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博士3405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2-10-27

博士生《物理化学》入学考试基本要求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反应方面的应用的基本思路;
3.掌握理想气体的各种基本过程(等温、等压、等容、绝热过程,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的功、热以及内能变化的计算;并熟悉关于实际气体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
4.掌握热化学计算及赫斯定律;
5.掌握反应热和温度的关系一基尔霍夫定律,并能够使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
6.掌握绝热反应的相关计算。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掌握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
2.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各种表述,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及其重要意义;以及其数学表达式;
3.掌握熵的概念以及克劳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4.掌握一般过程的熵变的计算以及其他热力学函数变化值的计算;
5.掌握变化的方面和平衡的条件;
6.掌握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推导及证明;
7.掌握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一热力学对单组分体系的应用;
8.掌握多组体系中物质的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熟练进行相关的计算;
9.掌握热力学第三定律和规定熵。

第三章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1.了解关于多组分体系的重要热力学概念以及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2.掌握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
3.了解混合气体、理想溶液、稀溶液、非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的定义及计算;
4.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以及相关计算;
5.了解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6.掌握分配定律。

第四章相平衡

1.掌握关于相平衡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律,掌握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2.掌握关于单组分体系的相图的绘制、解读及其计算;
4.掌握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包括形成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低共融混合物)的绘制、解析、计算;
5.掌握补冷曲线及其相关分析;
6.了解三组分体系相图。

第五章化学平衡

1.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等温方程式;
2.掌握平衡常数的表达形式;
3.了解复相化学平衡;
4.掌握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5.掌握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
6.了解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了解同时平衡。

第六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及测定方法;
2.理解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的概念。理解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
3.掌握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的积分式及其应用;
4.掌握通过实验建立速率方程的方法;
5.掌握Arrhennius方程及其应用,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6.理解对行反应、连串反应和平行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7.掌握由反应机理建立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稳定态近似方法,平衡态近似法;
8.了解链反应机理的特点及支链反应与爆炸的关系;
9.了解单分子反应的Lindemann机理;
10.了解简单碰撞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果;
11.了解经典过渡状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及有关概念;
12.了解溶液中的反应特征;
13.理解光化学第一、第二定律,掌握量子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了解光化学反应特征;
14.了解催化作用的特征,多相反应的步骤。

第七章电化学

1.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
2.理解离子迁移数和计算方法;
3.理解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4.了解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5.理解电导测定的应用;
6.理解电解质活度和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概念;
7.了解离子氛的概念和Debye-Huckel极限公式;
8.理解可逆电池和韦斯顿标准电池;
9.理解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10.掌握Nernst方程及其计算;
11.掌握各种类型电极的特征;
12.掌握电动势测定的主要应用;
13.掌握把一般的电池反应设计成电池;
14.理解产生电极极化的原因和超电势的概念。

第八章表面现象

1.理解表面张力和表面Gibbs函数的概念;
2.了解铺展和铺展系数。了解润湿、接触角和Young方程;
3.理解弯曲界面的附加压力概念和Laplace方程及毛细管现象;
4.理解Kelvin公式及其应用。解释亚稳状态和新相生成现象;
5.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含义和区别。掌握Langmuir吸附、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吸附等温式;
6.了解溶液界面的吸附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理解Gibbs吸附等温式。

第九章胶体化学

1.了解胶体的制备方法;
2.了解胶体的光学性质(Tyndall效应)、动力性质(Brown运动,扩散,沉降平衡)和电学性质(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
3.理解胶团的结构和扩散双电层概念及憎液溶胶的聚沉;
4.了解憎液溶胶的DLVO理论,理解电解质对溶胶和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作用;
5.了解乳状液的类型及稳定和破坏的方法;
6.了解纳米材料与胶体的异同点。了解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其应用。
相关话题/博士 大纲