话题/电子 通信 专业硕士 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